啟迪之星 · 劉博:風口是資本炒作出來的!你若盛開,投資人自來
「風口都是資本投資後炒作出來的概念!」相信多數人和我一樣,不大深入了解創投圈的個中門道,在接受《投資人說》專訪時,啟迪之星主管合伙人劉迪一語驚人的開場白,重新打開了我對風口的認知。智慧而真性情的她,希望大家用冷靜的視角看待風口,腳踏實地的做事。如那句話所言,「你若盛開,投資人自來。」
如果你還在為「起風了」、「風停了」而患得患失,不如靜下心來閱讀此文,劉總用最真實的案例與方法論,手把手教你如何修鍊內功,打造出經得起推敲的好項目。喜歡的話,歡迎隨手轉發和互動留言!
脫離了真正價值的風口都是泡沫
因為我們投資的企業都很高科技,又很早期,有的時候新進投資經理,經常會和我出現這樣的對話場景:
「Hi,我覺得這個項目特別好!」
「為什麼?」我問到。
「因為我覺得有一款產品很好用!」
後來我多次開展內部培訓說,雖然我們投的是高科技企業,但我們是以價值驅動為主,技術驅動為輔,我們不是科學家,不是行業的專家評委。
回歸到商業本質,我們的投資理念有八個字,叫「科技創新,以人為本」。我們一定要投有技術含量的企業,但它的創新技術一定不能脫離市場,要巧妙的和市場相結合,將技術嵌入到市場,並且後期持續保持對技術的迭代能力,這才是我們要投的企業。所以,並不是技術好的公司是好公司,也不是市場好的公司是好公司,而是在不同的階段匹配上不同能力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現在很多人工智慧企業,動不動就估值幾十億、上百億,技術看起來很美,卻很難快速實現商業化,不知道如何有效切入市場,更沒有獲取真正收入的能力。行業有個普遍現象是,一旦某個領域被業界看好,資本就合力把估值推上去了,但實際上企業的內生價值沒有那麼高,不合理的估值就像泡沫一樣早晚會破滅。到最後,風停了,豬掉下來了,整個行業哀鴻遍野。
作為早期投資人,我們不看風口,不看賽道,我們認為風口和賽道都是VC投完了之後製造出來的概念,但我們不會一看高科技就非得整出概念或者風口出來。大家這個時候讓天使站在風口上投資肯定顆粒無收,因為風口項目的估值都很高,而且風口並不一定是人工智慧,還要看它有沒有應用價值。
我們的做法是,探索新技術在新領域的應用,甚至在存量市場的應用,以及一些存量市場的技術更新和新領域的技術嵌入。所以,我們是典型的價值投資人,不是風口驅動、資本驅動的投資人,技術也好,團隊也好,創業者所理解的市場也好,要能產生真正的價值,這在我們看來是至關重要的。
再舉個例子,醫療大數據在國內非常火,業界希望通過大數據實現輔助診斷、信息存檔、電子病歷式信息存檔。但要想做好這一切,首先得有好數據,然後加上好標註,再進行專業演算法的訓練,最後做出一個模型,根據病患或者醫生的反饋,更新迭代,這是醫療大數據在市場上獲得良好應用的必由之路。
但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標註的質量不高,現有數據不好,甚至數據的獲取問題都是個頑疾。
要知道,中國的醫療數據是嚴格保密的,要出了問題怎麼辦?所以,你說這個行業現在火嗎?我認為虛火遠大於實火。毋庸置疑的是,這個行業未來肯定會解決用戶的痛點。但是你要是從市場的角度,去理解政策的壁壘,行業的壁壘,以及這個事情行走的路徑,並不像國外那麼容易,可以說是阻礙重重、充滿荊棘。國外醫療行業開放那麼多年,到現在做醫療大數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國內要想完全照搬國外那一套肯定水土不服,關鍵只有演算法沒用,你沒數據、沒標註、沒應用,最後切不進去醫療市場,商業模式就不成立。
解決問題的源頭是要獲取市場數據,獲取數據有的時候需要開展生猛行動,但很多技術科學家不是這類人,所以,要想做好醫療大數據,阻力和難度非常大。
可以篤定的是,醫療大數據未來一定是大勢所趨,但是現在這個風吹得有點過了,動不動一個項目沒有實際應用,就幾個億的估值。出來之後,能不能被市場接受真要打一個問號。
估值數十億的企業是如何穩紮穩打的?
拋開醫療大數據不談,所有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瓶頸,需要面對和解決不同的問題。接下來,我將用真實的投資案例結合方法論,為大家拆解下企業從無到有,從大到強,穩紮穩打獲得巨額估值的「四步曲」。你會發現,它的成長曲線和成功經驗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
第一個階段,找准市場。
對於初創企業而言,應該找到細分市場的痛點,進行有效切入。你剛進入的市場,一定是一個細分市場,不會是大市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上來就跟華為競爭。在細分市場中,要學會真正理解用戶需求,進行單點突破,不要奢望大而全,捨得和放棄反倒是為了日後變得更加強大。
在快速了解市場後做出你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並不斷地拿到市場上試錯,而非閉門造車、埋頭苦幹。很多創業者一開口就是依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迭代,迭代到近乎完美。我說你不要完美,你就扔到市場上,根據市場的反饋改良才叫完美,因為你改完了永遠不完美,市場上還會有吐槽的聲音。所以,這個時候對團隊的要求就是理解市場、快速迭代、積累口碑。
比如我們投的輕客智能,它鎖定的是助力電單車市場。眾所周知,騎單車是環保又健康的出行方式,但是走上坡路的時候會非常累,輕客智能不僅給單車進行了非常酷的外觀設計,還嵌入了智能感應功能,它會判斷你是上坡還是下坡,並在上坡時用電給你很強的助力。這樣你蹬起來就很輕便,在你不需要助力的時候,它會馬上停止,使電池的續航更加持久。2014年底,團隊找到我們投資,2015年4月份它出的Demo,2015年10月份進行量產,成長的速度非常驚人,現在一年有幾億的訂單。很多明星企業,比如OFO的助力電動車都是通過與它合作,共同打造的。
不過,在它剛起步的時候,第一代產品並不完美,經常出現Bug,但團隊專門建立了種子用戶的社群,根據用戶反饋,更新迭代,第二代產品的性能就非常穩定了。
創始團隊非常清楚自己的客戶是誰,到底怎麼做垂直細分市場,早期的時候怎麼統治市場,定位非常清晰——它的目標受眾就是有格調的90後,對美有認知的年輕人,有認知之後,還讓他騎行更輕鬆,讓大家騎單車不再是把它當成工具,而是把它當成一種享受,一種曬,一種炫酷。當他們的1.0產品做出來後,就開始非常快速迭代,使其更輕、更智慧、更快捷。
第二個成長階段為打造核心競爭力。
走過了第一階段,很多人開始變得浮躁膨脹,盲目對標大公司,有甚者不惜與其正面交鋒。實際上,當你有了爆款產品,在市場小範圍內獲得影響力之後,再往上,應該延展到一個相對更高端、更有逼格的市場,迅速佔領。
比如果加一開始做長短租公寓的智能鎖。2012年很多企業都在做智能鎖,但都是切入的家用市場,因為普通家庭沒有太大痛點,一般鑰匙也能開,基本上賣個幾千把鎖就遇到銷售瓶頸了。
在我們看來,智能鎖最好的應用場景其實是短租公寓,它的痛點在於住戶流動性很大,不能經常換鎖,但又擔心走了的住戶留了備用鑰匙還能打開房門。因此,我們找到了這個賽道上在做的企業果加,正因為它和競爭對手的戰略有很大區隔,所以很快做到長短租公寓細分市場里的第一。我們投資它的時候,它估值幾千萬,現在年銷售額破億,估值已經翻了十幾倍,獲得了爆發性增長。
果加的下一站是酒店、寫字樓等管家式的智能鎖,因為能控制很多房源,能開鎖、關鎖,打開酒店的房門,有流量入口的成分在。所以,它得到了攜程的戰略投資,彼此可以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可見,有些行業的演進歷程是非常有趣的。
在第二個打造競爭力階段,他非常注重運營。當初期產品已經取得成效,在市場也站穩腳跟了,這個時候遇到的問題是,未來怎麼建設更強大、更穩固的競爭力。所以,它做了一個管理系統,因為客戶需要的不僅是鎖,是管理系統,是很多企業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然後他們能想到這些問題並把它解決,迅速佔領這個市場。
因此它把進入酒店公寓市場的能力打得很牢固,後期順理成章進入了家用消費升級市場,從眾籌和實際的銷量來看,表現遠超於前些年的消費級智能鎖,因為這時候產品更成熟,市場接受度更高,至少我身邊的好多朋友都換智能鎖了。
第三個階段要做資源整合。
很多成長階段的公司做到一定規模,就停滯不前了,因為他還按照早期的成長模式在發展,但是那並不能佔領更大的市場,幫助企業迅速擴張。所以你要重新審視自己手上有哪些資源,把你的資源重新組合後,看看市場上有沒有更大的需求能夠滿足。
所以,第三階段就是自我分析,重塑自我。成熟階段、擴張階段更注重的是模式變革和戰略升級,包括整合資源和協同創新。這個時候我們的關鍵詞叫整合資源。
盛景網聯是啟迪早年投資的做高管培訓的公司,時任的啟迪總裁徐總非常看好這位29歲成為清華紫光的副總裁的創始人,因為覺得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體系理論和企業家的氣質,所以,就堅定地投了他。十年後他帶領企業做到中國中小企業家培訓里的領頭羊。之後就到擴張階段了,怎麼擴張?
他如果再做線下培訓不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因為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就有局限性了,複製到一定階段成本就上升了,管理也固化了。這個時候他們重新思考了自己到底擁有什麼,他擁有了中國數萬家中小企業的高管客戶。
以色列的技術在國際上是一流的,中國的創新創業者都在學以色列的技術,好多企業家就在關注以色列的哪些技術好。盛景因為專門給中小企業家培訓,通過和以色列的對接,盛景快速抓住了這一需求,結果一個奇蹟般的現象發生了,在以色列需要半年時間募集的基金,盛景帶領一個班子的企業家,幾乎一天的時間就募滿了。
後來,盛景成為以色列的國家級戰略合作夥伴,並成立母基金平台,通過整合資源,探索出了一條商業模式新路徑。可見,當資源用到一定程度了,但換個角度它還能用得更好,所以要重塑自己的資源整合能力。
第四步就是資本助力。
這個階段所指的是中國大企業和世界500強這種體量很大,處於成熟階段的企業。
當企業到達成熟階段,你再靠內生的力量去發展是非常難的了。這個時候你就要靠外部的槓桿,資本的力量,讓自己變得強大。為什麼這麼多公司要上市?企業大了,更要學會藉助資本和資源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和靈魂。
比如說打造品牌。很多初創公司上來跟我說做一個品牌。我反問他,你看世界級品牌,不管LV,還是保時捷,有突然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嗎?做品牌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都是經過很多年歲月的沉澱,歷史的積累,靠它的故事,靠拳頭型產品,靠核心的市場,成就了自己的品牌。所以,品牌並不是初創企業能創造出來的產品,而是一個成熟企業的產物。
啟迪早年投資的上市公司中文在線,歷經商海十幾年實現價值回報,啟迪是最早期的投資人,陪伴著創業者經歷首次創業失敗,逐漸走向成功的演進過程。
一開始新興市場得到市場認知並沒有那麼容易,當時技術環境也不成熟,不過他的創始人認為電子化將來一定是趨勢,但是那個時候起步真的太早了。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都不是主流,信息沒那麼成熟。天時、地利、人和,那時候沒天時就關門大吉了,後來天時來了,技術有了,創業者也堅持了,公司就起來了。
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技術和市場都是同等重要的,不是有技術就萬事大吉,也不是有市場就盲目樂觀,一個企業要可持續發展,需要平衡技術與市場的藝術,有市場才能活下去,有技術才能活的更好,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在企業發展早期,我們特別喜歡對市場需求有深刻認知,同時具備可持續增強技術壁壘的企業。對於所有企業來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是缺一不可的。天時就是發展的趨勢踩到點,地利是指你宏觀的環境,中觀的環境是不是能夠適合你的發展,人和就是你自己能不能做起來,並堅持下去!
【轉載須知】
1、本文為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編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享有彙編權及注釋權;
2、如需轉載請留言後台或聯繫微信:wuyaoguaiguai,取得授權後方可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推薦閱讀:
※專訪熊貓資本 · 毛聖博:消費的終極意義在於度過更加充實的人生
※明星項目和熱門細分領域更受資本青睞 | 數字醫療領域報告
※炒股一年虧損50%,殘酷的資本市場都教會了我什麼?
※控股萬家文化夢碎,銀行為何不肯借錢給身家56億的趙薇
※專訪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未來兩三年將迎來投資最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