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終極焦慮其實是生育焦慮嗎?
撰文 | 錢岳
責編 | 巫錫煒 靳永愛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一直說醞釀著要寫一篇有關30歲的文章,但一直沒想到一個好的切入點。直到今天看了VICE中國上發過的《空和我的30歲》,才讓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串了起來。
我30歲剛過一個半月,未婚未育,無房無車。我周圍有很多和我狀態相似的朋友,也有已經生了二胎的朋友,還有在婚或者離婚的朋友。
前幾天翻自己的微博,我發現,我在2011年的時候(那時才24歲),就已經寫了:「我現在17歲過7年了。17歲時高一。不懷念那時的日子。我總是希望挾著生活亟亟地向前跑。一路跑到30歲,不回頭。直到現在,我都相信,前方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我呢。」
我真的好像不害怕長大(或者說變老)這件事。即使在自己29歲還沒有男朋友的時候,我也完全不著急。我總是在想,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對人生的節奏這件事,好像特別不被外界壓力所影響?
一方面,我覺得,知識就是力量吧。我的研究方向就是婚姻,研究得越透徹,我越覺得婚姻制度的存在,其實真的沒什麼必要。生育、養老、照料、人與人的情感連接、平衡偶爾泛濫的荷爾蒙,似乎都不需要通過婚姻來實現。當然了,我深深知道「婚姻」所攜帶的符號象徵意義,比如只有當一個人願意和你結婚的時候,你(以及你周圍的人)才覺得TA對這段關係足夠認真。正是因為我知道,社會文化對「婚姻」的意義的建構影響太深,所以,我學會了抵制、甚至反抗那些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我覺得我現在對婚姻的態度,就跟徐靜蕾一樣:我只是「婚姻無所謂主義者」。
另一方面,我不慌不忙地生活,和我的生育觀有很大的關係。這幾年,陸續有不同的親人、朋友跟我說:
「
如果你不準備要孩子,可以多談談戀愛,玩一玩。如果你不準備要孩子,可以不著急結婚。
如果你不準備要孩子,可以不要買房子。……」
把我聽到的各種聲音串起來,我覺得好有意思:原來中國人很多的焦慮,究其根本,是來自於對生孩子、養孩子、甚至自己死後可不可以給孩子留點遺產的焦慮。
確實,我不想要孩子的想法,我身邊很多的人都知道,並且我的這個想法並不是一天兩天拍拍腦袋臨時決定的。
我還在念高中的時候,就朦朦朧朧地覺得自己以後不想要孩子;上大學後,了解了一些有關生育的研究(生孩子、養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等),還做了一些和小孩相關的志願活動,我發現生孩子、養孩子,對我實在沒有什麼吸引力。後來,我看見自己很喜歡的女老師沒有孩子卻過得自由充實,「不要孩子」的想法,在我心裡變得愈來愈清晰。
在我還在不斷思考和探索我的想法時,我就跟我的媽媽以及周圍的朋友交流過。他們聽說我「不想要孩子」,無非是說:
「
你現在還小,等你再長大一點,想法會變的。
你現在還沒談戀愛、沒結婚。等你碰到那個人,你的想法就不一樣了。你不要孩子,可以。可是如果你以後的老公和老公的家裡人一定要孩子,你怎麼辦?……」
可是,事實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一點想要小孩的想法也沒有。我有很多已經有小孩的朋友、同事,我會很高興地和他們的孩子玩,但是玩過5分鐘之後,我就失去了耐心,只想給他們的孩子一本書、一個玩具、一個手機,讓他們自己玩去。
和朋友聚會,如果他們帶了小孩過來,我還會主動幫著照顧一下,因為我(通過研究和聊天)深知帶孩子的不易。但是,有孩子的聚會,往往和全是成年人的聚會很不一樣。小孩會成為聚會、話題的焦點,每個成年人的注意力也需要隨著小孩子的需求而變化。我喜歡和朋友討論最近生活里的煩惱、工作上的瓶頸、最近讀的書/看的劇/關心的時事。可是,當聚會裡有了孩子,似乎大家關心的都是「啊,寶寶笑了」「啊,寶寶怎麼哭了」「啊,寶寶該吃奶/睡覺/換尿布了」……我一方面因為小孩子是自己朋友的孩子,而覺得喜歡他們,但另一方面,我又很懷念,朋友還沒孩子時,我們在時間、精力、甚至注意力上可以獲得的自由。
我每次看著朋友們曬孩子的日常,我也會衷心地為他們感到高興。為人父母,本來就可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認真體會那些給我的生活帶來成就感的時刻。我發現,每次我把一篇論文改得很好的時候,每次我的演講讓大家覺得很有趣的時候,每次我上課給學生分享有意思的研究的時候,甚至每次我寫的科普文被很多人轉發和評論的時候,我都會由衷得覺得開心、滿足、甚至很大的成就感。我想,我在工作中體會到的成就感,與我的朋友們在分享他們孩子的生活日常、成長片段時所體會的成就感,應該是很相似的。
換句話說,我更喜歡與成年人的交流,我對參與另一個小生命的成長並沒有什麼興趣,至於傳宗接代、遺傳基因這種理由,我更是沒有辦法把它們和自己聯繫起來。
30歲的我,雖然未婚未育,無房無車,但是我財務自由、生活獨立,可以從工作中找到意義感,既可以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體會連續工作12個小時不被打擾的暢快淋漓。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已經讓我覺得充實、愉悅。
當然,像我一樣很堅定地不想要小孩的人,可能不會很多。但是,你或許可以問問自己,養一個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對你的人生來說,意義重大嗎?如果你覺得,沒有親生孩子並不會給你的人生帶來遺憾,那麼,你或許也可以為「找對象、結婚、買房」這一系列的事情鬆口氣。
願大家的人生,都可以找到意義。
作者簡介:
錢岳,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