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關於磁帶……
今天偶像的課上講到磁帶。據說它2008年就開始消亡。我覺得滿吃驚的,雖然它淡出我的生活里已經很久了,但沒想到退出舞台快十年了。
我家裡仍然有很多磁帶,我媽媽整齊地碼放它們,虔誠地保留它們,但她也越來越少用它們。她現在的時間都花在一台2008年買來的台式機上。那台電腦的主機被我和我爸好心辦壞事地拆開過,2010年的時候就只能用膠帶把硬碟固定在主機里,時不時還出點故障。運行速度慢得地老天荒不說,顯示屏閃得像50年代的老電影。我媽包里的U盤年紀大概也有個五歲以上了,存儲容量1GB,當時看來還可以。
教我媽如何使用U盤存儲花了我好大工夫。我媽曾經是個嫻熟的磁帶錄音機使用者。教她用U盤和電腦的時候我相當不耐煩,雖然我從未換位思考說,我是多麼勉強才學會了將磁帶倒來倒去,並且從來沒有學會過用空白磁帶錄東西,以及將磁帶洗成空白磁帶。
我媽是非常兢兢業業的幼兒園老師,風琴電子琴彈得和倒帶一樣棒。當年上課時候,都是在教室里放童話故事的磁帶,有點像今天上課放個視頻小電影。我媽上課是怎樣的我不清楚,但我因我媽豐富的童話故事磁帶而受益很多。小時候最初開始認字就通過磁帶。那時我家還有地,我爸媽特別忙,就把我丟在房間里,開個錄音機聽故事這樣度過整天,起初我還慘兮兮地央求我媽百忙之中抽空出來幫我磁帶翻面,後來漸漸得我也都學會暫停快進和後退。那些故事我翻來覆去地聽,熟悉到雖然不識字,但知道每一個發音對應的位置,再後來我媽就找出那些故事的紙質書,讓我對著磁帶里的故事看,識圖般識字。這個新的遊戲方式緩解了我由於對那些故事的爛熟而產生的厭倦感。
這種聽故事方式讓我直至小學三年級為止都風光了一把,因為會背很多故事而成為文藝匯演與班級活動的活躍分子,小學的時候還當著全校的家長表演過單口兒童劇,讓參加家長會的我媽頗為自豪。這些都是從磁帶上聽來的。
我家那台伴我長大的錄音機也頗為高端。它非常大,頂部還有個蓋子,可以放黑膠唱片,可惜自我有印象以來就已經壞掉了,而除了裡面從未拿出來的那一張,我家也從來沒有過黑膠唱片。我一度覺得它體型的龐大是古舊而非高端的表現,直至我媽告訴我,那是她的陪嫁嫁妝,很值錢,裡面那張唱片是我爸喜歡的鄧麗君。於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我爸也喜歡過明星。至於它究竟多少錢我忘記了,反正在92年理應是個不菲的數字,特別對於我們這種貧窮人家來說。但我忘記也許是因為92年那個很值錢的數字放在現在的範疇內非常不值一提,除了我爸媽,大概沒什麼人能不忘記。總之那是一個相當壯觀的錄音機,年紀比我還要大。7歲那年我開始獨自睡一個房間,床對面的電視柜上沒有電視可擺,就擺了這個錄音機,大小可能就相當於20寸電視機。我的故事通通是從這個錄音機里聽來的。但這台錄音機在我10歲以前就壞得七七八八了,11歲我們搬第一次家,中間陸陸續續挪過四次地方,我媽一路都帶著這個豪華的破錄音機,這個運氣很好才有可能放出聲音來的錄音機。現在它頭上兜著一塊老式蕾絲白色桌布,被放在雜物間里,好像一個很古老的新娘一樣,安靜地站在一個不再有理由被找起的角落裡。
我終於擁有自己的磁帶是上小學二年級之後的事。那些並不是我喜歡的磁帶,是新課標英語書附贈的磁帶,我不喜歡英語課,對這些英語磁帶也興趣缺缺。更重要的原因也可能是某一年(大概99年左右?)忽然全面開通了有線電視,電視機里的頻道陡然多了很多,在這之前好像只有央視等有限的兩三個台。這在那時簡直是想起就讓人心跳加速的事情,至此我全面淪陷為一個電視寶寶,也開啟了和我爸媽抗爭的道路,我小時候被揍的原因無非都因為看電視不肯吃飯、看電視不做作業諸如此類。總之那些英語磁帶無論出於不想學習的目的還是被電視浪潮湮沒,總之是出現就被冷落的命運。但神奇的是,直到現在我媽還整整齊齊地保管著它們,出於一個詭異的理由——她總覺得以後我有了下一代,這些學習資料遲早會被派上用場的。
不過那些英語磁帶也並非沒有用處。05年左右,我以我想聽英語磁帶來學習為由,要我爸媽給我買一個隨身聽。我爸媽也咬咬牙確實給我買了個隨身聽,從此開啟了我偷偷買音樂磁帶做作業的時候聽的道路。那時候超級迷戀twins,並且已經有了twins的CD與 VCD。但CD與VCD需要藉助VCD機在客廳放,目標太大了,不及隨身聽方便。做作業的時候,我媽經常半路殺出來,半疑惑半威脅地問:「你真的是在聽英語嗎?」每每嚇出我一身汗。為了避免讓她發現,我的磁帶都藏在抽屜深處。我後來才知道,這些磁帶她收拾我房間的時候早就發現了,她也沒說出來。其實我很多自以為藏得很好的東西她通通早就知道了。
那個時候是2007年左右。因為我當時買的磁帶是《八十天環遊世界》這張專輯。今天上課的時候看見同學的PPT才知道,磁帶的流行是1990年到2008年左右,它漸漸讓位給CD,到2008年左右基本完全消失。「因為MP3、P4,包括手機自帶的音樂播放功能,人們已經不需要磁帶了。」那個PPT上這樣寫,這個「不需要」顯得頗為傷感。
難怪那時我可以很便宜得買到這些磁帶呢。我事後這樣想。後來我們班上也確實還是流行起帶音樂播放功能的電子詞典,人手一部,容量大概是10首歌以內,歌要非常具有選擇性得下載進去,所以取捨很重要,我還依稀記得裡面有艾薇兒的歌。那時候她真是紅遍大江南北、QQ空間、電子詞典。
但我今年這個十一回去,我媽非常神奇地又翻出那個隨身聽,說她要放個磁帶,但找不到錄音機了,這個隨身聽也充不進電,問我能不能修一下。我對此不抱希望,她可憐巴巴地聲稱她那個東西找不到其他資源(其實是她不會檢索),只有這些磁帶有(她可真會保存)。母女一場同時也主要出於獵奇,我幫她搗鼓了一下。其實是線頭接觸不敏感,這個有著十年以上年齡的隨身聽竟然還可以放出聲音。磁帶那種古老熟悉的聲音從隨身聽里發出來的時候,我們母女都很興奮地想要歡呼。
其實我能感覺到,磁帶退出生活這件事讓我媽挺無所適從的。畢竟她教書三十多年,磁帶用了快二十年,本來瀕臨退休,忽然要學著電腦工作U盤存儲,她有著本能的排斥。我上大學已經2011年,按照PPT上的理論磁帶已經基本退出大眾生活,但我媽還保留著她的錄音機和那批磁帶,保持著她的舊式上課方式,展現著她快進後退精準定位的水準。直到有一天,她們幼兒園需要排練一個早操舞蹈,音樂是王心凌的《Da,Da,Da》。我媽是少女絕緣體,料她再神通也不會有王心凌這首歌的磁帶,更況且,王心凌已經變成多年前紅過的人了。於是我媽焦慮地從這個房間踱步到那個房間,我不以為然地說,你拿手機下載一下這個歌直接播就好了。她條件反射般拒絕了這個提議,又從這個房間踱步到那個房間,著實連我都覺得心煩。我幫她在手機上下載好,她又嫌棄聲音不夠大聲。於是我從網上給她下載了這首歌的資源,放到送給她的U盤裡,教她插在電視機上,音樂通過音響很大聲地放出來。她心頭一塊石頭落地,跟著音樂編了一會兒早操舞蹈。
然後過了一陣,她又開始焦慮。她說幼兒園沒有電視機怎麼辦,於是我又教她只要有電腦或者音箱都可以,那會兒的音箱背後都會有個U盤插口。她不放心,我教了她許多遍,她還那張白紙把步驟一步一步記了下來。
我本來以為這件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回了房間,由她一個人搗鼓。然而過了一會兒,她又來敲我的門,慘兮兮地對我說:「再幫媽媽一下,我想把歌錄到空白磁帶里。這樣,我也比較放心點。」
2017/10/1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