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就要來了。

【本文共6308字,閱讀時間25分鐘左右,圖片9張,視頻1個,請盡量連接WIFI。歡迎閱讀,提前感謝】

寫在前面:

2017年國慶節前,我們的設計團隊終於完成了《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初步設計成果》並提交主管部門。

從中山的深中通道設計現場轉戰大連,這是我全程經歷的又一條海底隧道,也是我參與的另一個超級工程。 @游雲 大哥一直都囑咐我寫點關於沉管隧道的東西,可惜「8·11·6」的工作制實在讓我分身乏術。初設成果完成後,再拖也實在說不過去了。借專欄寶地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項目,若有不足之處,也歡迎對海底隧道有了解的諸君多指正、多交流。

自從港珠澳海底隧道開始穩步施工以來,沉管隧道這一工法在國內開始受到更多關注。深中通道、天津海河、南昌紅谷灘、湖北襄陽等等,以及本文介紹的大連灣海底隧道,都是沉管工法應用的最好代表。本項目是國內首個採用 PPP 模式實施建設的大型跨海隧道工程,也是我國北方海域第一條沉管隧道。首先來一個9分14秒的視頻:大連灣海底隧道宣傳視頻。

一 主要時間歷程

2007年,中交二院完成了《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報告》,工可報告中比選了鑽爆法、盾構法和沉管法三種工法,最終選擇鑽爆法作為推薦工法。但由於彼時不久後大連造船廠開始有軍艦的修造任務,旁邊的大連港集團的客貨吞吐也較為繁忙,鑽爆施工會對軍艦與大連港運營造成較大影響,本項目就被一票否決、暫時擱置下來了。

2013年夏,由於迫切的交通需求,大連市政府決定重啟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上海市隧道工程設計院大連市市政設計院責任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項目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3年12月26日,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邀請錢七虎院士、孫鈞院士等11 位業內專家、遼寧省與大連市的十餘個相關委辦局等參加了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建議書預評審會。專家組和與會單位一致通過,將沉管法作為大連灣海底隧道的推薦工法

2016年9月27日,中國交建聯合體中標「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聯合體成員單位包括: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大連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海岸帶工程有限公司、中交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9日,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專家評審會在大連順利舉行,為下一步的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二 項目基本情況

首先說明一點,很多對我們項目不了解的朋友聽到大連灣海底隧道,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煙台到大連的海底隧道?」 我們這條海底隧道僅連接大連灣兩岸、服務於大連市內的交通,本文的討論範圍也限定於此。渤海灣隧道的可行性我之前曾簡單回答過,接下來有空時我會認真寫一篇文章討論煙大隧道。先給各位看看遼東半島以及本項目的相對位置。

大連中心城區的空間發展形態大體上圍繞著大連灣呈「C」狀分布,由於中心城區南北向主幹道只有兩條——東北快速路和東聯路,大連市南北向交通不暢是目前大連市建設發展最大的問題之一。下圖中綠色線位即為大連灣海底隧道。

平面布置的原則主要是要符合交通組織和規劃功能。工程北端位於大連灣北岸的梭魚灣20號路,向南以沉管隧道的形式下穿大連灣海域,然後在大連港三號、四號碼頭之間登陸,主線繼而向東沿港隆西路一直到人民路(達沃斯論壇的會場)。同時還有一對匝道向西南方向通往民主廣場方向。

隧道全線共四個設備區(北岸一處南岸三處),設兩座風塔(南北各一)、一個管理中心和一個「3+3」式的乾塢(圖中北岸接地點西側的紅框)。

對大連情況略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大連灣北岸是大片拆遷的廠區和較為落後的老甘井子,而南岸是大連最核心的城區,隧道建成之後,將欠發達的北岸和較發達的南岸連接在一起,直接盤活了北岸

縱斷線型布置主要是在淺埋的原則下,滿足航道和兩岸接線的要求。沉管隧道自北向南依次下穿大石化迴旋水域、甘井子西航道、預留規劃航道、大連港北防波堤、大船廠迴旋水域,沉管管頂最低標高為-20.66m。

工程主線全長約 5.1公里,其中沉管隧道長3080米,由13 節180m 直線管節和5 節148m 曲線管節組成。

工程最主要的技術標準如下:

(1)雙向六車道的城市快速路(主線60km/h);

(2)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3)主體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

(4)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三 沉管工法

沉管隧道採用了典型的兩孔一管廊的斷面型式。外包尺寸為33.4米(寬)*9.7米(高),單個行車孔凈寬12.65米。材料主要採用C50混凝土HRB400鋼筋。中間管廊作為隧道設備空間,設有排煙道、電纜通道、安全通道和水管溝等。每隔90米在中牆上設一對安全門,以便遇到緊急情況時車上乘客可逃生到中間,再通過安全通道逃到地面。

我們的團隊除了設計總體管理之外,還負責最核心的結構設計工作。沉管隧道與其它地下結構不同,除了水、土壓力之外,還要考慮壓艙層、摩阻力、收縮徐變、地基橫縱向不均勻、交通與水位變化、波浪與水流、整體與梯度溫度變化、航道清淤變化、沉船與船撞、落錨與拖錨、地震與爆炸等等各種荷載與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

沉管結構體系對於地基的良好適應性,是通過若干接頭體系實現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共18個管節,共有19個管節接頭。同時,180米的直線管節(Element)分8個節段(Segment),148米的曲線管節分7個節段,共121個節段接頭。管節接頭體系主要包括豎向鋼剪力鍵、水平向鋼筋混凝土剪力鍵、端鋼殼、臨時預應力錨具、防火構造、防水構造(包括Gina止水帶和Omega止水帶)等;節段接頭體系主要包括止水帶預埋件、剪力桿、防火構造和防水構造等。下圖是管節接頭的主要構件示意圖,其中豎向剪力鍵主要抵禦豎向的不均勻沉降,水平向剪力鍵主要抵禦水平向地震等作用。

工程施工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兩岸與管節連接段、填海築島圍堰、乾塢和管節製作為重點,為第一節管節沉放創造條件;第二階段以管節施工為目標,並抓緊兩岸暗埋段、敞開段及道路工程施工,直至完成所有管節的沉放;第三階段為最終接頭施工,並以機電設備聯通調試為關鍵控制目標,並逐步進行各項單位工程驗收。項目總建設工期約50個月工程概算總投資約124億元人民幣

四 寫在後面

以上就是對大連灣海底隧道的簡要介紹。沉管隧道作為一種比較新的工法,本項目又是國內北方海域第一條沉管隧道,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新問題,還好有港珠澳和深中通道的技術積累,以及大家的努力拚搏,我們一點一點都啃下來了。向廣大奮戰在工程第一線的土木人致敬,沒有土木人日以繼夜地默默勞作,沒有土木人背井離鄉的無私奉獻,那麼多工程奇蹟就不可能誕生在這片熱土上,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註:題圖為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登陸點效果圖。


推薦閱讀:

渤海海峽能修建「沉管隧道」嗎?
如何防止海底沉管隧道漏水?

TAG:沉管隧道 | 海底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