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零食」的身世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不知道各位柴友有沒有想像過,「吃貨」這個群體,應該不是現在才出現的;而更可能的情況是:在人類幾十萬年的進化歷程中,「吃貨」,應該一直是以一個很高的比例,在人群中存在的;可惜的是,過去的漫長歷史中,絕大多數的「吃貨」,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

過去這幾十萬年的人,恐怕根本難以想像,21世紀的人類,會迎來一個物質如此豐饒的時代;也沒法想像,這個時代的商業文明,會讓「零食」豐盛到如此「海陸空立體化,無死角滿足孩子們一切需求」的狀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於現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們,也有一件難以想像的事兒:那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這些零食,在它們誕生的時候,肩負的實際上是艱巨的「救命」使命:

視角回到公元前,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就發明了一種叫做「Dhourra」的小米烘焙製品,人們在出海之前,就會帶上一大包。那個時候的古埃及人可不是為了嘴饞,沒事兒吃點「Dhurra」玩。之所以選擇這種食物,只是因為它方便攜帶,不易變質,熱量極高。這種硬邦邦的「麵糰」,幫助茫茫大海中的船員們,大幅提升了生存率。

古埃及的Dhurra後來演變成了這樣

北方的另一個文明古國古羅馬,在此基礎上改良了工藝,並在烹飪書上傾注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情:他們記載了製作餅乾的方法:「將一小塊細小麵粉的糊狀物煮沸並鋪在盤子上,當它乾燥並硬化後,將其切割,然後油炸直至酥脆,然後添加蜂蜜和胡椒粉。」比之一心只想吃飽的實在的埃及人,羅馬人對這類食物的口味有了更高的要求。古羅馬時代的烹飪方法,現在聽起來,也挺容易讓人流口水的...

後來來到了公元7世紀,富庶而文明的波斯人,已經開始嘗試用雞蛋,奶油,黃油來做「蛋糕」;甚至還用蜂蜜,甚至水果等食材來甜化。至此,現在的中東地區可以說成為了「人類吃貨之光」,品類繁多的「零食」陸續被載入當時的食譜——在現在看來就是人類「吃貨史冊」了。

到了中世紀,故事的高潮來了。羅馬天主教教宗主導的十字軍東征,將兩個宗教及其背後的文明,捲入了浩劫的同時,也為新時代的到來揭開了序幕。對歐洲而言,這場歷時200年的八次東征,從宗教和政治的角度,遠遠算不上成功;但是從另一種眼光來看,還是推動了時代的進步:就是促進了文化,商貿和科技的跨地域溝通;其中值得一提的事兒是:歐洲人,成功地把阿拉伯人的香料和烹飪技術帶了回去...歐洲的麵包開始變得愈發香甜,各種糖和香料終於找到了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大『零食』時代」終於揭開了序幕...

圖為前4次十字軍東征路線圖

17世紀,世界貿易的先驅荷蘭人把椒鹽脆餅乾帶到了一片叫做美利堅的土地上。當時的「新阿姆斯特丹市」的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各類「零食」。而這些食品,也開始在正餐以外找到自己的位置,漸漸成為了如今字面意義上的零食,更多地作為生活調劑食品。哦對了,這個城市後來有了一個新名字,叫紐約。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美國人用商業的力量推動了自己國家的崛起,也讓零食全面地商品化,工業化,以至於品牌化。

圖為早期的紐約港

轉眼到了今天,零食早就拋棄飽腹了這個樸素的願望。豐饒的物質以及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將零食的種類豐富到了古人遠無法想像的境界。現代人對零食口味品類需求在擴大,吃零食的頻次也越來越密集。

在這個隨取隨吃的「多餐時代「,隨吃零食頻次飆升的還有蛀牙率,這不知不覺已經成了吃貨們的新煩惱。數據顯示,現代人大快朵頤時,都普遍忽視了對口腔健康的保護。我國學齡兒童平均有1.79顆恆牙蛀牙,而青少年平均則有5.06顆恆牙蛀牙——我們在享受豐富的食物和物質條件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戰。

而零食恰恰一直是家長在孩子蛀牙時的甩鍋對象,「吃零食就會長蛀牙」 幾乎成為了普遍共識。但其實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

圖為蛀牙的四個階段

首先我們要了解「蛀牙」的本質。

有的人會把蛀牙叫蟲牙,但其實蛀牙並不是真的有」蟲子「在牙齒中搞破壞,而是一個「細菌」、「食物殘渣」、「牙齒」和「時間」在團伙作案。口腔里留有食物殘渣,會給細菌提供能量來源。細菌在牙齒上代謝食物殘渣中的碳水化合物產生酸性物質,口腔內的酸性環境會導致牙齒脫礦,再加上一定的時間,久而久之就形成蛀牙。

圖為引發蛀牙的主要細菌之一:變形鏈球菌

這四個要素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我們成功打斷其中一個環節,蛀牙就無從下手了。那要打斷的環節是什麼呢?畢竟只要我們的嘴巴和外界發生接觸,細菌就會一直存在,想要靠徹底消滅細菌來防蛀是也不可能的。所以要想防止蛀牙,就只能在食物殘渣和時間上下功夫了。

所以,應該怎麼辦呢?簡單來說有兩個技巧:

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吃零食的量和頻率上控制牙齒和食物接觸的時間。適量吃零食的話不僅不影響每天的營養均衡,也可以適當減少食物殘渣的量。而吃零食的次數少了,食物殘渣被分解成酸的機會也就減少了,牙齒就會更加安全。

而第二點,也是最方便有效的一點,就是吃完零食後及時進行口腔清潔。其實在我們進食後,口腔裡面的細菌就會開始分解食物殘渣了,大約十分鐘之後口腔pH值就會降低到牙齒表層流失的高危階段——潛在脫礦區。此時牙齒表面的鈣磷離子流失加速,讓蛀牙有機可乘。

這個時候嚼兩粒無糖口香糖就很有用了。咀嚼無糖口香糖不僅能對牙齒表面進行機械性的沖刷清潔,還可以促進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的同時促進牙釉質再礦化,有效減少蛀牙產生的風險。

而且,無糖口香糖里含的不是細菌愛吃的蔗糖,而是像木糖醇這樣細菌無法分解的「代糖」。代糖雖然也是甜的,卻不能給細菌提供能量,吃代糖的細菌只會被餓得面黃肌瘦,繁殖能力下降,那蛀牙就更無從談起了。

這樣一來,也算是巧妙地繞過了「吃貨的煩惱」吧。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這群人,正在以一種,這個星球上,前所未有的方式生活著。零食控的本性,終於得以在豐腴的條件下得到滿足。但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是要以一種更加聰明的方式,去有效管理「零食」,與健康的關係。

我們都聽過很多的「老生常談」,今天我們所說的「愛護口腔健康,用聰明的方法吃零食」,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眾多「大道理」中,並不那麼值得在意的一句話。

但是今天,如果有一些小朋友,或者和我們同齡的年輕人,能看到哲理的話。我們想說的是,用適當的方式,更聰明地保護口腔健康,百利而無一害。為健康多做一點,絕對不會是一個錯的選擇。

要想全面守護咱吃貨的本命,除了無糖口香糖,你可能還需要這個神助攻趣愛牙↓任何與牙齒健康有關的事情,都能在那兒找到答案。


推薦閱讀:

漁夫帽、蛋黃酥、播客/遊戲APP、電影和詩| 來自讀者的分享第40發
一碗正宗的南方涼粉是怎麼樣的?
評測 | 蛋卷為啥是圓筒狀?日本最牛逼的蛋卷究竟是?
製作經典零食―爆米花,有平底鍋和小玉米就可以輕鬆製作
泡麵評測 | 狂吃540桶,誰不服top6來戰

TAG:零食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