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養兒不知父母「?」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老話,不管這話會不會被用來要求子女感恩,或是不是夾雜進了超我的限制性要求,對於子女來講,如果真的能從心底里感恩於父母時,他的內心會是平靜幸福的,這至少可以代表了兩點:一、他的心智已經逐漸發展成熟,已經發展出了接納與感恩的能力;二、他的情感世界中,確實保有好的體驗。

這兩點對於一個人的幸福感體驗都是很重要的。

當一個人的心智越成熟,他就越有能力同理到他人的困難,也就越有能力接受命運中的缺失部分,只有當他有能力接受「缺失」,這個無法去除的痛苦時,他才可能放棄因為缺失感而帶來的恨、攻擊、破壞衝動,等等。接受這個缺失的存在,可能會讓他很悲傷,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再也無法獲得那個自己渴望的,「好的」感受了,他不得不接受這個殘缺的現實。

悲傷是一種可以讓人感受到虛弱的情感體驗,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在成長過程沒有機會充分體驗到「被保護」的人來說,進入悲傷的體驗是很困難的,所以當他感受到悲傷的威脅時,很可能會快速選擇退回到恨與攻擊裡面去,幫助自己感受到力量感,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自己遠離虛弱體驗。而恨這種體驗給人帶來的是趨向敵意與破壞的關係,離感恩的方向會越來越遠。

所以,當一個人能夠從心底里生髮出感恩的時候,其實是他內部世界的創傷體驗逐漸獲得理解與修復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說,有能力感恩的人,更可能是幸福感比較高的人。

發展出感恩的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對而言,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被愛」的體驗的人,這個過程會相對容易一些。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踏上了不斷與「被傷害體驗」相抗衡的過程,從最初的需要學會獨立呼吸,到不斷探索與養育者的互動關係,每一步發展,在嬰兒的內部世界,可能都是步步驚心的體驗,因為他不得不在這個還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需要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每時每刻在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對他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徹底的毀滅,還是可以獲得修復?

我曾見到過一個不到一歲的嬰兒,當母親在廚房做飯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小床里不斷大聲喊,媽媽在廚房裡不斷叫著他的名字,他就可以暫時安靜下來,但隨著時間延長,他越來越無法忍受媽媽沒有出現,於是他把小床里的玩具一個個拿起來,扔到小床外面去,嘴裡發出類似「媽媽」的音。媽媽回來看到這一幕,一邊抱起孩子一邊說他真是「淘氣包」。孩子馬上很軟的依在媽媽懷裡。其實,孩子不斷把玩具扔到小床外面的過程,就是在不斷體驗著與心愛的客體(媽媽)分離的過程(我心愛的玩具離開了我,是我讓它們離開的,所以我可以控制局面),媽媽看到了孩子的「淘氣」,如果沒有深入的學習和體驗,媽媽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剛才的「淘氣」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的一個學習和感受分離、等待、控制、可控、客體恆常、時間感,等等重要人生課題的時候。但媽媽溫柔的抱起孩子,給了孩子確定感與「允許的空間」,孩子就在這樣點滴的嘗試中慢慢學會面對人生中的種種難題。

孩子在一生的成長中,需要不斷從養育者那裡感受到「我是被愛的」、「遇上困難,我是可以獲得被保護的」、「當我做錯了什麼,我依然是被愛的」等等體驗,當他獲得的這樣的體驗越多,他就越容易健康發展,就越容易發展出感恩的能力。換一個角度講,早早發展出感恩能力的人,他可能本身就是幸運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曾獲得過恰當的養育。

但現實世界往往並不那麼美好,有很多人,他們的成長過程並不那麼幸運,當他們成長為父母的時候,可能他們感受到的,並不是對父母的感恩,而是另外一些讓人很悲傷的體驗。

「不養兒不知父母愛的倒錯」:一個孩子的成長,會將父母對世界的認知有非常多的認同,如果一個孩子成長於父母非常混亂的情感世界中,父母情感世界的混亂同樣可以引起孩子內在世界的混亂,比如以施虐的方式保持關係,比如以憤怒表達親密等等。

當這個孩子長大成人,成為父母之後,他從書本等知識性學習中感受到父母子女應有的關係模式,與自己曾感受到與父母的關係模式,可能會非常不同,而他自己作為父母的本能之愛,可能與早期經驗也非常衝突。所以現在他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可能會變得非常困惑:到底我要怎樣對待我的孩子?他們往往會求助於專業人士的幫助,如果他們有耐心接受一些年的心理諮詢,他們可能會慢慢發現,原來自己成長過程中,有那麼多混亂的體驗,原來以為的關心,其實可能是控制;原來以為的愛,其實可能是一種自戀的剝奪;原來以為的照顧,其實可能是嚴重的不信任;原來以為的開玩笑,其實是一種精神虐待,等等。

覺醒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這意味著要把之前二三十年的情感經驗推翻,重新理解,重新學習接受。曾經,還可以相信父母說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事情只能是這樣」,當信任這句話的時候,至少曾經幫助他感受到安全,而現在,當他自己成為父母之後,才發現原來父母對兒女真實的愛(非自戀性的愛),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於是他可能要同時承受著幾重的壓力:一方面要盡量給予自己兒女健康的愛,一方面要學習承認自己父母缺少愛的能力這個現實,同時還要處理這個新的發現所帶來的痛苦。

「不養兒不知父母也有做不到」:對於一個很小的孩子來講,父母就像超人一般無所不能,但隨著孩子長大,他越來越多的會體驗到父母常常不能滿足他所有的期待,這個「不被滿足」的感受有時會被感受為「父母有,但他們就是不肯給我,所以我是不被愛的」。隨著自己的兒女出生,他們才開始真正體驗到,作為一個凡人父母,有太多時候真的是做不到「給孩子最好的」,不要說最好的,很多時候最最平凡的事情也沒辦法實現,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沒辦法一揮手,孩子的病就好了;也沒辦法隨時隨地陪在孩子身邊,幫孩子搞定一切;更沒辦法完全知道孩子內心想什麼,期待時什麼,然後隨時給予滿足,等等。

當這些做了父母的人,真正意識到,很多事情是父母做不到,而不是不肯給時,他們就可以慢慢與內心的父母獲得和解。當他們能夠接受父母的有限性時,也就可以把對自己的要求放到更合理的位置,減少自己養育兒女過程中的焦慮。

「不養兒不知父母子女之間也存在恨」:恨是這樣一種情感:當我們被愛、被滿足的期待受挫後,我們便生出恨的情感來,從而可以與傷害性體驗保持一些距離。情感這種東西並不受理性的控制,它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狀態。父母與子女之間,也不可避免的相互之間都會存在恨的體驗。

但恨這種體驗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往往會是被禁止體驗到的,一方面是基於道德性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們都很害怕恨會破壞掉愛的聯結。

但當一個人成為父母之後,他可能就會有機會真實的體驗到對孩子的恨與憤怒: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啥時候才能長大,才能讓我喘口氣啊!

很多事情,當我們真實體驗過,才能理解它存在的合理性與不可控性。很多事情,存在,並不代表一定是有破壞性的,恰恰相反,當我們試圖否認它、迴避它時,它才變得更恣意的攻擊我們,因為我們不曾真正了解過它,所以才容易被它所控。

當我們真正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同樣存在著因為失望而產生的恨時,我們就更容易面對彼此情感的真實,有恨存在,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抹殺愛,它們只是我們情感世界中不同的部分,它們一直是同時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世界的,只要我們願意善待它們,尊重它們真實的存在,那它們也會與我們和平共處,我們也就能夠過上「真實的生活」。

做父母容易,但要做合格的父母,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推薦閱讀:

怎麼樣在夫妻倆人都上班的還要帶還有一歲鬧娃情況下,保持家裡乾淨,整齊?
坐了個月子,我吃了一頭豬十隻雞三百個雞蛋……
如何建立孩子吃飯過程中的規則和界限?
「比較心態」下的孩子,容易陷入的一種」陷阱「

TAG:育儿 | 心理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