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勿忘愛國,出門旅遊,選擇這樣的愛國主義景點才最正確

這裡是劉小順的不正經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今年國慶是祖國母親68周年華誕,在這麼一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全國人民都趁著長假出門旅遊,各種高速公路和景點爆滿的新聞鋪天蓋地,而我今天要帶大家去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旅遊景點參觀參觀。既然是在國慶期間出遊,當然要符合國慶假期的特點,將愛國主義教育加入到國慶旅遊的元素中,我想,這才算是最有意義的國慶旅遊吧?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台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現在是5A級國家旅遊景區。

從威海市區乘坐遊船可以輕鬆地來到劉公島上進行遊覽參觀,這裡最主要的景點包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劉公島博覽園、劉公島鯨館、旗頂山炮台、東泓炮台、鐵碼頭等等。那麼,既然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愛國主義旅遊的重要目的地,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裡跟甲午中日戰爭有關的旅遊項目吧。

首先,我們來到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這裡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中國甲午戰爭陳列館遠景綜合性展館。該館於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佔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

該陳列館的主體建築由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中科院院士彭一剛教授設計,構思大膽,造型獨特,創造性地將象徵北洋海軍艦船的主體建築與巍然矗立的北洋海軍將領塑像融為一體,被譽為「20世紀中華百年建築經典」,看到屹立在海邊的這個標誌性的將領雕塑就能一眼認出。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則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清朝此時卻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政治腐敗,人民困苦,官場中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這都是誘發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的重要原因。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北洋水師,成為亞洲地區非常強大的海軍力量,歐美列強也因此放緩了侵略腳步,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當時北洋水師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編製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

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這是因為此時清朝的統治者慈禧太后為了準備她在1894年的六十壽誕,將北洋水師的軍費用來修建頤和園,供自己「頤養天年」了。

甲午中日戰爭開戰時,清朝陸軍總兵力達96萬人,而日軍總兵力為24萬人,清軍與日軍的兵力之比達到4:1。但是,清軍一線戰場實際參戰部隊主要以淮軍為主,只有十萬餘人(也有說法是最多20萬人),實際參戰兵力可能還不如大約17萬人的日軍。

儘管在甲午戰爭中,湧現了大量民族英雄奮勇抵抗日軍的入侵,但最終還是以清朝政府的失敗而告終,成為中國人心目中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歷史傷痕。

該陳列館以《甲午戰爭:1894—1895》為基本陳列,展出珍貴甲午戰爭歷史圖片共650多幅,複製了大量甲午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還原再現了多個超寫實人物塑像場景,如「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場景」、「李鴻章在馬關談判場景」等,開闢國內首個「黃海海戰」3D影視廳,聲光電與多媒體複合再現「威海衛保衛戰」震撼人心的戰爭場面,還有大量反映甲午戰爭的巨幅油畫和巨型雕塑,讓你全方位地感受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國因為失敗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鎮遠」艦被日軍擄走,維修後開回日本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朝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將台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此文一出,就像重磅炸彈,在西方列強中引起了極大震動。一方面,列強在中國的勢力格局被打破,另一方面,這暴露了清政府的無能。列強就此紛紛強辟租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英國租借威海衛,一直是當時國人心中一塊不能癒合的傷疤。從威海衛被佔領的那一刻起,眾人就殷切期盼著它能被收回。但這個願望經歷了一波三折,用了整整三十二年的時間才得以實現。

雖然我們都痛恨戰爭,祈禱世界永遠和平,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要以此為鑒,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下來,我們前往參觀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在這裡,你則可以在宏偉的歷史建築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歲月。

有人問,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為何建在劉公島?因為劉公島是北洋海軍基地,存有水師衙門、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及炮台、碼頭等28處水師舊址,所以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建在了此島是有道理的。

無論滄海桑田如何變化,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在默默地向後人講述著他們所經歷過的種種民族苦難。

海軍公所的燈籠依然掛在頭頂。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了全國統一,對外交涉有了更大的權威性。1929年,中英就威海衛問題再次談判,英方故技重施,又提出了續租劉公島的無理要求,談判僵持到1930年。此時中原大戰即將爆發,南京政府急於收回威海衛,於是向英方妥協。1930年2月13日,南京政府匆匆和英國政府簽訂了《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在同意英國續租劉公島十年,對陸地上部分房屋設施仍保留租借權的前提下,將威海衛收回。

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尚未完成,需要我們後人繼續努力實現。如今的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早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樣子,社會與經濟越來越發達,國際地位越來越高,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必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此來慰藉當初為國犧牲的那些偉大的民族英雄們。

如果你在這個國慶假期有出行計劃的話,不妨考慮到劉公島這樣的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景點來進行遊覽參觀,既能開闊眼界,又能受到最真切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祖國母親68周歲生日之際,不得不說這是最正確的選擇了。

【敬請關注】

公眾號:Liu小順(ID:lxslvxing)

微博:@劉小順

更多信息,請在網上搜索關鍵詞「劉小順」


推薦閱讀:

山東威海的一處道家聖地,主角是一位女神,差點毀於一場大火
有什麼關於菏澤的冷知識?
美麗富饒的山東,物華天寶的17座城,每座城市都有別樣的地道風物,彰顯自己魅力和特性
地理答啦:濰坊這座山東咽喉城市,世界風箏都,蘿蔔年畫也出名?
地理答啦:為什麼山東有很多地方以崮命名?

TAG:国内旅游 | 爱国主义 | 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