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用懷疑,辦公室無人貨架必死無疑

在互聯網圈,生意分為這麼三種:to B、 to C和 to VC,後來又有了to BAT和to 孫宏斌。但我覺得,無人貨架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to foolish,簡稱to F

為啥這麼說?很簡單,世界上的生意之所以能長久做下去,是因為有法律或武力做保障,歷史上的「互市」是邊境戰爭最大的根源。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單靠「自覺」或「道德」能把一個生意做下去的。

當然,這是理論推算,我來從其他事實角度告訴你,為什麼無人貨架一定會死。

第一、佔地面積小的,一定是好生意?

現在國人已經被高房價折磨出了幻覺,一聽某個生意佔地面積下,條件反射的得出來租金低、效率高、利潤高等等一系列推斷。

尤其是當一個號稱「佔地只需要0.3平方米,不需要租金,日流水超過100元」的生意模式出來,任是誰都得眼睛裡冒星星。

但是,你想想,0.3米,能放下來多少東西?

0.3平米僅僅能平放下24個iPhone 7sp,或者5包70g的樂事薯片?

你除非能在這麼小的地方賣蘋果手機,否則一定不會是賺錢的好生意。

第二、無人售貨架,價格能降多少?

根據無人售貨架廠商的宣傳,「價格比市場價低10%-20%」。

而國內便利店的毛利,基本也就在18%-20%。

毛利,意味著6%左右的房租、6%左右的人工成本(國內711的水平)、以及水電費都必須在這20%里出。

如果抹掉這20%,意味著即使以711的選品能力、選址能力、冷鏈配送系統這些都不要錢,也把價格打到了進價附近。

如果連711都無法賺錢,那毫無壁壘的無人售貨架怎麼賺錢?

第三、選品能力,無人售貨架高明多少

做便利店是個繁瑣的系統工程,選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711等便利店能做到什麼地步呢?

前陣子,我們打算做個價格比較,選零食、酒水、飲料等20種商品最流行的規格去比較。一般大賣場能有13、4種商品,高的有16、7種。

樓下的711有11種!(規格可能不同,但東西一定會有)

這是最普通的商品,康師傅速食麵、牛欄山二鍋頭之類。

711能夠把進口零食和康師傅速食麵擺放在一起,不違和,推薦你買進口零食,但你想買康師傅,也有。

無人售貨架呢?就目前的流出圖片看,還是溜溜梅、衛龍辣條等等普通商品,利潤空間也不高、也不是剛需高頻商品,就是隨便選了一堆包裝好看的網紅零食而已。

要以這種選品能力去實現「價格比市場價低20%,流水日過百元,還能有20%的利潤」

嘿,醒醒啊,打雷收衣服了。

第四、無人貨架能賣生鮮嗎?

在好多文章里說,快消品不掙錢可以,我可以拿到數據之後做高毛利的生鮮,還可以做外賣,就算這塊業務不掙錢,我也可以去勒索美團給我保護費!

還在做夢呢?

生鮮,你想讓辦公室貨架賣魚還是賣肉,茶歇的時候是不是還可以烤個羊肉串給你?

就算以水果為例,無論每日優鮮還是盒馬鮮生,主打的都是五六十塊錢的進口水果,車厘子、蛇果之類。(這玩意捨得天天吃的人,北京能有多少人,尤其是公務員肯定不敢明目張胆在辦公室吃。)

為什麼?因為生鮮的損耗、配送遠高於標準快消品,這些消耗需要高額的利潤空間。進價20元的生鮮,算上種種消耗,能賣到40元以上才能保本。

無人貨架,你打算一日幾配?

還是以711為例,在國內能做到4種溫度的冷鏈、每日兩配,他都沒敢向生鮮延伸(有少少的水果盒,但從公開信息沒看到這玩意的銷售額佔比,應該是不值得說),只敢做保質期、保鮮期、安全更有保障的盒飯。

開個腦洞,就算美團想轉型做生鮮,也得把快遞員的箱子搞成冷鏈保溫、支持4種溫度調節,還得密閉。你可以吃那個髒兮兮的箱子里拿出來的盒飯,因為畢竟有盒子保護。你敢吃那個箱子里拿出來的水果嗎,即使你可以自備洗潔精?

第五、無人貨架的優勢?

無人貨架比無人售貨機唯一勝出的地方,就是「成本低」

按照某些新聞的描述,一個無人售貨架成本在300元左右。我估計這個是算的商品價值,因為一個0.3平米的木頭架子無論如何也值不了300。

如果一架子商品價值300元,那貨損還是可控的,大不了我布10萬個點,你吃垮了我就不做了嘛,也才3000萬而已,比投資人給我的1億人民幣少多了。

但是,這些貨損是形不成積累優勢的。

我花3000萬投分眾,花完還能給大家留個印象,某某真有錢,居然花3000萬投分眾。

這貨架3000萬花完,大家最多說:那個某某真是QDRS,免費送零食給大家吃,大家快去吃。

第六、無人貨架未來的路怎麼走?

其實在日本、香港,已經有成型的商業模式可以借鑒,就是……「無人售貨機」。

沒錯,就是以日本的技術能力、消費水平,也只能催生出來的無人售貨機。在日本,平均23個人就有一個自動售貨機。

想想看,辦公室、不願意下樓、懶人,50人左右,這明明是無人售貨機的使用場景啊,為啥非得搞個歪門邪道用無人貨架呢?(因為投資人都是互聯網背景,不敢投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我猜的。)

以友寶售貨機為例,佔地1.5平米,大概50個左右的sku,完全能滿足這個辦公室的需要。

根據友寶的財務報表,他每天的機均流水也就是在80元左右(2015年)。

所以,友寶這些年在巨虧。。。即使有機器上的廣告費來貼補(我記得一年大概是4000萬元左右),還是巨虧。

So,無人貨架的投資商會合夥把友寶買下來嗎?也許風口一轉,無人售貨機又成新零售風口了呢。


本文首發品途,謝絕轉載


update 0928:

我對友寶有幾個數據記得不準確,事實上從2015年友寶就盈利2000多萬,2016年盈利8000萬。但與之對應的是,2016年友寶收到的廣告費是2億左右。這麼一算,快消品經營+加盟費,友寶2016年虧了1.2億。

不可否認,把無人售貨機mini化,布點到辦公室,是711等線下巨頭暫時無法涉及的領域,但這個領域的規模有多大,能否產生流量和盈利,還是個問題。

目前餓了么和美團等企圖以無控制的冰箱冷櫃來佔領辦公室的思路,我實在不看好。


推薦閱讀:

商務部將加快實施消費升級專項行動,傳統零售業還坐的住么?
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成中國新零售的學生,最終卻會成為對手
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無人超市,新零售這個風口上的豬將飛向哪
數百萬夫妻店要關門 新零售巨頭教你獲客不但不補貼 還要用戶倒貼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