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的四條格言|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三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古本合校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壽也。

古本釋義

知道別人的人聰明,知道自己的人明白。

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強大。

知足的人豐富,儘力而行的人有志氣。

不失去其位置的人長久,死而不被遺忘的人長壽。

真經解讀

本章是老子總結的四條人生格言,其內容通行本《道德經》幾乎與帛書《老子》完全一致,只有最後一句中的「亡」與「忘」有些模稜兩可。其實這兩個字在古代本就是互通的,只是老子之意到底是「死而不滅亡」還是「死而不遺忘」,有些令人疑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四句格言都講了什麼。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知人者因了解別人、理解別人、懂得別人而能夠知人善任、將心比心、心有靈犀一點通,所以可稱其聰明。這樣的人能對別人的情況了如指掌,對別人的心意明察秋毫,用人得當、溝通無礙,怎一個智字了得。

自知者因了解自己、能準確地評估自己的狀態而有自知之明,所以可稱其明白。這樣的人既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會把自己看得太低,說話做事總能恰如其分,怎一個明字了得。

老子的第一條格言告訴人們:知人與自知都是高超的人生境界,如能既知人又自知,必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能戰勝別人的人,一定是外在和內在都很有力量,才能在激烈地抗衡中取得優勢。而能戰勝自己的人,一定是內心非常強大的,如此他才能克服自身的障礙、超越自己、完善自我。

老子的第二條格言告訴人們:勝人與自勝都是一個人強有力的表現,是人們實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必要途徑。我們看到老子可並不是一味地反對「強」,他反對「果而不強」的「強」,卻讚賞自勝者的「強」。實際上,他反對的是外在的強橫,崇尚的是內心的強大。同一個「強」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的差別是很大的。所以中文特別需要用心體會,才不至於顛倒迷惑。

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

懂得知足的人,其所得雖然不見得有很多,但卻因珍惜眼前所能擁有的一切而感到特別豐富。然而有些時候光知足不頂用,還要適當的「強行」。這裡的「強行」並不是勉強行事,而是指儘力而為。勉強行事是執著、是有為,而儘力而為則是有志氣、有追求,是為達目標竭盡全力地堅持。

老子的第三條格言告訴人們:知足與強行是做人的兩種策略,各有各的妙用。知足是當人們需要珍惜當下的時候而採取的策略,強行是當人們需要追求未來的時候而採取的策略,兩者雖有區別但並不矛盾。該知足時就知足,該強行時就強行,如此才能獲得理想人生。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壽也。

「不失其所」就是不失去其本來該在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應有的位置,這就是給自己的定位。只有給自己定位準確的人才能很好地完成「做人」這項事業,只有不迷失自己的人生定位才能在社會中長久地發展下去。

「死而不忘」就是人雖死但不被世人遺忘。有些人死了也就死了,沒有人還記得他。有些人死了,卻能名留青史,被後世所銘記。死得乾淨的人也沒什麼不好,只是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死而不忘」的人因其活在人們的心中,所以是雖死猶生,故可稱之為長壽了。

通行本《道德經》中的「死而不亡」容易被理解成「死而不滅亡」,這就有點令人疑惑了。顯然人死但身體不滅是不成立的,但解釋為人死但靈魂不滅也是不恰當的,因為所有人都是靈魂不滅的,再提「死而不亡者」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把「死而不亡」解釋為人死但精神不滅就比較準確了,但這與「死而不忘」並沒有本質的不同,而且還很容易被誤解。因此還是「死而不忘」更為清晰明了。

老子的第四條格言告訴人們:「不失其所」與「死而不忘」是一個人生前與身後所能達到的兩個極佳狀態,無論是生還是死,其自我價值都能得到實現。

本章評述

本章共有四條格言,每條格言都由兩個並列關係的短句組成,將做人之精要做了總結提煉:

對內自知、自勝,對外知人、勝人。

現在能知足,未來需強行。

生前不失其所,身後死而不忘。

如能做到這些,那此人必定是人中豪傑、世間高士。本章出現了兩個「強」字,一個是「自勝者強」,一個是「強行者有志」,可見老子並非一味地守雌、守弱、不強。他其實很懂得在某些方面「強」的重要性,比如內心要強大,比如追求目標需「強行」。因此老子並不像很多人所以為的那樣軟弱,實際上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強者。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