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奧迪RS,你也可以叫我西裝暴徒

這是一篇讓你重新認識奧迪RS,認識Audi Sport的一篇文章。

前段時間的 @奧迪 嘉年華上,我體驗剛上市的RS 3和TT RS,算上之前參加奧迪ADE,自己借車做選題,奧迪目前在國內的RS車型,我算是都體驗過了,所以借著這次分享RS3和TTRS的機會,聊下奧迪RS,聊下Audi Sport。

奧迪RS的從0到1

奧迪的RS,英文Racing Sport,德文Renn Sport,到了國內被戲稱為「西裝暴徒」,亦或是扮豬吃老虎的傢伙。

貼上RS徽章的奧迪是特殊的,它們不和其它奧迪車型共線生產,它們具備強大的性能,所以奧迪RS車型均由quattro GmbH製造,位於德國東南部的內卡蘇姆。除了RS車型在這裡研發製造外,像R8、Q7 V12 TDI quattro等車型也是出自這裡,包括奧迪的鋁製車身、S-Line套件也都是出自quattro Gmbh之手。

另外quattro Gmbh還不僅僅只做性能、他們還做個性化定製和前沿技術,甚至還會以Audi Lifestyle的名義,製造山地車、公文包等周邊產品,涉獵範圍沒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單一。

聊RS,我知道是繞不開AMG和M的。和AMG和M比起來,RS的發展軌跡並不長,雖然公司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但RS的出現卻是在90年代。和玩改裝被賓士看中的AMG不同,和為賽事而生的寶馬M也不同,奧迪RS如果要從頭說起那就是誕生於賽道,用它們的話說就是Born on the track,Built for the road。

為什麼說誕生於賽道?對於奧迪來說,RS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奧迪在性能、在賽車領域其實折騰近百年。從上世紀早期Audi Type C拿下阿爾卑斯勝利者到銀箭時代的輝煌、再到80年代WRC上的稱霸、90年代在DTM上和賓士、寶馬激戰後,前三名都被奧迪收入囊中,車手們在領獎台上驕傲的說笑著:「別人有尾翼,我們有quattro。」

一直以來,奧迪在賽事上的參與基本就就沒怎麼斷過,接著奧迪在賽事上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本世紀初橫掃勒芒,連奪冠軍成為當之無愧的勒芒王者,如今出於能源大趨勢和戰略考慮,現在又從WEC轉場FE。

這是奧迪在賽場上的歷程,不難發現,從WRC上我們可以看到奧迪用quattro(車型)驗證了quattro(四驅)的實力,並通過WRC提煉出更強更民用化的quattro系統。同理,5缸動力經過WRC的洗禮,從S2到奧迪RS家族公認的鼻祖RS 2 Avant,5缸身影一直沒變過,哪怕是現在的RS3和TT RS,5缸依然在。

而在奧迪RS家族歷史時間線里,也有兩款車被大家津津樂道,一個就是祖師爺RS 2 Avant,一款由奧迪和保時捷聯手打造,方向盤、車頭、車尾、制動等多處貼有Porsche的字眼,證明了保時捷的深度參與。另一款是被很多人奉為Dearm Car的RS6,這款車兼顧了性能和實用,在其發展史上甚至還用過蘭博基尼的V10動力,一個暗藏實力的絕世高手。

如今,奧迪已經自己辦起了R8 LMS Cup、TT Cup這樣的單一品牌賽事。因為奧迪早就意識到通過賽事可以將技術提煉並下放到量產車上,WRC是這樣,包括後來的勒芒也是同理,R8其實就是勒芒量產化的產物,中置引擎、高度輕量化、分層燃料等等都是賽事的提煉物,和當年的quattro同理。

話又說回來,既然奧迪在賽事上一直沒停過,既然RS家族的第一款車就是5缸,那麼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奧迪5缸變成什麼樣,我們就從這次的RS3和TT RS上找答案。

全新奧迪RS 3 Limousine,離我們最近的一台奧迪RS

這次引入國內的RS 3,是奧迪RS家族的入門擔當,首次出現於2010年。RS3是一台快車,一台遠看可能沒那麼特別,近看就能確定不是好惹的角色。兇狠的前臉、車尾擾流板、碩大的排氣口、擴散器、19寸的輪胎,前八活塞卡鉗搭配370mm的制動盤,樣貌上已經擺明態度,我是一輛RS。

而RS 3的快,底氣正是來自5缸動力,奧迪的5缸你追溯到祖師爺RS 2 Avant也好,WRC上的quattro也罷。如今,奧迪把這台5缸調校出400Ps/480Nm的輸出,這個數據甚至比M2的直6都要強。而廠家人員在workshop上表示,我們並沒有太壓榨這台動力,我們的壓縮比對手都低,恩,大家知道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什麼吧...

有這麼個動力,傳動上來個7速濕式雙離合和quattro加持,讓這台離我們距離最近的RS在0-100km/h的加速上僅需4.1s,這個加速跟以前自己比,跟對手比都要更快。

我在上賽用RS 3跑了0-400m,感受就是全油門起步之後就是強勁的動力瘋狂往上涌,排氣也在此起彼伏發出悅耳的咆哮聲浪,換擋基本都奔著7000rpm去的,尾速178km/h,用時13.5s。

快當然不是檢驗性能的唯一標準,所以這裡就要聊一個RS 3比較虛的東西:操控!在城市裡開,只要油門放肆一些,RS3可以開的非常暴躁,但厲害的地方在於,只要你把它當一台家用A3開,它表現出來的駕駛反饋就真的不會比A3差多少。

駕駛模式上,可以把發動機、變速箱、減震、轉向、quattro、發動機聲音等都能進行舒適性調節,這時候RS 3變乖很多,座椅依然舒適,暴脾氣也收斂了,能夠感覺和A3的不同就是動力儲備更足了、聲浪更響些,座椅甚至還更舒服些。賽道里全部動態模式下,RS3又能像變了一個性格,展現一個性能車該有的氣場。

其實本身坐進車內,奧迪的內飾氛圍並沒有太強調運動化,除了方向盤兩邊和換擋感多出了Alcantara材質,座椅方向盤底部多處呈現RS徽標外,內飾做工和品質上和普通版A3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依然保證了不錯的內飾豪華感和高檔感,這是RS 3和其它性能車不同的地方。

來,最後看看多變RS3,你更喜歡哪一款?

TT RS,比RS 3多出的30萬多在哪?

至於TT RS,84.8萬元的售價和Cayman S相當,比RS3貴了近30萬元,我想很多人會好奇,同樣的動力總成,為什麼比RS 3貴那麼多?

TT RS毫無疑問在造型上更拉風,小跑車的姿態,進車後在方向盤上按啟動按鈕就會讓你覺得有種小R8的既視感,也會有一種性能更強的感覺。包括科技感方面,TT RS也比RS 3營造的更強烈些,比如TT RS將溫度顯示等全都集成在了空調出風口。另外從市場角度來說,TT RS也會比RS 3更小眾。

小巧的車身,讓TT RS開起來比RS3更敏捷,雖然兩款車都帶有彈射,但TT RS的彈射會更刺激一些。3500rpm啟動,超過這個臨界點聲浪會有一個較大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提醒駕駛者彈射準備就緒。

彈射下的TT RS,衝出去時人就是硬生生被砸在座椅上,快的乾脆利落,不過它的彈射需要拿捏好時間,轉速在3500rpm後你一直踩著剎車不放超過5s,出於發動機離合器的保護,彈射模式會自動取消。5缸的底氣在這裡就可以摸清了,功力深厚。

TT RS因為更輕巧的車身,比RS 3更快一些,和RS 3比0-400加速時,我是在RS 3里親眼看著TT RS和我在後半程逐漸拉開距離,在TT RS里我光顧著加速了,就沒有在意RS 3這件事。

我還用TT RS繞了樁,可以放心的去把速度提快,連續變道下車身姿態都能穩穩的根據指向前行,車尾的跟隨性也很主動。因為quattro在後軸的驅動力分布可以做到50—100%,刻意挑逗尾巴也還是可以活躍一下的。

和RS 3比起來,TT RS除了造型更獨特外,駕駛方面它更像是玩具,更靈活,更隨心所欲,可以比RS 3更放心大膽的去豁。另外,無論是TT RS還是RS 3,他們在出彎可以大膽的全油門,不會擔心尾巴的甩動,就算是用力過度甩起來,quattro的存在也不會讓駕駛者緊張,這一點其實在其它RS車型上也能體現。

你怎麼看RS、M、AMG?

最後從RS 3和TT RS中的RS,再展開聊聊M和AMG,掛這三類標的車型屬於性能控們的月經性討論話題。我是這麼看的:M更純粹,M的工程師們更外放,他們想要什麼就讓車輛表達什麼,M就要橫著走,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我清楚的記得我第一次開M3,開的我一愣一愣的,你想放肆,M就跟你這一起放肆。

AMG在精神上有榮譽感,一人一機的專屬感和獨特感是RS和M沒有的,AMG在性能上給人的感覺更分裂,賓士的舒適豪華在車內能保留住,但動力上的性能體驗到它的癲狂。

RS給我的感覺更像一個集大成者,它可以很性能,但它更穩定,講究平衡。切彎速度快了,連收油的動作還沒做quattro就已經幫你穩住循跡性,RS就像位家長,在你玩嗨的時候出手提醒下你:對,剛才你有點過火了,收著點。

我們通篇聊了奧迪RS和RS車型,但奧迪現在也在做一件事,就是把高性能車子品牌Audi Sport強化。這樣做的好處,可以讓大家對Audi Sport有一個更整體的認識,讓大家看到RS和賽事的關聯性,看到Born on the track並不只是空口說說。

總之,RS屬於Audi Sport,但Audi Sport絕不僅僅只有RS。RS 3的遺憾是兩廂會晚點到,TT RS對我來說還是得攢錢,算了,還是RS 3更靠譜些。

最後,既然咱聊了這麼久RS,上祖師爺帥照!!!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AL頻道(ID:autolife2014)

我的主頁:吉姆

我的回答:吉姆的回答

我的知乎專欄:AL頻道

往期精彩熱門文章:

德國裝配率最高的20個汽車配置

本田發動機艙亂是為了維修便利性?NO!

啊啊啊!你高大上的電吸門夾到我手啦!?

來,扒一扒自主車企各家的銷量擔當都是誰?

捷豹為什麼堅持全鋁車身? - AL頻道

中國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你知道多少?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李彥宏開無人駕駛車上五環這件事?
福特新一代嘉年華會引入中國嗎?
汽修汽配全是坑,汽車後市場原來如此水深?!

TAG:汽车 | 汽车行业 | 奥迪AU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