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關於二戰的書,每一本都記錄了決定性的時刻
二戰結束後,一名美國海軍士兵和一名女護士,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忘情擁吻的照片,成了當時最火的一張照片,這一吻被譽為「勝利之吻」,成為了二戰結束的象徵性記錄。
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中的那句經典台詞——「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至今仍然縈繞耳畔。戰爭帶給人類的苦難和創傷,是再多的時間都不可治癒的,能夠治癒這一切的只有善良與和平,正如這一吻,那一刻的甜蜜足以抹去戰爭的陰霾。
1931年9月18日的那一天,二戰在東方拉開了序幕。時至今日,戰爭已過數十載,但歷史仍需被銘記,銘記戰爭的鐵蹄對人類與和平的踐踏,銘記人類對和平的渴望和寄託。
今天推薦5本關於二戰的書籍,介紹在二戰期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幾場戰爭,無論是失敗的,還是勝利的,都是無法磨滅的戰爭記憶。
1.《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06:戰爭臨到美國》
作者:溫斯頓·丘吉爾
▲珍珠港事變,是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二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二戰的戰場,改變了參戰盟國的格局。
在本書中,作者記述了美國和各同盟國之間的複雜關係,從對同盟國暗中提供援助,到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轉變對戰爭的態度,直至發生令美國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這個在戰爭初期還試圖置身事外的軍事大國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參與到反抗和消滅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鬥爭中。
【經典語錄】當我們跪下去的時候,偉大領袖便產生了。當我們不會反抗的時候,奴隸便產生了。當我們不會質疑,騙子便產生了。當我們太嬌慣,畜生便產生了。
2.《奇蹟般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
作者:常子儀
▲敦刻爾克大撤退,代號為「發電機計劃」,是二戰初期英法聯軍的軍事撤退行動,被公認為是德軍閃擊戰中最成功的範例。講述本場戰役的電影《敦刻爾克》已於9月1日,在國內上映。
《奇蹟般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以二戰史上著名的「停止前進」命令和「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主線,利用豐富的史料,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具體生動地講述了這場改變二戰進程的關鍵性戰役。
1940年初夏,300多萬裝備精良、富有作戰經驗的德軍跨過西部邊境入侵西歐四國,戰爭開始僅十數天聯軍就遭到了災難性的失敗。但由於德軍高層指揮失誤,英法聯軍的決死抵抗,英國海軍的強大及其它因素,英國動員全國之力只用了九天時間就從德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從敦刻爾克撤出了33萬餘人的部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空前的「敦刻爾克奇蹟」,為日後的大反攻奠定了基礎。
此次撤離,標誌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落入德國之手。
【經典語錄】聯軍所犯的一個最重大的戰術錯誤,就是始終想要維持一條連續不斷的正面,結果遂使他們永遠無法集中足夠的兵力,來執行一個強大的反攻。
3.《冬季風暴:斯大林格勒的圍與解》
作者:楊佳豪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蘇德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極大的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轉折點。從死亡人數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
「冬季風暴」行動發生在1942年12月12日至12月23日,是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為嘗試救出被包圍的軸心國軍隊而實施的軍事行動。
蘇聯紅軍包圍了在斯大林格勒城內及附近的軸心國軍隊後,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指揮的頓河集團軍群籌劃並實施了一次專門的救援行動。
但是德軍的解圍行動遭到了蘇軍的頑強抵抗,行動陷於僵局後,曼施坦因呼籲希特勒及第6集團軍司令弗里德里希.保盧斯開始突圍,但均被拒絕,12月23日解圍部隊被調至他處,解圍失敗。
戰爭結束70多年以來,鮮有資料專門論述此次行動。作者結合二十多本中外資料,儘可能還原了戰役全過程,同時分析了此役中交戰雙方的利益得失。
【經典語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條不出名小河的兩岸所發生的交戰,是第三帝國命運中的轉折點,是希特勒建立帝國夢想破滅、導致德國覆滅的一系列事件中的重要一環。
4.《諾曼底的六支軍隊》
作者:約翰·基根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是二戰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海上登陸作戰,它的成功使得二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
盟軍對諾曼底海灘的進攻是一場幾近完美的勝利,但還是經歷了三個月的苦戰才將德軍在諾曼底的防禦徹底打垮,並解放了巴黎。
本書對這場戰役進行了出色的、極為獨特的描述,面對這些戰鬥,讀者們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每個人都會邂逅一個不同民族的觀點。
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到的東西,就像親身參與美軍傘兵的空降,跟隨加拿大士兵冒著彈雨向前推進,陪伴蘇格蘭步兵步行穿過田野,搭乘一輛英軍坦克對敵發起進攻,投身於德國人在莫爾坦發動的反擊,在波蘭人的指揮下封閉法萊斯包圍圈,作為一名「自由法國」的戰士解放巴黎。
本書從英美兩國艱難確立作戰計劃講起,獨闢蹊徑地剖析了上述六國所面臨的不同處境和桌面下的博弈,除了緊張的戰鬥場面,還將諾曼底登陸的幕後全面、立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經典語錄】我們必須去歐洲作戰,我們必須停止在世界各地浪費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再浪費時間。
5.《血戰太平洋之決戰沖繩島》
作者:E.B.斯萊奇
▲沖繩島戰役,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在沖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最後導致日本投降。
珍珠港事件後,作者斯萊奇進入亞拉巴馬的馬里恩軍事學院就讀。1943年,作者違抗父命,執意加入海軍陸戰隊。本書記錄了作者在二戰中參加貝里琉和沖繩戰役時訓練和戰鬥的經歷。
作為一名迫擊炮手,斯萊奇親歷了貝里琉和沖繩戰役,雖然此前經過了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但貝里琉登陸仍讓他感受到了強烈震撼。
戰爭間隙,他在隨身攜帶的一本「新約」上做了大量筆記,後整理成本書。
【經典語錄】新不列顛是該部隊第二個軍事行動。但我們當時還不清楚它仍將面對另兩次戰役:貝里琉和沖繩。每一次都比前兩次更激烈,代價更大。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iReader讀書】
推薦閱讀:
※斧為什麼在古代不被中國軍隊重用?
※俄羅斯歷史上也有「錦衣衛」?掃帚和狗頭竟成他們的標誌性的象徵
※雜談太平洋戰爭(十四)荷屬東印度戰役(中)
※砍還是射?那些冷熱結合的混血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