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
事由一篇有關教師和奢侈品之間的關係,
說很多老師從來不買奢侈品。
我猜這個人的背後的邏輯是老師是一幫不被社會接受的廢物。(當然,他說了很多反例,否則這種口吻就太傷人了,但沒有奢侈品等於廢物的邏輯還是能隱隱感覺到的,這樣說應該不算委屈這個作者。)
不由得看看身上,的確,沒有一件過百的東西(手機除外,一千多塊而已。)
我聽過很多有關人為什麼需要奢侈品的說法。
最好玩的是韓國人講的,說他在某處旅遊,看上了一套很貴的西裝,然後買了,身無分文,但這套西裝給他帶來了好運,讓他說什麼都有人信任他,最後賺了很多錢。
我喜歡這個故事,喜歡這個人的坦誠和直率,喜歡他那種推銷員的氣質和對成功的渴望。
但喜歡歸喜歡,我只想說,這和我沒什麼關係。
穿一套精緻的西裝,就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就會提升自信,就會讓人生與眾不同。很好,這是一種人的生活方式,無可厚非,但我的人生不是這樣。
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恰恰是這種人,無論穿成什麼樣,同樣自信,你不喜歡我,那是你的事情。
所以,我既不想買一件奢侈品來改變自己,也不想利用它做為敲開成功之門的磚石。
即使我某一天心血來潮,花幾萬塊買這個西裝(我買得起)無論是在這套西裝出現之前或者之後,我的人生也不會變化,不會有更多的機會,而且機會也不會減少。
我只是覺得,如果人生的轉變來自一件衣服,這樣的人生不值得活,是一種機會主義的人生。
司馬光《訓儉示康》當中有這麼一段:「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句 「順吾性而已」,我不覺得儉素是一種美,穿衣服的快樂完全在於質地舒適,無牽無掛。
***
楊瀾有一篇叫《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似乎也可以視為為這種邏輯站台的典範,她的意思是說,外表精緻是對他人的尊重,否則你就沒有機會證明自己。
一個媒體人這樣說,無可厚非,但這個社會不只需要媒體人,媒體人是對社會的一種反映,更像一面鏡子,而我覺得自己應當是被鏡子反射的內容。
因此,我同樣想告訴你的是:「我也沒有義務向任何人證明我具有優秀的內在。」
優秀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你發現不了,那是你的遺憾。
這不叫孤芳自賞,也不是自命清高,更不是故作驚人之語,這僅僅是一種存在,我存在著,不與人比,不是不屑與人比,而是沒必要和人比。
我自己是定義自己優秀的標準。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如此,我們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要在別人的眼睛裡顯示出優良中差?
現在,具有這種自信力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任何場合之下,從容,得體,不假於物的人,幾乎就是一種稀有的存在。
相反,我卻見過太多的人渣,以奢侈品作為包裝,掩蓋自己污穢的靈魂。
我不想把話說得太極端,只是想說,奢侈品人性美德才智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period.
話已至此,似乎到了盡頭,但我突然想到了奢侈品的一個功用,可以做為一種獎勵,一種稀缺資源,由大機器生產當中越眾而出,讓人獲得一種特殊的儀式感,這個也許還是有價值的,但為什麼一個在一寸布料上縫了一百針的東西對我的人生就有什麼特殊的紀念意義,至少我現在還沒有想明白。
推薦閱讀:
※我都懶成這樣了,你也不管管?!
※有時候真佩服我學英語的學生
※追求錢權利不是問題,貪著才是!
TAG: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