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關訪談類節目的幾點思考

在過去的這一周里,第二季《十三邀》和採訪者許知遠,毫無疑問成為大眾談論最多的節目和人。

網友們通過這場許知遠與馬東的對話,讓大眾的精神G點一下子被找到,比起爭論的結果,爭論本身顯然更令人興奮。有趣的是,很多人似乎是第一次觸摸到所謂「知識分子」的完整形象,於是,總渴望通過非黑即白的觀點去完成某種意義上的文化「站隊」。但無論是誰完敗或完勝,其實結果並不重要,對話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

冷眼君算是《十三邀》的擁躉之一,但是對於這次的爭論,並不想做過多的評價,因為在這場5%和95%的爭論中,其實誰也沒有贏,誰也沒有輸。反而是因為《十三邀》的這次爭議,有不少朋友留言給冷眼君,希望能說一下訪談節目的製作和價值。坦白講,這個話題稍微有點大,一開始其實是有些抗拒的,但是仔細思考後發現,有關訪談類節目還是有些思考可以分享的,本篇冷眼君就來聊下這類節目吧。

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範圍,即訪談和談話的區別。可能狹義的定義,訪談更像是傳統理解的一對一的人物採訪對話,而談話類節目則更像是就某一個具體的話題進行探討,甚至是多人的談話。所以本篇更傾向於《十三邀》這樣的一對一的對話採訪,《圓桌派》這樣的多人談話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訪談類節目就是「知人知事」

毫無疑問,訪談類節目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節目形式,用極簡的形式直抵人心,用面對面的對話,探究被採訪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信息的獲取,簡單直接。

那訪談類節目究竟在傳達著什麼?冷眼君認為,簡單說來就是「知人知事」。通過採訪者的提問和被採訪者的回答,讓觀眾知道被採訪者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者對於這件事,這個人的觀點和態度是什麼,讓我們知道事情背後的真相。是為知人知事。

而在實際操作中,「知人知事」往往是密不可分且相輔相成的,但最終的指向都是讓觀眾知道被採訪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國內大量的明星訪談節目的目的其實都是「知人」,讓觀眾了解這位明星儘可能真實的一面,從而滿足觀眾對明星的好奇。即便是像《新聞調查》和《看見》這樣偏新聞的採訪,看起來是為了追尋某個事件的真相,但其實也是通過採訪這些新聞事件中的人,讓觀眾知道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在經歷著此次事件。

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被採訪者始終是焦點,是觀眾最感興趣的對象,至於採訪者或提問者,往往不被關注。就像我們在電視里經常看到的明星訪談節目,主持人儘管很重要,但從來都不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訪談節目無非三種「談話場」

雖說傳統訪談節目這種方式相對老舊,但這麼多年下來,有的還在堅守,有的則開始尋求新的表達方式,《十三邀》其實就是尋求全新表達方式的代表,當然還有現在的《魯豫有約》,這個我們等下再細說。但是不管怎麼變,冷眼君始終關注一個點,那就是「談話場」問題,詳細說來應該包括:熟人談話場、半熟人談話場和陌生人談話場。在不同談話場之下的談話內容是完全不同的,特點也很鮮明。但要注意,這並不是訪談節目的分類方式,而是在一檔訪談節目里做出的內容分類。

熟人談話場,一般來說採訪者和被採訪者之間是彼此熟悉的,甚至會有一定的私交,這樣的一期訪談節目里,觀眾會感受到明顯的輕鬆感,節目會很熱鬧。而且由於是真正的彼此熟悉,會知道底線在哪兒,所以有分寸感,也會因為私交甚密,所以也會有意外感。比如主持人和某明星關係很好,這樣的一期節目就是典型的熟人談話場,氛圍一般都會很好,也會因為過於了解,會「突發」產生一些新的秘密,製造節目話題。

至於半熟人談話場,那就是採訪者和被採訪者之間僅僅只是認識,還遠未到熟悉的程度,但是也會有一些交集存在,這樣的訪談當然會有一定的新鮮感,但處理得不好,也會有明顯的距離感。《十三邀》應該屬於典型的半熟人談話場,非完全陌生,所以這種狀態下的對話會有新鮮感,但有時候也會產生尷尬。

而陌生人談話場,採訪者一般都會有明顯的好奇心,這類訪談帶來的新鮮感是貫穿始終的。可能這類談話場更多出現在調查類和新聞類的對話採訪中。比如《看見》、《和陌生人說話》這樣的訪談,多以普通人為主,所以主持人與這些普通人營造出的陌生人談話場,就很容易因為好奇心而製造出一種真實感。

其實三種談話場無所謂高低,各有各的優劣勢,也各有各的看點和受眾。但是相比之下,冷眼君越來越喜歡陌生人談話場之下的訪談節目,因為那種未知和好奇,很有吸引力。

互聯網時代下的訪談節目還能怎麼創新

總的來說,傳統訪談類節目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形式簡單;第二、關注點多在被採訪者身上;第三、同質化的訪談節目太多。

尤其是第三點,太多的訪談節目都呈現出大同小異的狀態。比如《魯豫有約》、《非常靜距離》、《超級訪問》、《易時間》、《大牌駕到》等都是明星訪談,所以節目內容就會有不少重疊。《巔峰問答》和《楊瀾訪談錄》走的都是高端路線,風格和內容也有些雷同。

所以當我們逐漸對現有訪談節目產生一點厭倦情緒之後,我們還能有怎樣的形式創新呢?冷眼君想了下,在互聯網時代下,還是有不少訪談節目在尋求著新的表達方式。

1、打破傳統訪談的空間限制

早年的《魯豫有約》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但是從去年開始,這檔老牌訪談節目走出了演播室,打破了原先訪談的空間限制,節目名稱也從《魯豫有約》變成了《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

其實改版後的《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在製作上更像是40分鐘的人物專題,由大量的素材資料與演播室之外的對話場景進行拼接,讓觀眾的觀感更加豐富,不再局限於固定的場景之下。

無獨有偶,《非常靜距離》也在嘗試著走出演播室,將談話場景搬到了戶外。雖說不是常態,但是能看得出來,傳統的訪談節目都在嘗試新的表達方式。

以上是衛視平台,在互聯網平台其實類似的嘗試也有不少,比如《搜神記》。這是一檔以馮唐為主角的「神人」採訪,節目用「鬥法」的形式推進節目的進程,而且最關鍵的是,對被採訪者的故事挖掘方式更豐富,讓故事的講述也靈活自由。

可見,傳統演播室訪談已經逐漸陳舊,觀眾和年輕的網友們對於內容的表達方式有了更多的需要,至少在視覺上要有更多的變化,素材的選取上也要更豐富。更重要的是,真實的場景能夠引發更多的話題,觀眾也會更加容易進入到這種真實的談話場景中去。

2、採訪者同樣可以成為焦點

對於這一點,相信只有《十三邀》最為典型了。如果說之前的所有訪談類節目,觀眾關注的只是被採訪者的話,《十三邀》的主角讓採訪者變得跟被採訪者同樣重要了。在冷眼君看來,《十三邀》更像一檔訪談真人秀,是以許知遠本人為主視角,去採訪各種不同的人,然後看許知遠在這個採訪過程中的變化。

從觀感來看,似乎跟《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採訪者許知遠在每一次採訪前都帶著強烈的個人偏見進場,並希望通過採訪打破自身偏見的這種做法,這種訪談的狀態應該是不常見的。

表面來看是讓網友看被採訪者的回答與態度,其實《十三邀》是讓網友在看許知遠採訪前後個人態度的轉變。可能變了,也可能沒變,但至少許知遠不僅僅只是一個提問者,他會用自己的一套縝密的邏輯去跟被採訪者進行博弈,從而讓採訪者和被採訪者一樣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

3、橫屏到豎屏的觀看方式改變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節目的觀看方式變得更加多樣,早已不再局限於客廳的那塊大屏,各種終端設備都在成為內容的播放平台。但是這還只是內容的空間平移,從電視機移動到手機,從手機到平板電腦,又從手機投放到智能電視,只不過是將同樣的內容放到不同的介質上播出。

但是有一個細節,隨著智能手機和4G的普及,開始逐漸形成豎屏和橫屏的觀看模式。這其實是源自於直播APP的一個說法,豎屏是人與人的互動,橫屏是人與內容的互動。換句話說,橫屏看的還是傳統的視頻內容,而豎屏更聚焦在人身上,那種私密感會更強烈,這也就是主播型的直播內容會火爆的重要原因。

所以基於此,《和陌生人說話》的出現就是承接了這個豎屏的觀看邏輯,將採訪者和被採訪的對話,用豎屏的方式呈現,當網友在觀看這樣的訪談節目時,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私密感、偷窺感和視覺衝擊。

《和陌生人說話》是陳曉楠加入騰訊視頻後主持的一檔訪談類節目,內容選題依然有當年鳳凰衛視《冷暖人生》的影子,但是在觀看方式和表達方式上,這檔節目有了明顯的互聯網氣質,觀感非常特別。雖然每一期時長很短,但是這檔典型的陌生人談話場之下的訪談節目,也是非常有看點的。

訪談類節目其實一直都在尋求創新,表達語境的創新、場景的創新、觀看方式的創新,其實都是在觀看體驗上的一些手段改變,而不變的永遠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之間觀點的碰撞,有時候甚至互為採訪者,那種思辨的過程絕對好看。

最後推薦一下2008、2009和2010年的《零點鋒雲》,那可能是冷眼君認為最好看的訪談節目,信我。


推薦閱讀:

用戶訪談的五點小結
[迷你訪談]錦妖,PM@AOL(下篇預告:微軟工程獅)
我不會去拍攝和人的死亡有關的照片 | 對話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

TAG: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