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摸起來軟,卻覺得有「充塞感」,「脹滿感」,該用什麼方?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
特別說明,文中方劑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經考古人員考證,中藥一兩為15.625克。我個人建議,使用經方,從小劑量開始。
寫在前面的話
在前面幾篇文章中,我們談論了心下(劍突下,上腹部)的硬度,從非常硬,患者「極為痛苦」的五級,談到了比較軟,摸下去只是稍覺有「抵抗感」的二級。
現在我們開始談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心下濡」。
這個時候,患者上腹部按下去是軟的,沒有抵抗感,硬度可以標註為最低級:一級。
這個時候常見三種情況:
1、正常人;
2、上腹部雖軟,患者卻依然覺得「心下脹滿」,心下有「塞著東西」的感覺;
3、上腹部軟,患者也沒有「心下充塞感」,卻覺得心煩,心中結痛,心中懊憹(噁心,胸中不快,想吐又吐不出來)。
正常人不用談了,我們聊聊後面兩種情況。
上腹部軟,患者依然覺得心下有「充塞感」: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方子。
方葯為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大黃,黃連的比例為2:1。
既然腹部很軟,按到底部也沒有抵抗感,那麼這個「充塞感」,也就是「心下痞」是怎麼出來的呢?
從宏觀的角度看,這是「無形氣熱」存於心下引起的,雖然是「無形氣熱」,也會導致心下氣機升降出入不利,於是患者自我感覺「痞滿」。
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方證的病機,才有可能用好這個方子。
這個方子中大黃,黃連合用有下氣,清熱,涼血之效,黃連還有消痞的作用。
這個方子的用法非常特殊,採用的是「麻沸湯」的形式,就是只採藥物的「苦寒之氣」。
就是將大黃,黃連放入砂鍋中,快速倒入開水,須臾將葯滓過濾掉,僅剩藥物的氣味,用此氣味來解無行之氣熱。
若患者除了「心下痞」,同時頭面有轟熱感,心氣煩亂不得安定,加黃芩
「大黃黃連瀉心湯」,雖然心下有熱,但以「心下痞」為主症,頭面轟熱感,心中不安感,出血,失眠等癥狀不顯著。
如果不但有「心下充塞感」,而且心中撲通撲通跳動得厲害,心情煩亂,頭面烘熱,甚至伴有吐血,衄血,證明熱開始從心下,上傳心,心包,甚至進入了血中,形成了血熱,導致了一系列出血的癥狀。
這個時候,得加上「黃芩」,加強藥方清熱,下氣,涼血之力。
方葯為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大黃,黃連,黃芩的比例為2:1:1。
煎熬的方法也改變了,變成了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通過煎煮,以溶解出藥物的更多有效成分,增強藥力。
若患者心下不太脹滿,但心中煩,胸中煩熱,想吐又吐不出來:用梔子豉湯。
「梔子豉湯」是病機和「大黃黃連瀉心湯」最接近的方子之一。它也是無形之熱引起,但是這個熱不集中在心下,而集聚於「心胸」,
也就是說這個證型,與瀉心湯比較,熱上移了,熱之所結,在於心胸,而心下無物。
鬱熱在胸,胸的升降出入不利,所以會出現噁心,煩熱,胸中不舒服,噁心欲吐不得吐,眠差等一系列癥狀。
胸中煩熱用山梔子清解,用香豆豉從胸到皮部宣透。
梔子十四個擘開(約為15克),香豉四合(約為40克,用紗布包之),用水800毫升,先煮梔子,水剩一半後,再放香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兩次服用。
如果患者嘔吐甚,可以加生薑;少氣,短氣,加甘草。
一般來說,外感熱病,肝炎,胃炎,神經官能症屬於「心胸鬱熱」時,就可以用「梔子豉湯」。
劑量問題
我一直在說,運用經方,劑量還是要依據患者的體質來判斷,不要一概而論。但一些朋友,認為必須用原方原劑量。危急重症時用原方原劑量是有道理的,但只是「套方、套劑量」則不可取。
我最近治療了一個患者。患者是肺心病患者,女性,70多歲。住院後喘咳不己,呼吸困難,不能離開氧氣管,心下自我感覺脹滿,身體煩熱,大便已三日未解,也吃不下東西。我遂進行腹診,指下腹部濡軟,判斷為心下痞,鬱熱結於心下。
考慮患者年紀大,脾胃虛弱,我用了一袋大黃(3克)囑患者浸泡服用,以清解心下鬱熱,考慮到患者胃氣虛弱,加3克生薑保護胃氣,再加木香,萊菔子以行氣,患者當天就解出大便,腹部脹悶感也緩解了,開始能吃東西了。
如此治療三天後,我去探視患者,她精神好了很多,能進食,能離開氧氣罩,坐起來和家屬聊天了。
這是中西醫配合的效果。
可見,中醫的方藥劑量,不是絕對的,按原方原劑量套之,我不敢苟同。
延伸閱讀:
憑指下感覺,初步判斷患者上腹脹痛該用什麼方
上腹部這兩類情況最危險:中醫用這些方子來應對!
推薦閱讀:
※中醫治療咳嗽的四大法則,其實很有必要知道!
※這個方子祛除濕熱的效果很好,但是一直以來爭議很大!
※人蔘
※手術前用民間醫生的偏方會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