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麒麟970大火的同時,更應該多一點理性的思考

華為麒麟970,這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早在去年年末,關於這款晶元的基本參數就已經被曝光。9月2日,人們期待已久的麒麟970,終於亮相在德國 IFA 2017大會上。

華為余承東表示,麒麟970是華為首款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台,並且是全球首個集成獨立AI人工智慧專用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的移動晶元,所採用的是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其複雜度完爆英特爾,更是要超越蘋果三星。

首先對其領導人的這段話我們不予置評,因為業界所有的都是一個套路,選擇性的誇讚某一方面特性。

但華為堅持做晶元,堅持研發是值得肯定的,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此次麒麟970主打的是AI晶元,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NPU(神經處理單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麒麟970的NPU背後是中科院計劃所的一個孵化項目——寒武紀。

寒武紀在前不久剛剛獲得了包括阿里在內的1億美元融資,成為全球AI晶元界第一家擠入獨角獸陣營的創業公司。

抱著中科院的大腿,打著人工智慧的旗號,華為這款AI晶元到底有沒有官方說的那麼強?能夠在快閃記憶體門之後幫助華為贏回大眾和業界的口碑嗎?

華為人工智慧晶元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華為在通信設備行業中在全球佔據著領先的位置,但華為的野心可不只限於這些。

在國內市場,BAT的雲業務居於領先的位置,是因為它們依託於搜索、電商、社交等業務積累了龐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建立起它們的雲業務基礎,從而贏得了領先的優勢。

而華為雲本來就是華為企業業務旗下的一個部分,雲技術的到來也讓華為人工智慧晶元的目標不僅僅在於手機,還有雲業務。

相比BAT,華為如何獲取龐大的數據顯然是一個問題,而作為智能手機企業來說,累積的龐大手機用戶數量顯然可以帶來巨量的數據資源。

前幾日與騰訊就微信用戶的數據發生的爭執或許就是一個苗頭,引入人工智慧晶元可以為它進行初始的數據加工,並為雲業務提供更有用處的基礎數據。

而華為的手機要給用戶提供人工智慧當然也要用華為雲來提供支撐。這樣一來,華為做人工智慧晶元的理由也說的通了。

一方面,華為的智能手機能擁有更強的人工智慧將有助於它贏得對競爭對手的優勢。

它所希望挑戰的三星和蘋果也在不斷增強自己智能手機上的人工智慧,三星有Bixby人工智慧助手,蘋果早已推出具有人工智慧的Siri,華為手機當然也需要為它的手機引入人工智慧以與這兩個強大的競爭者進行競爭。

另一方面,華為在智能手機晶元上引入人工智慧,也不排除其未來將人工智慧引入其伺服器晶元。

華為去年已發布了基於ARM授權開發的自主伺服器架構,而人工智慧專用晶元目前僅有谷歌開發的TPU並且已證明了這種專用晶元所擁有的強大性能優勢,谷歌開發TPU給NVIDIA和Intel這些晶元企業已造成一定的壓力,華為很可能也是想在人工智慧專用晶元領域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不過,此次華為在智能手機晶元上引入人工智慧可能只是一小步,以後會不會涉及整個公司方面的戰略轉移或是增加策略,我們只有等到華為真正公布那天才會得知,目前也只是有根據的猜測而已。

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全新的麒麟970採用10nm先進工藝,在近乎一個平方厘米的面積內,集成了55億個晶體管,內置八核CPU,率先商業運用Mali-G72MP12全新一代GPU以及全新升級自研ISP等。

麒麟 970 相比競爭對手最大的不同就是搭載了全新的 NPU專用硬體處理單元用於 AI 運算,設計了 HiAI 移動計算架構,其 AI 性能密度大幅優於 CPU 和 GPU。

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完全看數據來評判的性能黨的話,麒麟 970 可能不會讓你太興奮。

因為從 GeekBench 4 等跑分軟體的得分上看,麒麟 960 的分數和高通驍龍 835、三星 Exynos 8895 基本處於同一水準,而且明顯強於聯發科 Helio X30。

所以,即使麒麟 970 的 CPU 性能不變,也依然是 Android 陣營里移動 SoC 的頂級水準,只是不再像麒麟 960 發布時那麼領先,所以不出意外的話,麒麟 970 應該和麒麟 960 處於同一段位,不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但從持久的高性能效果來看,麒麟970又有著不一樣的特性,因為以往處理數據,主要是由CPU與GPU進行處理,而NPU的加入,能夠讓CPU、GPU的壓力更小,並且實現更快的處理速度以及更低功耗。

根據資料顯示,如果以圖像識別任務距離,在功耗方面,拍攝1000張照片會消耗4000mAh電量的0.19%,圖像的識別速度能夠達到2000張/分鐘,相比較沒有NPU晶元的蘋果A10使用CPU與GPU協作的方式,蘋果A10每分鐘識別的圖片數量為487張。

另外,麒麟970將會搭載在華為Mate 10手機上,Mate 10將於10月16日在慕尼黑髮布。

至於Mate 10 配合 970 的 NPU 設計在 AI 這個突破口上會不會成功,這必須且只能看具體的應用實現,要是工程實現的效果差,那它就只能是噱頭,要是效果好,那它就是革命。

但對於華為拿捏的這個大方向來說,我們應該持肯定的態度,因為手機上的本地 AI 運算能優化的事情已經太多太多了,就算這一代的效果不好,先走一步累積經驗也不會錯,手機SoC是時候在拼性能拼跑分以外走出新的路了。

別的不說,光是相機這一方面,就有數不清的可以用 AI 優化的點,如果能做好,使用體驗和出片效果就會有巨大的提升。

很多人也許只想到美顏什麼的,但其實還有很多很基本的東西可以優化,就拿圖像識別來說,可以通過它辨識場景來決定拍攝模式,增強對焦智能,動態調整色彩色調銳化程度,進行選擇性降噪,增加模擬淺景深的扣圖精確性等等。

根據發布會,至少場景和降噪這兩點華為是在做的。

而且就目前趨勢來看,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手機發展的下一個拐點,不得不說,華為率先出擊的表現是值得敬畏的,但是否是雷聲大雨點小,我們還要在Mate 10上見分曉。

可能勝在AI,也可能敗在AI

其實上面也提到過了,如果Mate 10的發布能讓麒麟970的優勢發揮淋漓盡致,那必定是一次革命,不過對於麒麟970,我們更應該理性的看待。

首先,對於其中那個小小的NPC,發布會PPT上寫的NPC是CPU面積的一半,那麼這麼大一塊晶體管,能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最關鍵的一點了。如果NPU被人用的很少,那麼這部分晶元基本等於白白的增加了成本。

在發布會上,已經明確了AI在安卓上有相應的API給開發的人使用。但是,麒麟970的出貨只佔華為和榮耀的一部分,而華為佔領中國市場也是有限的。

那麼問題來了,應用開發者到底會不會使用到NPU,這才是麒麟970能否大獲成功的關鍵。

發布會上,余承東一直在強調這個快,那個更快,可到時候產品發布出來,長期只有華為自己的應用和系統使用了NPU,那就相當尷尬了。

所以,在被AI晶元的到來沖昏頭腦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理性的看待問題而不是盲目跟風從重。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麒麟970加上了AI晶元畢竟是好事,華為推動的好,APP加入相關功能多,最終受益的還是華為的用戶,也增強了華為的競爭力,也推動了整個市場的技術進步,這對誰來說,顯然都不是件壞事。


推薦閱讀:

華為人工智慧晶元目標或並非僅是手機而是雲業務
華為對三星的發難,目標或許是其他國產手機品牌
為什麼在有些人眼中,華為是最好的國產手機品牌?
如何評價華為mate9爆出大量自動關機問題?

TAG: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