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段人人都是主角的歷史

1940年5月下旬,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閃電攻擊下,英法聯軍防線崩潰了。40萬英法軍隊被困於「敦刻爾克」這個港口小城裡。

三面受敵、一面臨海——面臨的困局是顯而易見的。後面是80萬德軍近在咫尺的炮火硝煙,而前面是波瀾起伏的大海。英法軍隊只能暴露在這個方寸之地被動挨打,或者從身後那片浩瀚之上神奇撤退,為這場戰爭保留打下去的實力。

而德國人怎麼可能會讓你從海上順利撤退呢?40公裏海岸線上的大部分碼頭和船塢都被炸毀,影片展現的一條長堤是唯一可供船隻停泊的簡易堤岸了。德軍還派出了戰鬥機對海面進行空中封鎖,英國派出來撤退軍隊的軍艦成了海上最明顯的被轟炸目標。40萬人寂靜無聲地等待著,撤退的希望一次次地破滅,求生的意志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命運的不確定和困境中的恐懼與絕望。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是一場平鋪直敘的大撤退,目標非常明確,結果毫無懸念,歷史早已註定。而對於那時那刻處於戰爭中的人們來說,死亡迫在眉睫,結局不得而知,天空壓抑而灰暗。

我們習慣了歷史中那些距離遙遠的偉大人物的神轉折傳奇,而在這場大撤退背後,也一直有一個德軍為什麼停止進攻、放棄大勝的眾說紛紜的歷史之謎,還有各國政客政治博弈的大噱頭,甚至據說當時被困的英法士兵有的還在海灘上踢足球、游泳玩耍等等,還有當時霧氣瀰漫的敦刻爾克和奇蹟般風平浪靜的英吉利海峽。而這些,諾蘭統統沒有考慮。

諾蘭在「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段「雖然重要但平淡得都沒有導演願意去拍攝」的歷史片段中,聚焦於那些冒著炮火的普通士兵和民眾,抓取了「無奈等待1周的士兵、跨越海峽航行1天來救援的民眾、飛行1小時用盡燃油護航的空軍」這樣三條時間線、人物線、事件線,陸海空三條線環環相扣、交錯並進,在最後的高潮處匯合到了一起,讓我們在銀幕前真切而緊張地觸摸了這段「摒除了一切文明文化的干擾而直面生存殘酷」的歷史境況。

故事絲毫沒有懸念,困局、疲憊和近在咫尺的眼前殘酷,將每個人都逼到了近乎絕望的境地。從國家統帥「撤出3萬人」的保守打算,到戰場將領「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灰暗眼神,再到普通士兵「無聲勝有聲」的獃滯寂靜,一種等待命運宣判的無奈嘆息,在節奏緊張的配樂中無聲環繞。

電影精鍊簡潔、毫無廢話地還原了戰爭中混亂、未知的真實境況。士兵們竭盡全力、不顧一切逃離身後壓迫而至的絕望和死神,在民船上那個精神意志崩潰而竭力不願再去敦刻爾克的士兵,在擱淺的漁船里無奈等待漲潮時內訌的士兵們,在被轟炸時奮不顧身棄船跳海的士兵們,參加救援並意欲在報紙上成名的喬治突然之間就毫無徵兆地摔死了,在海面上信心滿滿成功迫降後的空軍士兵突然發現飛機艙門打不開了,跳到海中燃油里奮力游泳逃離的士兵們突然就被燃燒起來的燃油燒死了……觀眾體驗到了一種飽滿的浸入感、場景感。

從影片一開始,就是茫無方向、漫無目的的逃命、逃命、逃命……。影片里不斷出現的:滴滴答答的鐘錶聲,荒涼而寂靜的海灘,漫無邊際的茫茫大海,層巒疊嶂的雲空,時而出現的轟炸嘈雜,到處瀰漫著空曠無助的迷茫與壓力。全片的對白和台詞很少,也沒有出現一個大人物,甚至沒有一個德軍出現在鏡頭裡,但在一片精鍊簡潔中,凝重和壓迫卻無處不在。如果歷史真實中有將軍和士兵輕鬆應對的場景的話,那麼這部影片展示的完全就是那個時空下所有在場人的內心世界。

諾蘭討厭那些空洞的「主旋律」,始終冷峻地關注人性——最基礎、最本原層面上的人性,但這種冷峻卻常常給人帶來更深刻的震撼。他在《星際穿越》中描述人類偉大的探索時,立足點卻是父女情、親情的基本生物本能。他在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場著名的宏大事件中,關注的是仍然是一個個具體的小人物,以及人在困境、絕境中的求生本能。而影片還專門展現了,撤退回國、內心自責的士兵們,受到了國人的理解與關切。

同時,我總覺得,在生物求生本能的後面,諾蘭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即便如此困難和絕望,所有人內心深處仍然保有一絲樂觀和希望。這可能是一個過度解讀,其蛛絲馬跡是:

在絕望困局下和求生本能面前,那些眾志成城、不屈不撓的堅持和戰鬥。英國空軍用盡了一小時燃油始終堅持在空中戰鬥護航,直至迫降到沙灘上,卻沒有選擇跳傘,然後燒毀戰機昂然被俘,那一刻他是驕傲的,他明白自己盡職盡責完成了任務、保衛了家園;英國被動員起來的民船民眾紛紛出發到海峽對岸去救援自己的士兵,他們也明白這是在拯救守護他們的長城、拯救自己的家園、拯救他們自己的親人,即便犧牲也在所不惜;還有堅持留下來協助法國軍隊撤退的英軍將領。

這些樂觀與希望來自哪裡?來自一個信念。「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決不投降,……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這個信念,根子上是生存發展本能的公義,讓本打算撤出3萬人的英軍,在戰場外政治、戰略大博弈的夾縫中,最終勝利撤出了33萬人。

如果細思下去,這裡彷彿若隱若現地透露了當時德國決策層下令停止進攻的部分深層秘密——試圖逼迫他們投降,兵不血刃地實現世界統治的夢想。而丘吉爾的演講,更像是一個宣誓,一篇政治與戰略博弈的檄文——要至死捍衛自己的家園、自由和文明——這是更大層面上的求生本能。

在那本戰爭史著作《殺戮與文化》中,軍事歷史學家維克托?戴維斯?漢森認為,西方軍隊勝利的秘密是西方文化——這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觀點。他羅列了歷史上9個以弱勝強取得最終勝利的著名戰役,來說明西方注重理性思維、追求自由傳統、講究團隊協作、富有創造力和主動性、具有自我糾錯能力的文化,是如何幫助他們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其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動機源於自身,至死也不會放棄戰鬥。」歸根結底,還是每個個體生存與發展的求生本能,這個本能是最大的公義,最終也必將超越非正義強權力量的存在。

BBC紀錄片《行星地球2》向我們展現了大自然的殘酷叢林和動物界艱難與堅持的求生本能。生存與發展始終是每個具體生物的本能,始終是所有文明文化的最底層邏輯,也始終是所有道德(理性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創造性運用行為)倫理的最底層邏輯。而再波瀾壯闊的歷史,也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小人物共同推動和寫就的。

諾蘭說,這是一部懸疑片。在他這部懸疑影片里,他不需要大人物,他只關心歷史背後的推動力量。他是否認為無數人的本能組成的公義在深層面上阻擊了強權的非正義,這是一個影片的懸疑,也是歷史的懸疑。說句題外話,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發展,絕大多數的人類個體是否群起反擊,這也是一個懸疑。

空洞虛偽的主旋律說教,當然是諾蘭不屑一顧的。他在毫不吝惜地拂去表面紛擾的冷峻中,始終堅持解剖與實驗,始終探索和挖掘深層的人性關切,並在這個初秋給我們演繹和呈現了《敦刻爾克》這樣一段人人都是主角的歷史,讓我們在一段沉浸與思考中結束了這個火熱的夏天。


推薦閱讀:

經典賞析|安東尼奧尼三部曲之:《奇遇》的偉大之處
【筆記】《馴龍高手》鏡頭分析 - 第十三場、第十四場
《塔洛》——我們來談談獨孤和信仰、愛情與背叛
又帥又能打的余文樂突然就結婚了?!瞬間能被男神范兒迷倒的三部動作片!
江南暖風春拂面

TAG:电影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