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出行 Part 1 :能源
本文的首發將在另一個專欄,專註於智能汽車和出行工具設計,請大家多多關注
Banma Design
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日新月異,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的在線購物、高速物流、數字支付、共享經濟、訂閱式內容……的發展和普及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之前所羨慕的西方市場,回想過去十年,無論承認還是不承認,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巨變,而在戲劇化發展的同時,無限膨脹的城市,成千上萬畝田野變成了一座座衛星城,人們在清晨傍晚穿梭奔波於這些越來越遙遠的城區之間,曾經我們不被理解的東京地鐵眾生百態,變成了我們自己在一號線、十號線的日常。交通,從問題變成難題,從難題變成結症。在過去的幾年間,和出行相關的變革如火如荼。無論是網約車、共享單車、自動駕駛、分時租賃。科技和資本嘗試用各種角度來解決我們城市的血栓。
無論是從擁有權、使用權還是出行設備的技術變革,都繞不開最關鍵的出行工具?—?— 車輛本身。我們今天把目光放回到車,從能源、智能、體驗,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聊聊這個工具會發生的變化,談談作為一個設計師,在解決出行問題中的一些心得。
新能源與成人紙尿片
電能之所以重要,電動車之所以先進,是因為完成了能源使用和工程結構的極簡主義,車輛整體控制的數字化,讓基於個體和整體的交通預測計算和控制成為可能,為出行、用車邁向下一個時代奠定了基礎。
汽車是人類最主要的載具,做為新興市場的中國,截止2016年的狹義汽車保有量就已經高達1.26億台,更不用說美洲、歐洲這些老牌市場。如此龐大的數量,能源結構的變化及其重要,不光是我們熟知的環保和排放問題,背後更是一個大到可以影響世界經濟體系的存在。逐漸枯竭的石油儲量,把新興能源推到了前所未有的話題熱度。但廣義的新能源更多是指開發較少的能源類型,像太陽能、天然氣、地熱、風能、核能等等。即使是汽車領域,新能源也有氫、燃料電池、燃氣很多種。
但今天大家只要聊到新能源汽車,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就是 Tesla Model S 了。作為目前炙手可熱的品牌,特斯拉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全新的視角。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一家叫安德森電動汽車的荷蘭公司,在1907年就開始生產鉛酸蓄電池為動力的汽車,1911年到1916年改為鎳鐵電池,當時的最高續航里程就已經到340公里。所以電能和電動車並不是個新鮮的事物,商業品化甚至比內燃機還要早。
而電能在將近100年後,重新在汽車領域熱議,卻是因為環保和利用率。這些也許是電能非常重要的屬性,但僅從環保這個角度去思考電能,我們可能會忽略掉更加重要的部分,電能之所以新,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
電能是最純粹的能源,相比其他的能源,除了容納它的電池本身,它幾乎沒有重量,傳輸起來也非常的便捷和高效,裝修過房子的朋友可能有感覺,一個普通家庭中所有的電能消耗,可以由一根比小拇指還細的電線承載,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形態各式的電廠,無論是核能、風能、太陽能、甚至是煤。都是在重新轉化成電能後來到我們身邊。今天,甚至有非接觸式的方式來傳輸它,越來越多的小型設備上已經能看到這種方式的存在,如剃鬚刀、電動牙刷、Apple Watch和Airpods,假使存儲密度和無線傳輸效率進一步上升,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超出想像的可能。
另外,它可以輕易完成轉化,是最好的能量中間介質。如果我們把視線離開車輛一些,環顧四周,你會發現幾乎身邊的一切都是由它所驅動的,牆上的時鐘、頭頂的燈光、徐徐送風的空調,如果你走到廚房,它更是形態多樣:咖啡機、冰箱、電磁爐、熱水器、電飯煲。這一切無不依賴著電能,做為現代社會的基礎能源,它可以最輕易的轉化成動力、熱量、光照、聲音、計算能力,千萬種不同的形態。原先在車內需要多種方式驅動的結構,可以變得更加簡單,比如今天車內的電子打火用的是電,需要一塊額外的蓄電池,但主要動力又是汽油,如果電池饋電,你就無法正常開動車輛。如果是電動車,一塊電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電本身的多變性,把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電動車本身把載具的製造門檻降低了的主要原因。
電輕易轉化的特性,不僅能簡化車輛結構,更關鍵的是我們可以精確量化它,今天如果真的需要的話,你可以毫不費力的追蹤到你家中每一個設備的精確耗電量,這個可被量化的特性,就像貨幣對於現代經濟的意義,讓汽車像今天的所有智能設備一樣,具有了互聯網時代的基礎?—?— 數字化:一台可被計算和預測的載具。
但車的數字化,可以帶來的變化是什麼?設計師又為什麼要關心這個?
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中提到,一位女士給自己丈夫打電話,詢問儀錶上那個紅色的背著大寶劍的小人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就是簡單的安全帶未系。汽車到現在發展了百餘年,車的已經複雜到普通人無法理解的程度,不光是儀錶上那些五花八門的信號燈,連車輛保養和維修評判,也都依賴一個簡單的行駛里程和時間。
在美國動畫片《忍者神龜》里,有個外星人大反派叫克朗,長得像一隻大腦,平常操縱著一具強大的機器身體,看起來不可一世。但真正看過這個動畫的人才知道,其實他更多時候是被主角打碎機器的身體,被捏在手裡隨意蹂躪。你回過頭想想,今天擁有一台車的體驗,維修保養、停車加油、美容打蠟,你都得操心,作為一個複雜的設備,連基本自理能力都沒有,就像養了個無法生活自理的大嬰兒一樣,與沒有機甲的克朗有什麼分別。如果我們在設計車載體驗時,只一味的考慮娛樂感受,或是自動駕駛技術,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車輛的自我維護,那跟給一個頭腦發達的植物人設計成人紙尿片又有什麼分別。
通過而全車的數字化,讓我們可以隨時監控車輛所有的狀態和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那些零件需要更換,什麼時候更換,如果再與車輛的服務打通,便可以逐步的實現車輛自己完成「吃喝?—?加油」、「睡覺?—?停車」、「看病?—?維修」、「健身?—?保養」這些基本任務。在YunOS Auto上面,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嘗試,通過用戶的駕駛行為和行駛數據結合的方式,計算出更為準確的維護周期,而且與4S店進行打通,實現數字化的保養預約,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能做的還很多。
PART 2 撰寫中~ 敬請期待~
下一節,我們將和各位聊聊三缺一的出行故事~
hellobanma.com
推薦閱讀:
※蟄伏 11 年,發布「史上最小的 32 線激光雷達」的是一家怎樣的中國公司?
※雅虎 440 萬美元投資軟銀旗下 SB Drive,公共交通或成為自動駕駛落地的先行者
※淺談自動轉向功能ACSF
※被 Google 指控盜取商業機密,Uber 的日子更難過了
※自動駕駛打車業務上線在即,且看 Google 如何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