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經典金融理論就可以直接進行投資了嗎?沒那麼簡單!

自2014年底成立以來,作為國內第一家智能投顧公司,理財魔方的發展頗受關注,我們也非常願意作為行業先行者去探索投顧的中國化之路。

我們從開業第一天就堅信,以信託、理財、p2p等支撐的固定收益理財市場,風險大,收益率不可持續,一定會面臨快速地崩塌式下滑;居民財富70%以上放在房子上的這種格局也一定到了變革之時。

所以,我們必須為即將進入浮動收益理財市場、但卻面臨「選品種、擇時機、控風險」之惑的投資者打造好一個足夠安全和穩定的「方舟」。

現在,市場如我們預期甚至超我們預期發展,投資者開始湧入這個市場,作為行業開創者,我們非常欣喜能看到這個局面。

但行業中對智能投顧的一些認知有不清楚的地方,部分觀點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邏輯和概念錯誤,會嚴重誤導投資者。所以,我想再一次向我們的投資者闡述和解釋我們的理念和方法。

一、理財與投資的差異

我們總說理財魔方做的是理財,不是投資。這二者的差異是什麼?簡單地說,投資只考慮市場不需要考慮人,而理財必須考慮人。

投資獲利,天然地必須承擔風險。你掙的錢,是用你承擔的風險換來的。市場上對你承擔的每一單位風險有一個平均回報,打個比方,一單位風險的回報是10。如果做投資,只要所投資的東西能給出的回報超過10,都可以大量買入,一直到這個回報降低到10以下為止。這個過程中承擔的風險可能超過了一單位兩單位,到了10單位甚至20單位,但是沒關係,投資不需要考慮這個單位的大小。現實中就是我們能看到的,股票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約在20%左右,不低,但是它的風險也不低,最多時候本金甚至虧去60%。

這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大部分投資者根本就等不到掙那20%的時候而在那60%虧損的時候離開了市場。我們的投資者往往是經過牛市也不掙錢,原因就在於此。那個收益率對投資者來說只是鏡花水月,看得到,卻拿不到。

而理財就必須得考慮到那個單位的大小問題。比如A投資者,他心理脆弱,擔不得大風險,超過兩個單位就會崩潰,ok,那理財就必須得做到把風險控制在兩個單位的任務,而不能僅僅盯著市場放任風險的擴大。

降低了風險,收益自然會降低,但是這個降低的收益,是投資者能拿到的,不再是空歡喜一場的遊戲。

所以理財魔方始終強調風險定製,就是這個意思。根據個人的情況定製出你能承擔的那個風險值,然後在這個框框里理財。當然,個人投資者其實做的都是理財,因為你不大可能徹底忘掉自己。

上來就比較收益,說誰的收益好誰的收益差,誰誰誰沒跑過市場,這個顯然就是從投資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的。投資者經常被一種觀點誤導:不管怎麼說,掙錢才是硬道理。沒錯,掙錢是硬道理,但掙多久的錢?誰掙錢?如果去簡單比拼收益,尤其是比拼個把月的收益,結果可能就是重蹈基金行業覆轍:14年來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16.2%,不低,但投資者70%賠錢,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卻掙了大錢。

理財魔方的年化收益率,不論回測還是實際業績,都不算低。我們有很可觀地客戶量,所以我們披露的所有業績數據都是實際的數據,否則我們的客戶一定會來質疑我們,而不是一個沒經過時間和客戶檢驗的理論模擬數據。玩具車有時候也可以快過真汽車,你要把它扔出去它還會飛,但真上馬路後結果才會有差異。關於理論與現實的距離,我們下面講。

二、理論與現實的距離

理財的基本理念、基礎模型都不複雜,但實現到操作層面一定不簡單。道理很簡單,沒有一分錢是大風刮來的,錢不好掙。老祖宗說,「錢難掙,屎難吃」,沒理由到了理財市場上這道理就變了。如果有一種「簡單,可執行,收益還不錯」的方法,那意味著理財市場上是有人人可用的撿錢法子,這顯然不現實。

理財行業發展到今天有不短的歷史,但其基礎理論模型卻只有一個來源 :均值-方差模型,以及以此為基礎的MPT(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這個理論由馬科維茨於1952年發布,至今已經65年。不要小看這個65年前的「老」理論,它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投資行業,至今還看不到有什麼新的理論能動搖它的地位。

均值方差模型的基本理論是:在一個有效市場上,在投資者都是理性投資者的前提下,不同的資產組合最終會形成一個有效前沿。什麼叫有效前沿呢?就是說在同樣的風險下能獲取的最大收益所組成的一條曲線。如果組合的收益率在這條線下,意味著組合效率不高,沒能掙到最多的收益。所以組合構建的目標,是在確定的風險水平收益值達到那個有效前沿值。

馬科維茨模型有一些基礎的假設:1.投資者是理性的,會而且能選擇到同等風險下最高收益的組合,因此,2.市場也是有效的,有效前沿上一定是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的,3.馬科維茨用歷史收益率均值代表未來,意味著不考慮市場環境的改變,同樣,4.馬科維茨用波動率代表風險,意味著不考慮不同波動率組成對客戶感受差異(一個平時低波動偶爾跳一下崖的組合,與一個平時波動率略高但很穩定的組合,波動率可能是一樣的,但投資者一定會喜歡後者而不是前者)。

顯然,這是個很理想化的模型。所以,後來又出了很多模型對這些理想而不實際的假設進行了修正。比如行為金融學模型,認為投資者並不理性,行為受其心理影響;再比如BL(Black-Litterman)模型就是對前述的假設3進行了修正,認為未來並不完全與過去相同,應該以對未來的預期來修正馬科維茨的結果。等等。

這個從理論向現實靠近的過程,每一步都不容易。如對1的修正產生了行為金融學,就獲取了諾貝爾獎。我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演示一下理論是如何走向現實的。

比如BL模型中涉及到對未來的判斷的問題,其實就是咱們投資中經常面臨的擇時問題。那麼,如何擇時呢?

炒股的同學都知道可以以均線擇時。股價超過均線買入,跌破均線賣出。

以上證指數為例,幾條典型均線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問題1就來了:應該選哪個均線做擇時比較好呢?如果按照不同的均線擇時,跌破就賣,漲過就買,收益率是這樣的:

似乎都有點效果,其中60日均線最好,收益率上升了,回撤也降低了。其他兩條線,收益率沒啥變化,不過回撤也是降低了些。

那麼,是不是選擇60日均線就好了?不是的。前面是理想情況,交易必須考慮交易成本,如果考慮了交易成本,60日均線擇時的效果如何?

問題2來了:扣除交易成本之後的60日均線擇時,提高收益率方面的效果不明顯。這就是理論走向現實的典型問題。

怎麼解決呢?我們發現拉長均線日期可以降低交易頻率,降低交易成本。但問題又回到問題1的結論上了:期限拉長,交易成本會下降,但擇時效果也越來越不明顯。那意味著我們需要在交易頻率和效果之間找一個平衡。

經過反覆試驗,發現82日均線是個比較好的指標。較好地實現了交易頻率和效果的平衡。

BUT,這個過程是不是會覺得怪怪的?怪在哪兒呢?全過程都在拿歷史數據在證明歷史數據:用的是歷史數據擬合出來的模型,證明的是這個模型在歷史上有用。這個叫樣本內預測,這樣做出來的東西解釋過去很管用,可很容易陷入過度擬合的陷阱。何謂過度擬合?就是遇到未來環境稍微變化一下,模型馬上不管用。舉例子說,如果根據2014年6月之前的數據建模,會發現82日均線是極好的。

但是,這個結論馬上會被打臉,因為接下來的情況是這樣的:

這就是第3個問題:模型容易過度擬合,也很容易失效。

前面這是個擇時模型開發的簡單例子。當然現實中,量化投資中的擇時是不會用這種簡單的擇時模型的。但是,只要是依據歷史數據、以統計的方式做的靜態建模,前面三個問題:參數選擇、過度擬合和敏感易失效的問題,就都不可避免。

那麼,AI支持的擇時會是什麼情況呢?

首先,在數據選擇上,不再由人工選擇,而是由人工清理並標定出一個數據列表,具體選擇哪些數據、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哪些數據,這個都是由機器來實時決定的。

在傳導路徑上,或者是當下各類數據如何以及多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結果上,也不再由人工擬合模型,而是由機器實時構建

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不停更新的,也就意味著模型是不停地在進行自我進化的。它不會存在失效的問題。

比如理財魔方的擇時是這樣的:

上面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演示。整個資產配置模型由理想向現實靠近的過程,中間隔著行為金融學、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好幾個諾貝爾獎呢。即便在前面所說的擇時領域,雖然沒有諾貝爾獎,但卻也吸引了無數的數學大家進入。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文藝復興基金以及其創始人西蒙斯,他本身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獲得過數學界的皇冠——全美維布倫(Veblen)獎,而據說其賺錢的秘籍隱性馬爾可夫模型(HMM),也不過是一種描述市場狀態的擇時模型而已。會疊紙飛機,和會造飛機之間,畢竟不是一會事兒。

推薦閱讀:

TAG:金融 | 投资组合 |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