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資本李論:無人便利店真比「有人」先進嗎?
熊貓資本合伙人 李論
熊貓說:近月來,「無人便利店」無疑是創投圈最熱門的詞語之一。在Amazon Go引起風潮後,無論是國內互聯網電商巨頭、傳統零售企業還是創業者們都緊跟潮流,湧現出大量模式各異的無人便利店。在資本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時,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卻表達了一些不同的看法。8月,李論做客第一財經《投資人說》節目,從數據、模式和對人群的了解出發,他總結出如下觀點:
- 從數據上看,現階段的無人便利店人效、坪效並無優勢
- 無人收銀或許吻合了新一代年輕人「偏好孤獨」的生活方式
- 目前無人便利店的投資還處於跟風狀態
- 「認為傳統便利店需要徹底顛覆的想法」背後是對「融合」概念的認知不足
- 如果有創業者做無人便利店就是要服務那些不願意和人打交道的年輕人,哪怕人群很小,我會投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資訊(ID:yicainews)
已獲授權轉載
記者:張婧雯 編輯:不二
投資人說 李論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s0539ltdd9h/s0539ltdd9h.html
- 無人便利店的潛在機會在新人群
《投資人說》:今年,無人便利店可以說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國內和國際的巨頭也紛紛加入,比如有亞馬遜,阿里,包括日本的羅森便利店。無人便利店最重要的是無人收銀,顧客可以不用買單不用排隊就能夠直接拿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在這裡我想問您一個最直接的問題,現階段您是否看好這個商業模式?
李論:其實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基金對於無人便利店這個方向很早就經過很多研究。包括我們看了亞馬遜用當年團購模式來做的一天一團,一天一個商品的模式在做。然後羅森也在做,包括日本之前有很好的自動售貨機基礎,包括國內怪獸還有繽果盒子等等。
其實分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上,從客觀的事實和商業角度來說,無人便利店在成本方面不管是坪效還是人效,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不具有優勢的。
但是我覺得事物還是要一分為二來看,無人便利店可能有的一個潛在機會,就是它是一種消費模型的變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市場的人群是很多樣的。可能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就不太願意跟人溝通,我就是願意拿完一個東西安靜地買完單就走。比如說日本可能是已經看到,在他們的人口結構當中,出現很多人就是非常不願意跟人打交道。一批新的消費者會出現,比如00後。之前看到很多宅文化,宅男宅女包括二次元、動漫人群,有可能大家更願意在虛擬世界裡,而非面對面跟人交流接觸。就像有的時候走進便利店,我也從來不聽那個店員跟我說什麼,我只是很安靜地拿一瓶水或者冰淇淋,拿出二維碼也不用他說什麼,掃完碼我就走人,最好連那一句「小票我不要」都不用說。但這個其實是不知道的,因為沒有調查的基礎或者沒有數據的基礎。但我認為這麼多人關注這個行業一定有它的道理,如果這個行業有機會,一定不是說從(開)便利店的角度,而是因為有這麼一波新的用戶產生了。
- 「無人」數據不獨特 投資還在跟風狀態
《投資人說》: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它的出現本來就會伴隨著很多質疑,一個是剛才說到的成本不能夠得到很大的降低。另外就是比如說偷竊帶來的損失不能夠覆蓋它的經營。其實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技術的發展,包括我們國家徵信體系的完善,不斷的解決。但是要關注的是,這麼多大的公司都積極地參與到這裡面來,他肯定追求的並不是僅僅是我能夠賺到成本和賣出售價之間的差價,這一點點薄利。更多的可能是背後還有金礦。那這個金礦,現在我看說的比較多的就關於數據的收集,比如說像消費數據,像支付數據的收集,這些數據跟你剛才說到的關注新興的年輕人有沒有關係?
李論:這點其實我很同意我們(熊貓)團隊的看法,我覺得大家想多了。很多人覺得好像我有一個東西我就可以搜集到數據,但大家所有的這些數據,在互聯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種數據並不獨特。
《投資人說》:現在很多火的商業模式,他們都會說背後可以收集到數據,有多大數據可以做分析。那最終怎麼用我不知道,但我也很想知道。
李論:現在我在便利店裡面不用支付寶嗎?我也在用支付寶、用微信支付,我也有大量的數據產生。但你說我有產生以前你觸達不了的數據嗎?沒有。我覺得這只是在講故事。其實有一點,我認為目前這個市場上,大家對於無人便利店還是處於一個跟風狀態,覺得有個東西火了,這個事情很大,可以解決供應鏈。因為中國人口多,按照中國的人口來看其實我們的便利店數量應該是巨大的,而(現在)我們中國的便利店連鎖化的程度很低。也許無人便利店是一個機會,大家在賭這麼一個東西。但在這個投資邏輯裡面,我是不會去投資的。更何況看7-11、全家,在中國那麼多年都沒有利潤,我如果沒記錯的話7-11進中國9年以後才有利潤,全家至今還沒有利潤。這怎麼是一個VC應該投的事兒呢?這是一個很長線的、非常重資產的投資。
- 「無人」相對「傳統」無優勢
《投資人說》:現在新興的做無人便利店公司跟傳統便利店的升級相比,會有區別嗎?
李論:我認為它(無人便利店)沒有優勢。因為傳統便利店,比如說連鎖的,它本身已經有系統化供應鏈的優勢。而傳統便利店的坪效毫無疑問是比盒子里更高的,因為它有大量的補貨是可以人工去干預的等等。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兩年前其實在美國大部分是沒有自動收銀的,但在近一年(今年我去了美國兩次),基本上美國所有的超市都已經增加了十個商品之下可自動掃碼支付的無人收銀通道。像你剛才說的一樣,我覺得未來可能原來傳統的有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增加一個(無人)櫃檯,自己過去掃就可以,這時候我還不怕偷竊,因為店裡畢竟有人,而且監控系統等都存在。那樣我覺得比起一個完全做在集裝箱里,用一個所謂的智能硬體來做的無人便利店要好得多。
- 創投人對「融合」認知不足
李論:其實這背後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東西,我覺得現在在創業者和投資人當中,對於融合的概念或者說認知是不足的。我們看很多互聯網創業中的競爭是非常「單元制」的。比如我們投了摩拜,也有人投了ofo,ofo的投資人會說要三個月把摩拜幹掉。大家仍認為互聯網是個一元制的世界,只有一個贏家會通吃,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就是壟斷會產生巨額利潤。但我們看到傳統商業社會裡面有哪些行業是壟斷的?幾乎沒有,甚至你一旦壟斷就有反壟斷法出來鉗制你。在傳統商業社會裡面,賓士從來沒有說過我要乾死寶馬,寶馬也從來沒有說過我要乾死奧迪,肯德基也沒有說過我要幹掉麥當勞,大家都活的很好,麥當勞、肯德基都是全球五百強企業,都是很好的一個生意。但為什麼到了互聯網時代裡面,競爭就變如此的「單元化」?投資人認為說我的投資項目必須是一家獨贏,創業者也認為說我一家獨贏,但這背後的問題就是這些項目本身都還不夠強大。他們沒有想過在商業環境裡面應該如何去通過競爭和合作的,逐步強化核心競爭力,讓自己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而不是簡單地把所有的競爭對手全打死,或者干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今天有一個能夠想得很明白的創業者,並且他真的有數據支持「未來大量的年輕人不願意採用跟人接觸的方式來購物」這一假設,那麼他是否應該做一些更好的智能硬體來幫助已有的有人職守便利店升級為無人便利店?
《投資人說》:他會做一個這樣的解決方案。
李論:做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這樣的話會發現你可以跟更多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傳統便利店是你的朋友,你可以把一台無人掃碼台賣給它們,無人便利店也是你的朋友,你放五台無人掃碼台就可以。不是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
《投資人說》:總的來說,無人便利店可能只是現在已有的線下傳統便利店的一種補充,並不是革命性的替代。不過哪怕是補充,其實也可以有非常廣大的市場。
李論:沒錯,如果有一個創業者跟我說,他做無人便利店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服務那些不願意跟人打交道的年輕人,OK我願意投,哪怕這個群體很小。因為對於做投資判斷來說,我只需要去判斷「不願意跟人打交道」的這波買家群體有多大,這個邏輯我是贊同的。但如果你說你就是為了把傳統的店顛覆,因為有人便利店多麼落後、如何效率低,這是有一點盲目自大了。
《投資人說》:好的,謝謝。
李論 Adam
熊貓資本合伙人 | 關注互聯網金融、電商、供應鏈等
曾任合力投資GP,在做全職投資人之前,曾創業並被NASDAQ上市公司收購,同期也參與個人天使投資。更早前,他擔任晨興創投的投後管理總監,並在FT和國際金融報從事媒體管理工作。曾因為GRE考了滿分擔任過新東方早期GMAT/GRE教師。2015年,他聯合創立熊貓資本,專註於互聯網創業項目投資,重點關注互聯網金融、電商、供應鏈等領域。
投資代表項目包括摩拜單車、米么金服、淘當鋪、Airwheel、好貸網等。
推薦閱讀:
※熊曉鴿與IDG的崛起:一個矽谷記者開啟的中國VC時代
※只要198天,就可以靠造假和山寨拿千萬融資?
※2017年國內市場新增了這34家獨角獸,其中一家成立還不到兩年
※PE投資本質和決策-達晨肖冰(筆記 丁敏 v2017.12.25)
※結局悲慘的投資「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