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這事在中國能成嗎?
身邊很多朋友都認為,自動駕駛在中國沒什麼前景。原因很簡單:中國的路況太複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有自己的優勢。普華永道的報告曾預測,中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自動駕駛在國內到底有沒有前景。
沒有前景
理由1:路況太複雜
中國路上行人多,障礙物多種多樣。而自動駕駛車必須靠有限的感測器和歷史數據來探測障礙物並做出相應判斷。何況中國很多地方沒有明顯路標,很多省市的路標也不一致。就算是市區里,很多路面上的分割線也不明顯。一些偏遠地區也沒有地圖。這無疑給深度學習加大了難度。想在中國路上做到100%的無人駕駛,目前來看還不太可能。
理由2:違規現象太多
汽車之所以能自動駕駛,靠的就是守「規矩」。如果周遭環境里有人破壞了規矩,自動駕駛車就有可能做不出最佳決策。比如,自動駕駛車如果遭遇碰瓷,汽車很可能會誤判而馬上報警。如果想讓汽車自己分辨碰瓷和真實車禍,同樣需要工程師們分析各種碰瓷情況,提供數據讓汽車去學習。
理由3:政策缺失
國內現在還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如果大家看過上一篇帖子,就應該知道測試有多麼重要。國內現在也不允許高精地圖測繪。沒有高精地圖,判斷汽車位置和障礙物會更困難。就算允許上路測試,也允許地圖測繪,想真正做到允許自動駕駛車上路,還需要更新各種法律,需要多個部門達成一致:交通部、公安部、質監局、測繪局,等等等等。何況,想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車,也可能需要辦理重重手續才能獲得批准。
儘管發展自動駕駛困難重重,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幾年來國內很多相關技術已經趕超歐美國家。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公司開始湧現。中國既然有了淘寶、美團、滴滴和小黃車這樣革命性的公司,為什麼不能有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
有前景
理由1:願意為技術買單的消費者
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更樂於嘗試新技術、新產品。世界經濟論壇的調查顯示,78%的中國消費者表示自動駕駛將是我們未來駕車的方式。而相比之下,美國只有30%。同樣,67%的中國消費者每個月都會網購一次,而美國僅有22%。中國消費者也更注重汽車的安全性。就算一輛車做不到100%自動駕駛,只要有新型的安全性能,消費者就願意買單。德國捷孚凱市場諮詢的調查顯示,超過75%的中國消費者願意在安全性能上投資,超過60%願意在路線記錄、運行診斷和事故數據記錄等功能上投資。
理由2:強大的執行團隊
一個強大的公司靠的不僅僅是技術。很多歐美公司遇到類似的發展瓶頸:好不容易挖到了業界技術大牛,卻沒有足夠的支持去實現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歐美汽車廠商和技術公司的華人員工選擇回國創業。現在國內自動駕駛的領頭羊是百度。百度的智能駕駛組總經理就是在美國工作生活二十多年的陸奇。在國內,這樣的人才會獲得充足的人手和更高效的隊伍去實現技術,從而大大縮短技術成熟周期。我們經常看到,在歐美國家用了三年時間才流行起來的新技術,在國內經常不到一年就能火遍大江南北。這和中國的商業環境不無關係。
理由3:有中國特色的自動駕駛之路
我們必須明白,自動駕駛車不僅僅是一輛車,真正的搖錢樹是它的衍生產品。一旦駕駛員的雙手被解放,就是中國人發展相關產業的絕好時機。雖然國內現在還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武漢、上海、重慶已經開放了自動駕駛園區。在園區內,各個公司可以選擇各種場景測試。自動駕駛車會在公園、機場、遊樂場等特殊場地率先得到廣泛應用。車內娛樂也會得到大力發展,比如從附近商家網購、從附近餐廳點餐等等。小編預測,網約自動駕駛車也會早於私人自動駕駛車進入中國市場。因為製造自動駕駛車成本還太高,私人訂製的價格還是會居高不下。而網約車會非常划算。因為不用付給司機工資,乘客可能只需要兩塊錢就可以坐五公里的路程。公司也會很快賺回本錢。這樣划算的買賣,會有更多的投資人看到。
綜合來看,中國雖然沒有地利,但是有天時人和。相信中國會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自動駕駛之路。
上海示範區地圖
「自動駕駛說」旨在分享原創的行業分析和學習心得,每周一篇文章。本人在矽谷某自動駕駛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專註於自動駕駛安全研究、產品戰略以及設計。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自動駕駛說」 zidongjiashisho
推薦閱讀:
※設計出行 Part 1 :能源
※蟄伏 11 年,發布「史上最小的 32 線激光雷達」的是一家怎樣的中國公司?
※雅虎 440 萬美元投資軟銀旗下 SB Drive,公共交通或成為自動駕駛落地的先行者
※淺談自動轉向功能AC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