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將長項發揮到極致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這個世界憎惡全面。

從來不存在什麼全面發展的人物。中古時代,各門學科比較低級,有通智的人,還能跨界牛 逼一下,貌似做出不少成績,但這種成績,實際上是愛因斯坦說的,是找木板薄的地方到處打洞,通俗的講,他們只能摘摘好摘的果子。

但到了現代,各門各行的水越來越深,分工越來越細,人們所說的大牛,所謂牛都集中某個極小的細分領域內。

門門懂,樣樣松才是常態。

唯偏執者才能生存,人不成魔不成活。

當然,長項不等於單項,而是某一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但綜合,並不是全材,而僅指某一領域需要的多維組合能力。

就像一篇文章說的,牛頓為什麼情商低?因為沒空搞情商。哪有多餘的心思精力去共情別人呢?這不是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情商就不重要了,而是如果真去發展情商,智商也沒空搞了。所以牛頓必須不婚而且有些不近人情,愛因斯坦必須自我而且沒空理髮。即使路遙這樣的幾流人才,寫出一本《平凡的世界》這樣的作品,還需要閉關不出呢。

當然一般人沒法走牛頓這麼極端的加點路線,但道理是一樣的。

人的精力注意力有限,這兩者是絕對的限制性因素。馬克思說時間是人能力發展的基地,其實時間背後,更核心的限制因素是精力和注意力。

牛逼實際上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了在除此之外的領域內都不怎麼樣。

所以當一個人的能力傾向形成之後,會不斷形成一種正面加強效應,他會不斷的在能力傾向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同時不斷的在這個領域收穫更多的正面反饋。

即使是庸人也是這樣,雖然能力沒有一樣的突出的,但就他們自身來講,也只會不斷的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深入。

只是成功是一種相對量,你在這個領域裡投入的比別人少,就永遠是平庸的。

這甚至只是一種量的比較。

所謂追隨你的內心,其實這種種內心的衝動,也是在形成舒適區以後的本能選擇。

喬布斯追隨內心的衝動,最後仍然只能是搞設計造手機,他不會去競選總統。

而這些能力傾向,很大程度上是被先天稟賦和成長環境決定的,有很多偶然性。

意識到這一點,人若想成功,就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這一塊正向反饋領域,主動割捨其他方面,才能在競爭中獲得相對優勢,取得世俗眼中的成功與領先。

所謂高手,莫不如是。


推薦閱讀:

看,我才是最不成功的成功學講師
《了凡四訓》是明代心靈雞湯嗎?
許多所謂成功學的定律存不存在邏輯謬誤?
怎樣選擇朋友能讓你的後半生閃閃發光? | ?「余莉開講」第15講上
《哈佛女孩劉亦婷》是如何毀了你的童年的?

TAG:成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