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現實的異同
我們常常感嘆「人生如夢」,實際上人生就是夢,現實與夢沒有本質區別。
佛教指出,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五蘊五識、意識、末那(我)識,和阿賴耶識(潛意識)。用唯物的觀點說,是人有八識。唯物的觀點是把觀察者(我)隱藏起來,用所謂「客觀」的角度看問題,而所謂「客觀」就是從「上帝」的眼光來看問題。從唯心的角度看問題,我是八識,八識是我。唯心是把「我」推向前台,世界的一切都與我相關。我看、我聽、我聞、我嘗、我觸摸、我思想、我是我(我總是存在、我永遠存在)。
人是八識,我是世界。八識是「識」這個東西(它也不是東西,它什麼都不是)的具體展現,好像饅頭、麵條、大餅都是「麥子」的表現形式類似。
當我們(所謂)清醒的時候,我們用前六識在展現世界,眼識通過視網膜把進入瞳孔的不同頻譜的光子「重新構造」成三維世界,耳識把空氣振動變現為聲音和音樂,鼻識、舌識把化學物質變現為香臭和味道,身識把布滿神經元的皮膚觸覺變現為柔滑、粗糙等感覺,然後思想(意識)把事物的前後變化用邏輯關係貫穿在一起。
當我們進入睡眠的時候,五蘊關閉,我們的器官不再接受(所謂的)外界信息,意識同時也關閉了。我之前說過,意識是判斷,意識根據某種邏輯來判斷。我們之所以認為自己是清醒的,是因為意識在作用,意識通過「比對」,看到自己的床,看到房間、外面的景色,然後「告訴」自己我們清醒。在夢中,意識是關閉的,所以數學家不能在夢中解決數學問題。因為意識關閉了,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有做清醒夢的,這時候意識沒有全部關閉)
做夢的時候意識關閉,潛意識(阿賴耶識、藏識)開始進入前台作業,潛意識是習性的庫存。做夢的時候眼識也在起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空間,耳識也起作用,我們可以聽到聲音或說話。身識起作用,所以會有夢遺等現象發生。鼻識、舌識的作用不太大。阿賴耶識、藏識和潛意識三個名稱中,我最喜歡藏識。藏識最形象,藏(zàng)、寶藏、庫藏;藏(cáng)收藏;一語雙關,非常巧妙。只不過潛意識用的多了,習慣了。
潛意識是非邏輯的、特性的,我們所有的「貪嗔痴」等壞毛病、壞習慣等雜質都藏在潛意識裡,我們的「真善美」也含藏在潛意識裡。在夢中因為沒有「意識」的管控,或者管控非常低弱,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夢亂七八糟、無奇不有,白天連想像都想不出來。
夢為什麼不連續?因為意識不發生作用。意識為什麼不發生作用?因為意識作用要耗費能量,我們學習和工作是要花精力的。而夢和睡眠是為了重新積攢能量的過程,所以這時候意識必須關閉。這是老天爺的精美設計。
我們醒來之後,與外界重新連接在一起。外界是什麼呢?是物質形態的記憶體。房子也是某種記憶體。房子原先是不存在的,是本來無的,是人們為了居住把鋼筋水泥和在一起做出來的。這個外界記憶體把我們的內置記憶重新歸位,加上意識的作用,我們就產生了連續性。有了連續性,我們才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沒有連續性,就是「夢」,就是「今宵酒醒何處」,就是「庄生夢蝶」。
我們之所以有「人生如夢」的感嘆,就是因為過去的事件業已消失,童年不復存在,但是內置記憶有殘留,加上物質的殘留(家鄉)的雙重作用。一旦家鄉的模樣消失(因為老屋被拆遷)而不復存在,這個內置記憶就更加產生「人生如夢」的感覺。記憶是我們認為物質世界真實存在的「本質」,是我們不能悟道的「元兇」。
所以人生不是如夢,它就是夢。除去連續性,與夢沒有分別。連續性是意識產生的,給我們一個錯覺,認為事物是連續的。於是我們執著與「連續性」。
佛家說:萬法唯識。除了這個「識」,一切都是空的。世界是「識」創建出來的。
如果我們看到了世界萬物都是這個「識」的作用,(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識的產物,我是八識、八識是我),就是「見自己、見眾生、見天下」,就是明心見性。知道宇宙萬事萬物都是「識」的產物,除去識,別無他物,就契入了空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