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知識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作者: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
01
就在昨天,有幸去了一趟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在深圳舉辦的主題演講會,在以「成長」為主題的演講會現場,主辦方分別邀請了00後、90後、80後、70後四位代表上台發表演講。
其中一位名叫老鷹的70後代表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成長故事,讓我至今感慨良多所思猶深,
作為1978年出身的老鷹,剛好在出生的那一年就遇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局之年,然而那時的他並沒有覺得改革開放帶給他多大的好處和改變。
在那個閉塞、落後的鄉村裡,他和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每天能做的事,不過是上房捉鳥掏窩偷鳥蛋,下河摸魚抓蝦逮野兔。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崇尚參軍入伍的激情歲月里,只有他的母親和他說,你一定要考大學。
所以有一天,當他的老師問及所有同學的理想時,在大多數人都說我要當老師,我要做軍人,我要做警察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說,我要考大學。
如果你聽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上個大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那時那地,完成一個人的夢想卻需要全家人的讓步和付出。
當然,最後的老鷹同學遭到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和各種嘲諷,後來資質平平的他經歷了兩次復讀重考,才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
緊接著他在三年後的高考中考上省城的大學,更是在畢業之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最讓我感動的是,老鷹同學說,
其實當年我的母親說的「大學」,並不是我們今天學生就讀的本科制院校。
她的母親所理解的「大學」就是鎮上一所普通中專院校,初中畢業了就可以去學習,學滿三年之後畢業就可以回村裡學校教小學。
這對於當時的他們而言可是響噹噹的「鐵飯碗」,所以我的母親才會舉全家之力供他去「考大學」。
在他演講的尾聲,他曾這樣直白而真誠的說道,
我很感謝我的母親,在那個連肉都吃不上的年月里,在那個不知道知識為何物的環境里,她能堅持讓我有機會接觸到知識,讓我能用知識去改變我的命運,讓我能夠今天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長經歷,我非常感謝我的母親對待知識所持有的態度,她對待知識那樣赤誠而善良的態度,讓今天的我和當年的同齡人能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高度。
如果說,對待文化的態度,考驗著這個民族的良心與道德。
那麼,對待知識的態度,則標誌著一個民族的文明與精神的高度。
在我畢業往後的時間裡,在我所遇見的人之中,越是人生定位高遠、精神世界豐富、社會地位尊崇之人,越是對知識的態度抱著十分渴求、十分尊重的態度。
因為他們總能在知識的海洋里,找尋自己對人生的精準定位、明確自己的未來與目標,將知識的方法論用時間和實踐去變現,從而繼續在這個世界上向更高層次的圈層中去進取。
他們本身對待知識的態度,就已經折射出他們對自己人生和未來的態度。
因為越是身處高層次和擁有高凈值的人群,他們越是在乎對知識的補給與迭代,如此他們才能繼續在這不斷變換的時代,一直走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不是沒有知識可以輸入,而是有人根本拒絕一切知識的輸入。
02
前一段時間在「吳曉波頻道」的會員專欄中,聽到了吳老師對於2017年全國新中產的調差問卷報告,其中有一些數據倒是能給今天的我們一切警醒和啟發。
在過去一年裡新中產人士在各類知識產權的消費中,買書的比例排第一(83%),比看電影(74%)還要更高,第三則是在線課程或知識類產品的(62.9%)。
新中產消費的核心主題是消費升級,而消費排行榜中的第一位就是學習與自我提升,有超過一半的新中產人士都增加了這一方面的開支。
除此之外,新中產在體驗式學習中的投入也逐漸增加,在去到各個旅遊勝地、省會名校、人文景觀中,用一邊遊玩的方式一邊去感知這個世界。
在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有83%的新中產在知識產權類產品中加大了支出比。
而數據中也顯示說相比較與看電影吃飯,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知識付費,願意為知識買單。
這本身其實也是在說明一種尊重知識、重視知識的新趨勢已經悄然誕生。
而在這些83%的新中產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有固定書籍閱讀的習慣,這就意味著有超過一半的新中產對於知識無不是持有一種尊重知識、樂於自我學習的積極態度。
存在即價值,而知識的存在更將會在重視知識的人群里,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
終身學習的習慣早已經在高凈值、高層次的人群中普及開來,而很多人卻將自己的未來輸在不尊重知識的行為上。
我記得每年的春節,我總能在闊別已久的故鄉里,發現那些未曾謀面的兒時夥伴。
有的人是早早結婚生子,在閉塞落後的村落裡帶著孩子。有的人是早早輟學務工,在繁華而又落寞的大都市裡艱難求生。
而他們今天生活的起源,盡皆來自於對知識的不尊重和不認同。
莉莉的爸媽經常對自己說,
女孩子沒必要讀這麼多書,能寫對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女孩子家的讀這麼多書做什麼,以後遲早是要嫁人生子的,能給婆家生個大胖小子比你會讀書強多了。
而小震的爸媽經常在牌桌上教訓小震,
老子一年到頭在外面辛苦打工,不是讓你去學校玩的,你讀的進就去讀,讀不進就別浪費老子的錢,讀這麼多書還不是一樣去工地給人打工。
越是生活在物質和精神底層的人,越是不尊重知識。
因為在他們看來,知識和學習是一門長期需要投入的支出,而且回報率極低,低到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或者嫁個女兒換點彩禮。
越是在意這些短期回報的人,越是不能體會知識和學習帶來的精神愉悅和變現價值。
所以更多的人才會不在意也不尊重知識,因為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根本沒辦法去體會知識的重要和價值。
所以你到如今的鄉村中去看看,大多數人終日如同一灘爛泥一般賴在牌桌上,孩子的學業全然不管,最會做的事就是坐在牌桌上對著來要學費的孩子破口大罵,老子的錢都讓你拿到學校敗光了。
在我成長的環境里,我時常能聽見一邊有人罵著孩子說不好好上學還不如回家種田,一邊又說誰誰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家人如何風光云云。
一面是對知識毫不保留地嘲諷和蔑視,一面又是渴望能通過知識來改變階層與命運,這本身的矛盾與衝突就已經不能用知識來解決了。
他們的誤解與無知,本就是因為不尊重知識造成的。
我並不是有意貶低和抹黑誰,因為我就是在這樣一個不尊重知識的環境里長大。
而我也很感激我的父母能夠給與我繼續求學的機會,才能在今天的此刻用冷靜的思考去剖析他們今天生活現狀的根源與差別。
不去尊重知識,也不去接納知識,他們這一代人或者幾代人註定要在知識的荒原里無盡地耕耘與勞作,才能重新收穫物質的豐腴與精神的飽滿。
03
在如今這個時代里,很多人非常樂意把知識掛在嘴邊,開口必是知識付費,言談必稱知識變現。
至於知識能不能變現抑或說知識應該如何變現,我不太清楚。我知道,有人比我更清楚。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曾經就「知識」的話題尋求我的大學老師的理解和看法。
在如今這個大談「知識」的年代,或許還能出她的身上,看出一絲對於知識貫穿半生的理解與追隨,老師很理智而又簡練地說,
少年的時候認為書上的都是知識,是用來考試的換取前程的工具;
成年以後認為知識或者技能是用來提升身價,自我營銷的手段;
現在認為知識是文化,根植於骨髓和靈魂的基因。
當時看到這段話倒不以為然,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和對這個話題的深挖與體會,才明白老師和我說的本就是我們大多數人要經歷的前半生。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
這是寒窗苦讀求取功名時對知識的理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人生得意平步青雲時對知識的看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歷經千辛格物求真時對知識的感悟。
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對知識都應該有著不同的看法,這才是一個人真正成長的軌跡和經歷。
我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選擇的專業是工程造價審計專業,在那個武漢還處於基建大開發的年代這無疑是一個很熱門的專業。
但是與我而言就真的是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每一堂課都如聞天書。但是我並沒有就此為借口去翹課去睡覺,至少我要尊重每一個給我上課的老師們。
就在後來,我還和教授我工程計量計價的大學老師保持聯繫,她總是無不欣慰地和我說,
看到你能夠選擇到自己喜歡的事業,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作為老師我真的很為你感到驕傲。
其實後來想來,我想如果我和當初其他小夥伴一樣早早輟學外出務工,可能很難見識到如今的局面,更不談何以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目標。
在很大程度上,我很感激自己能在知識的層面上不斷地去汲取與輸入,不斷地去觀察與體會。
04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知識與文化傳遞的故事。
1932年,出版教科書最多的上海商務印書館突遭日軍轟炸,印刷所和5層樓的東方圖書館藏書盡毀,其中中文書26.8萬餘冊,外文書8萬餘冊。
創始人張元濟先生看著廢墟上漫天的紙灰,含淚而泣說:「工廠機器設備都可重建,唯獨我數十年辛勤搜集所得的幾十萬冊書籍,今日毀於敵人炮火,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但是商務應書館各位同胞並未就是放棄,而是在當年就恢復生產,並對外號稱「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
到當年年底即已經恢復到「日出一書」的工作效率。而也是這一壯舉,被美國的《紐約時報》稱讚,「為苦難的中國提供書本,而非子彈」。
時至今日,在商務應書館總部還掛著張元濟老先生的一副對聯,讀來依然叫人為之動容,
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有些事情,有些人忘記了,但是書本在記載著,知識在演繹著,文化在傳承著。
今天在這個知識豐腴甚至過剩的時代,其實並不影響我們對待知識的態度,你尊重知識保護知識傳承知識。
而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與舉措,在漫長的知識洋流中,足以讓你留下讓人尋覓的蹤跡。
喬斯坦賈德在《蘇菲的世界》中說道,
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同時,唯有出自內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
願你我在追尋內心知識的同時,能真正遇見自己想要的人生,能真正擁抱自己理想的未來。
作者簡介:Ray先森,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自由寫手,自媒體人。愛生活也愛文字,愛健身也愛美食。想說的都在字里,簡書、新浪微博@Ray先森愛健身。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