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蒙聯合考古的碎碎念——從「勒石燕然」談開去
「勒石燕然」火了,我想,在關注「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餘,也應該關注一下中國蒙古國聯合考古這一考古項目本身。
「勒石燕然」是一次戰爭的見證,是兩個族群碰撞的結果,意義不可小覷。但回到中蒙聯合考古的成果這個視角下,「勒石燕然」則是諸多發現的一個組成部分,
兩國聯合考古共計調查各類遺址150多處,時代涵蓋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回鶻、契丹、元代、清代等多個時期,發掘匈奴墓葬、柔然墓葬、回鶻壁畫墓、契丹墓、蒙元時期墓葬和清代兵營等遺址,解決了不同歷史時期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文化等系列學術問題。
考古成果初步弄清楚了蒙古國歷史時期內不同族群的流變,我們知道有多個族群在這裡生活過所以這一區域的歷史,實際上是多民族、多文化敘事的。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作為一個傳統帝國,本身是中央集權的,核心區域作為文化「正統」獲得了最多的關注,而邊緣區域歷史的「四裔之學」也處於邊緣階段,偶爾出現在正統的文獻記載中,往往也是經過文化轉譯的。而中蒙兩國的聯合考古能帶給我們作為華夷體系邊緣區域的一些歷史材料以及歷史圖景,這可能是更宏觀一層的意義。
此外,從帝國戰爭的角度來說,由於中央和邊緣區域的關係並不穩定,所以中央和邊緣衝突的頻度也相對較高。無論哪個歷史時期,對邊疆的維護都被視為一個評價傳統帝國的指標之一。在「勒石燕然」之前,考古隊還在後杭愛省發現了清軍的兵營,並判斷這個兵營是清軍聯合喀爾喀蒙古(今蒙古國的主要前身)打擊準噶爾蒙古的遺迹。站在帝國角度和歷史發展角度,考察漢-匈關係和清-蒙古關係的異同也是件饒有趣味的事情。
下面引一篇中蒙聯合考古的總結性文章,雖然已經是2015年的舊聞,但是現在翻出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蒙合作考古發掘重大發現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蒙古國國家博物館、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蒙古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進行的「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合作項目」,於2005年正式開始實施,至今已歷時10年,取得了重大的學術成果。當前,中俄蒙正攜手推動經濟戰略走廊建設,全面拓展三方合作空間,搭建共同發展的新平台,特別是中國「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的構建,使得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內涵的發掘與提升顯得尤為重要。中蒙兩國在文化領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十分廣闊。開展中蒙考古合作,對於提高我國游牧文化研究的國際話語權,增強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十年磨一劍,中蒙合作考古發掘項目的進行,取得了重大的學術收穫,奠定了中蒙兩國學術界良好的合作基礎,積累了豐富的合作經驗。該項目今後將繼續秉承互利共贏,務真求實,銳意進取的學術宗旨,相信在中蒙兩國考古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必將取得更加豐碩的學術成果。
一、項目實施原因及過程 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研究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因此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尤為必要。中國和蒙古國是睦鄰友好的鄰邦,兩國之間密切的歷史文化淵源關係,決定了中蒙考古合作的特殊意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蒙古高原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動的大舞台,匈奴、鮮卑、柔然、敕勒、突厥、回鶻、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在中國北方地區及蒙古國留下了大量的活動遺迹,造就了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蒙古國境內有著豐富的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資源,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其進行調查、發掘及系統的研究,可以彌補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空白,以促進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中蒙兩國攜手利用這些豐厚的文物資源進行合作研究,有利於雙方文化資源整合,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同時也為中蒙兩國人民增進互信理解、加強溝通、交流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平台。 2004年7月,國家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組成的文博代表團在蒙古國進行了為期8天的考察,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部文化藝術正教協調局就雙方進行文化方面的合作項目進行了商談,並決定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具體組織實施該文化合作項目。 為此,2004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再次組團赴蒙古國,並與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蒙古國國家博物館就合作問題進行了協商。2005年6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蒙古國國家博物館共同簽訂《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合作項目意向書》,中蒙合作考古項目正式啟動。根據協定,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中方考古隊伍的組織工作,每年夏季開展3—4個月調查和發掘工作,每年冬季進行1個月資料整理工作。
2010年和2013年,中蒙雙方又分別簽訂了延長合作時間的補充意向書。在合作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中國國家商務部、中國國家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蒙古國教科文部(現為蒙古國文化體育旅遊部)、蒙古國科學院等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二、考古調查及發掘工作 10年來,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蒙古國12個省市的60多個蘇木進行了調查,共計調查各類遺址150多處,時代涵蓋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回鶻、契丹、蒙元、清代等多個時期。中蒙聯合考古隊的調查及發掘工作主要集中在蒙古國的後杭愛省和布爾干省,考古調查總行程約23000多公里,總發掘面積約12000平方米。 2005年7月至9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與蒙古國國家博物館、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蒙古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蒙古國中東部地區的後杭愛省、前杭愛省、布爾干省、中央省、烏蘭巴托市和肯特省等7個省市的30多個蘇木進行了調查,共調查文物遺址88處,根據調查情況,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的回鶻墓園群重點進行了測繪,並決定將回鶻墓園群作為發掘對象。2006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烏蘭朝魯巴戈烏布爾哈布其勒山谷3號墓園及胡拉哈山谷1號墓園進行了考古發掘。烏布爾哈布其勒山谷3號墓園坐西朝東,平面呈長方形,由圍牆、圍溝、祭祀性建築、墓葬組成。圍牆夯築而成,東西長32.5米,南北寬28.4米。祭祀台基用石頭和夯土逐層壘砌,邊緣砌欄牆,周圍出土了筒瓦、板瓦、蓮籽紋瓦當、獸面脊頭瓦等建築構件。台基南側有1座帶台階式墓道的圓形磚室墓,全長8.7米,墓室被盜,出土了馬頭骨、狗頭骨、牛腿骨。胡拉哈山谷1號墓園坐西向東,由圍牆、祭祀性建築、墓葬組成。墓園平面為長方形,圍牆長41米,寬約34米。在清理建築台基周圍倒塌堆積的過程中,發現了1座漠北回鶻汗國時期的磚室墓和8座蒙元時期的墓葬,出土了獨木棺、金耳環、銅耳環、罟罟冠等重要遺物。
2007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繼續對胡拉哈山谷1號四方形及周邊墓葬群進行了考古發掘,此次發掘清楚地掌握了墓園的結構,發現了圍牆、門道、建築台基、儲灰坑、排水渠等遺迹。建築台基和圍牆皆用土夯築而成,台基周圍砌石頭和磚塊,邊長12米,高2.25米。台基周圍出土了大量磚石建築構件,台基頂部當初應建有塔式建築。在墓園及周邊地區清理出1座匈奴墓、5座漠北回鶻汗國時期磚室墓及9座蒙元時期墓葬,其中回鶻磚室墓與墓園為同一時期營建。匈奴時期及蒙元時期的墓葬大多數為豎穴土坑墓,少量墓葬為土洞室墓。匈奴墓出土了陶器、銅器、骨器、鐵器、木器、殉牲骨等遺物,回鶻汗國時期的墓葬皆為帶有墓道的磚室墓,墓室結構多樣,出土遺物有陶器、木弓箭、骨弓柄附件、絲織品、皮靴、金耳環、錢幣等,其中一件骨弓柄附件上刻有突厥魯尼文。蒙元時期墓葬出土了金耳墜、金紐扣、金飾件、珍珠、織金錦袍等遺物。 2008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蒙古國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渾地壕萊山谷5號、6號回鶻墓園進行了考古發掘。5號墓園坐西向東,由圍牆、圍溝、門道、建築台基組成。墓園內共有5座建築台基,皆用夯土方式建成,部分台基的邊緣砌磚。1號方形建築台基位於墓園中央,台基東部建有斜坡形磚砌踏道。2號台基位於1號台基東側,邊緣砌磚並用白灰罩面。3號建築基址破損嚴重,其周圍的倒塌堆積中有大量的淺粉色白灰牆面。4號建築台基位於1號台基與墓園西圍牆之間,並與二者相連。5號台基位於1號台基南側1米處,依圍牆西南角而建。5號墓園中出土的遺物主要為磚、瓦類建築構件。另外在5號墓園內共發現了3座墓葬,其中4號墓是與建築台基同時期營建的回鶻墓,由斜坡式墓道、甬道、和圓形墓室三部分構成,早期被盜,屍床上方的室壁上殘存一段面積約2.3平方米的彩繪壁畫,壁畫圖案為五朵形狀相同的寶相花,四角間以花朵作為角飾。6號墓園圍牆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19.4米,南北寬14.5米。其中在該墓園內發現兩座建築台基,並發現有兩座墓葬。 2009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烏布爾哈布其勒山谷5號墓園進行了考古發掘。墓園坐西向東,圍牆邊長65米,牆外挖有圍溝,東牆中部設門道。墓園內有3座建築,1號建築位於墓園中央,2、3號建築對稱分布於1號建築的東南、東北兩側。建築均已倒塌,台基被大量磚瓦建築構件所覆蓋。墓園內共計發現5座打破1號建築的蒙元時期墓和1座夾藏在台基之中的回鶻墓。回鶻墓與墓園同時期營建,墓葬由墓門、甬道、墓室組成,在地表上起建,並暗藏在1號台基內部,全長10.3米,墓室直徑3.9米,牆壁殘高0.89米。墓室和甬道之間出土了大量被擾動的人骨和少量動物骨骼,人骨分屬於3個個體。墓園中出土的遺物有磚、蓮花紋瓦當、獸面脊頭瓦、陶器、骨器、銅器、石質建築構件等。2010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都根烏珠爾遺址和阿德根哈里雅爾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共計清理了25處遺迹,其中3處為長方形石頭堆積,7處方形石板堆積,11處圓形石頭堆積,3處喇嘛廟廢墟,1處附屬於喇嘛廟的垃圾坑。阿德根哈里雅爾遺址經發掘後確認為清代的屯兵遺址。該遺址分為東、西2部分,西部的房屋為地面式,地表暴露出47條大小不一、形制多樣的火炕,東部共計有291餘處排列整齊的房屋,全部為半地穴式,門向南開。考古隊對遺址東部的2處房屋和遺址西部的5條火炕進行了發掘。這個遺址應是清朝軍隊深入漠北蒙古高原協同喀爾喀部抗擊準噶爾部時的駐紮營地之一。
2011年7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赫列克斯浩萊山谷5、6號墓園進行了考古發掘。兩座墓園皆坐西向東,由壕溝、圍牆、門道、台基式建築構成。5號墓園中央的建築台基內暗藏著磚砌墓室,是將祭祀性台基建築和墓葬組合在一體的一種特殊結構。墓室直徑3.6米,殘高1.25米。墓室填土內出土了少量人骨。6號墓園邊長12.5米。東圍牆及東壕溝的中部留有2米寬的門道,門道上方原來存有土木結構的門廊建築。6號墓園中央有一個方形建築台基,台基用石頭和夯土交替向上鋪築。台基周圍出土了磚瓦類建築構件、陶器、銀器、銅錢等遺物,其中一件筒瓦刻有突厥魯尼文。 2012年6月至8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巴彥朝格圖山夯土台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該夯土台呈方形,邊長13米,高2.3米,以淺黃色黏土夯築而成。夯土台東側有斜坡形夯土踏道,踏道長22米、寬4米。夯土台頂部有一盜坑,盜坑內出土了少量人骨和大量動物骨骼。該夯土台與回鶻都城哈剌巴拉嘎斯古城遙遙相望,可能是古城外圍的烽燧。發掘其間,聯合考古隊還對前杭愛省、後杭愛省、巴彥洪格爾省的12處遺址進行了調查。 2013年7月至8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蘇赫巴托省德力格爾汗山周邊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調查總行程約1500公里,調查了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元時期的文化遺存共10餘處,重點調查了烏蘭朱和新石器時代遺址、烏蘭朱和文化青銅時代的墓葬區、查干額力格岩畫群、恩格爾布查匈奴墓地、德力格爾汗山布拉格突厥文碑銘、畢其格圖石壁文字遺存等重要文物遺址。德力格爾汗山是蒙古國東部地區各個時期考古學文化遺存較為集中分布的區域,這裡分布著新石器時代到蒙元時期的許多文化遺存。通過此次考古調查,我們對德力格爾汗山地區各時期考古學遺存的分布規律、文化特徵及屬性有了較深的認識 2014年6月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布爾干省達欣齊楞蘇木詹和碩遺址和後杭愛省烏貴諾爾蘇木塔林和日木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詹和碩遺址由2個圓形土台組成,1號土台清理後發現房址1座、窯爐1座、灰坑1座、墓葬5座。房址為半地穴式,長10米,寬7米,建於匈奴時期。5座墓葬全部為豎穴土坑式,分別屬於回鶻、契丹等不同時期。2號土包清理後發現1座匈奴時期房屋和1座突厥墓。塔林和日木遺址由東、中、西3座城址組成,此次發掘地點為西城中央的墩台,發現了1座柔然時期的豎穴土坑墓,出土了陶罐、金頭飾、弓弭、銅項飾、銅手鐲及指環、鐵劍等遺物。 2015年6至9月,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蒙古國布爾干省布雷杭蓋蘇木寶拉格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寶拉格遺址位於布爾干省布雷杭蓋蘇木,在該遺址共發掘了1座祭祀台基、1座磚窯、1座葬馬坑。祭祀台基為山谷中心處的1座坐西朝東的大型覆斗形土台,土台建於平地之上,最高為1.95米。基底呈方形,東西長17.2米,南北長16.9米。土台頂部平面呈方形,邊長約10米。平面上的四個角分別放置扁平的石塊,推測應為1座亭式建築的台基,用途可能與祭祀有關。磚窯呈橢圓形,東西向外長徑5.85米,內長徑4.5米,窯門位於窯室的東北方向,拱形券頂門,兩側窯壁由土坯壘砌,門內填滿了倒塌的土坯和磚,據推測該窯應為饅頭形。葬馬坑坐落在一處朝向東北的陰坡上,地表為石堆,清理髮現一具完整的馬骨。對和日木塔拉遺址的考古發掘重點清理了其中一處土台遺迹,並在2號城址的中心土台的東側發掘了1座晚期的石堆墓遺迹。 中蒙聯合考古隊通過調查,初步掌握了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的分布情況,為研究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積累了大量基礎性資料。後杭愛省匈奴墓葬的發掘,為進一步研究古匈奴人的喪葬制度、生活習俗以及人種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塔林和日木遺址中發現的柔然墓葬,是在蒙古高原上發現的第一座能夠確認為柔然時期的古代墓葬。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四方形遺址的發掘,弄清楚了其結構和功用,明確了文化屬性,即屬於稱雄於蒙古草原的回鶻汗國的可汗家族或貴族墓園,從而修正了過去考古學界將之視作為單純的祭祀性遺址的錯誤認識。渾地壕萊山谷5號墓園中發現的回鶻壁畫墓,是蒙古國境內首次發現的第一座壁畫墓。布爾干省達欣齊楞蘇木詹和碩遼代墓葬的考古發掘,首次在蒙古國中西部地區發現契丹墓,是遼代西北邊疆防禦體系建置的實物例證。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烏布爾哈布其勒山谷5號墓園蒙元時期墓葬的發掘,發現了類型多樣的墓葬結構和獨木棺葬具,反映了蒙元時期漠北草原地區蒙古族這種特殊喪葬習俗的流行與普及。後杭蓋省浩騰特蘇木阿德根哈里雅爾遺址的發掘,發現了規劃整齊、成排分布的清代兵營遺址,這個遺址應是清朝軍隊深入漠北蒙古高原協同喀爾喀部抗擊準噶爾部時的駐紮營地之一,為研究清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內容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學資料。三.學術會議、文物展覽與考古報告出版 2009年夏季,中蒙聯合考古隊成功地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了「古代回鶻考古學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蒙古、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的考古、歷史文化學者圍繞中蒙聯合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收穫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對於中蒙聯合考古隊將蒙古國四方形遺址確定為回鶻墓葬這一重大學術成果表示高度讚譽。2015年8月21日,中蒙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國國家博物館中心展廳舉辦了「草原游牧民族與絲綢之路暨中蒙聯合考古研究十年成果展」。此次成果展主要以考古出土遺物為主,按時代序列布展,展示了匈奴、鮮卑、柔然、回鶻、契丹、蒙元、明清等不同時期出土文物150餘件組。這次展覽全方位地展示了中蒙合作考古在考古研究、文物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成果與優勢。開幕至今,展覽吸引了來自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學者與遊客前來參觀,觀眾對於中蒙合作所取得的學術成果高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另外,中蒙兩國考古學者編寫的3部考古報告及相關學術論文等科研成果,也在此次展覽進行了展示。 考古報告出版是考古發掘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標誌,中蒙聯合考古隊及時地對考古發掘資料進行整理,出版了3部(4冊)考古研究報告書,撰寫了10多篇簡報及學術論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報告》為「蒙古國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合作項目」成果之一,是2005、2006年度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蒙古國後杭愛省、前杭愛省、布爾干省、中央省、肯特省、蘇赫巴托省、東戈壁省、南戈壁省、中戈壁省等10個省市的40餘個蘇木進行考古調查的學術報告,重點介紹了蒙古國境內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契丹、蒙元和明清等多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內容涉及到岩畫、赫列克蘇爾、鹿石、四方墓、城址、碑刻、廟宇等諸多種類,基本上涵蓋了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文化遺存的主要內容。《蒙古國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烏布爾哈布其勒3號四方形遺址發掘報告》是「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合作項目」成果之二,是2006年度中蒙聯合考古隊對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烏蘭朝魯巴戈地區烏布爾哈布其勒3號四方形遺址的考古發掘報告。本考古報告對發掘清理的四方形遺址的布局、結構以及磚室墓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並推斷這種四方形遺址是8—9世紀活動於蒙古高原的回鶻文化遺存,應當是回鶻貴族或可汗的陵寢。該考古報告在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評選中,獲得了「2008年度全國最佳考古發掘報告獎」和201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二等獎。 《蒙古國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胡拉哈山谷1號墓園發掘報告》為「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合作項目」成果之三,是2006、2007年度中蒙聯合考古隊對蒙古國後杭愛省浩騰特蘇木胡拉哈山谷1號墓園的考古發掘報告。報告對墓園及周邊區域的1座匈奴墓、6座回鶻墓葬和17座蒙元時期的墓葬的形制結構以及出土文物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上述考古發掘報告首次以漢文與西里爾蒙古文兩種文字編寫出版,詳細地介紹了中蒙合作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與學術收穫,是中國考古學術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的閃亮展示,引起了世界各國考古學者的極大關注,標誌著中蒙合作考古項目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另外,為了全方位地總結中蒙考古合作工作開展10周年所取得的學術成果,10月4日至7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還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舉行了中蒙考古合作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方回顧了中蒙考古合作的歷程和收穫,描繪了美好的合作新前景,各國學者紛紛圍繞草原考古學文化充分展開研討,獲得了重大的學術成果。在本次會議的開幕式上,蒙古國科學院還授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永志博士「忽必烈汗」勳章,以表彰中國考古隊在中蒙合作考古工作中的突出貢獻。這些紀念活動在中蒙考古交流合作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標誌著中蒙考古合作工作進入了深化發展的全新階段。(原文刊於:《內蒙古日報》2015年10月23日第08版)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49]山西郝家溝發掘一座金代紀年墓葬 出土精美壁畫
※[考古日報Vol.143]山東濟南歷城再次發現大型戰國墓葬
※[考古日報Vol.27後續2]王楚寧、張予正:肩水金關漢簡《齊論語》整理
※[第0003期] 絲綢之路·天山道關鍵地段路網綜合考察」第一天:巴侖台古道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