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瓷看底,玉看皮?

古時瓷器的燒成,似一場大典,

泥料、器型、修坯、施釉、

窯具、裝燒、出窯、修整,

一步一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敬畏而莊重,

而最能反映那個時代滄桑的,便是瓷器的足底。

「瓷看底,玉看皮」,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的。

就像樹的年輪一樣,瓷器的年輪便是其足底,

判斷一件瓷器的年代無非器型、胎釉、紋飾,

但其涉及的知識面太廣,

沒有個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夫根本無從下手,

因瓷器底足是贗品製作的「軟肋」,可以「形似」,但極難「神似」,

故通過觀察足底,就能比較迅速準確地鑒定此件瓷器的年代和真偽了。

今天要介紹的是幾個古瓷所留下,有著明顯年代痕迹的足底特點。

1、「乳突」。

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

元代的「乳突」很是明顯,明早期的「乳突」也比較大,

洪武中期便開始逐漸變小,永樂、宣德均有細小「乳突」,

雖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較少見到,但到嘉靖萬曆時期又出現了「乳突」,

直到崇禎才沒了「乳突」,這就是為什麼說「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徵之一。

2、「旋痕」。

這種痕迹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

明初時的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

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

致使中間隆起一道脊樑,

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則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

3、「棕眼」。

康熙時瓷器的底足上釉處往往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棕眼」,

疏密不均,但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體,

而光緒民國及現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淺,一般從「棕眼」里看不到胎體。

4、「火石紅」。

明與明前砂底大盤,胎中含鐵量高,

燒後高溫下要通風冷卻,吹風的砂底處就會氧化,

就會生成類似於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迹,於是很形象地被稱作糊米底。

6、「敲底」。

道光時的鈞紅瓷,由於釉肥厚,

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

為使其分開,無奈只有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參差不齊,

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胎色逐漸變深,手感也趨於平滑。

7、「沾窯砂」。

過去燒窯是有特定工藝的,往往盤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

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觀察其露胎之處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損情況,

一般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就會顯得比較乾燥,而仿品則不同,

偽品的磨損比較平滑,沒有真品那麼自然,顯得輕滑或堅膩。

當然不可以絕對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細潤堅膩,但是相較於仿品來說還是稍顯乾燥的。

此上介紹的是一系列工藝上的特點,

再有一個可以輔助鑒定的就是足底的款印,

款印來說就比較直觀了,通過足底的工藝輔佐上款章,就可以大致上辨別出瓷器的年代了。

上述各項古瓷底足的特點,

都是判別古瓷還是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據之一。

當然隨著新仿者水平的不斷提高,

新仿瓷器也能仿製刀痕,火石紅等,

但如仔細辨別還是能有所區分。

如新仿火石紅有的鐵紅染料塗上去的的,認真鑒別便可知真偽。

了解更多景德鎮和陶瓷的資訊盡在景德壹瓷(jingdeyici)。

文 / 景德壹瓷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數字泥土(二) 數字時代的匠人
今天沒什麼事,發點手工活兒
除了傳統,陶瓷也有新潮流
青花瓷的三個要素

TAG:陶瓷 | 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