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4):人類心理入門

缺失的心理知識架構

無論是從一個人自我健康發展,還是有效的處理關係和溝通,甚至是商業活動,對心理的了解都是非常重要。

然而大多數人,都缺乏基礎的心理知識架構。

在學校中,我們學習物理、地理、生理,卻沒有心理。

哪怕是部分學校開始有心理方向的課程和人員,重點往往也是「心理輔導」,在於「疏導和解決心理問題」,而不是幫助人建立心理的整體知識架構,並且有效的用於自我發展和關係發展。

天文(物理最早的重要研究領域)和地理,在農業時代已經是重要的知識領域,因為他們和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觀察天文研究土地便於農耕,勘探地形繪製地圖無論是對農業、商業還是軍事都非常重要。因為土地的丈量勘探等等,也帶動了幾何方面的數學發展。

從這個角度,最早這些科目,其實是有高度的現實價值,幫助我們理解自然世界、適應自然世界和改變自然世界。在學校教育里,經常有人問「這個有什麼意義」,很多時候是因為一方面應試教育注重知識灌輸,卻缺乏幫助人們理解這些知識產生的環境和應用的領域。另外也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對自然的理解和影響能力已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以至於這些知識相對來講變得沒有從前那麼稀缺了。

然而除了自然世界,我們還需要去理解、適應和改變人類世界,以及理解和發展我們自身。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那麼心理、溝通、關係這樣的科目和知識體系,具備高度的現實生活價值的內容,應該是基礎教育必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哪怕是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真正如果想要掌握具備高度使用價值的心理知識體系,還需要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儘管心理學種類繁多著述豐厚,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依然缺乏一套簡潔明了,實用性強的知識體系。

因為,我的心理知識體系建設過程,是持續在學習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發現,整合起一套自己的實用心理知識體系。就像牛頓運動學一樣,我嘗試從基本的原理出發去推導出更加外圍的知識,從而建立一個層次化的易於理解的體系。

這個體系並不完善依然在發展中,但從我的實踐來看,已經具備了高度的實用價值。在本篇中,我將分享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節能定律

節能定律:人的心理絕大多數情況傾向於以節約能量的方式運作。

這一條嚴格的說並不是心理定律,而是基本生理定律在心理方面的體現。

生物是需要能量的,沒有能量也就沒有了生命。鑒於能量的有限性和寶貴性,生物體都有一種節約能量的本能。

人類的心理運作,也會受限制於生理規律。

在接下來我們談到的其他心理定律中,往往可以看到第一條的具體體現。

從這個角度看,懶惰是人類的本能,勤奮才是例外,因為懶惰是更節約能量的。

意識金字塔

人類的思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意識、潛意識與無意識。

無意識部分是資料庫,儲存著所有我們的記憶,無論是自然遺忘的,還是因為傷痛被反覆壓抑的。它僅僅是存儲,沒有思維運作能力。

而意識和潛意識,都具備了思維運作的功能,例如接受外界的信息、認知處理、決策等等。但他們又有關鍵性的不同,並且共同運作組成了我們的思維體系。

關聯繫統與邏輯系統

人類意識具備一個超級重要的功能:邏輯推理功能。

邏輯功能,在生物界中是頂級的存在,因為它我們才能進行複雜的邏輯推理,把握事物的因果關係,才會有思考、科學。

而潛意識的運作,是以「關聯與模式匹配」的方式,而非嚴格的邏輯推理。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理性上講,繩和蛇沒啥關係。但是,當我們被蛇咬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就把蛇和痛苦、恐懼等情感聯繫了起來。

當我們看到井繩的時候,潛意識的關聯機制會把井繩和蛇關聯,蛇又和痛苦、恐懼關聯,然後我們的恐懼感就產生了。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相比嚴格的邏輯推理,關聯式的運作效率非常高,高速度低能耗。邏輯思考一方面速度慢,另外一方面耗費的能量高。

所以人類思維,整體上由「高能耗、高精度、低速度」的邏輯系統,和」低能耗、低精度、高速度」的關聯繫統結合;前者需要由意識啟動,後者構成潛意識運作的基本方式,這是一個挺精妙的搭配。而這一點,也決定了人類思維的很多特性。

潛意識的自動化運作

意識部分的啟動是需要注意力的,是間歇性的;而潛意識的運作是自動化的、是全天的。

人的思維就像一家大公司,意識是老闆,而潛意識是員工。老闆不一定隨時都在公司,但公司總是每天都有員工處理各種事情。

潛意識在沒有意識參與的情況下,自動化運作處理了絕大多數事情;只有少數異常和重要的情況,才會交由意識處理。

這就像大公司裡面,如果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老闆來參與,那麼老闆很快也就累死公司也就沒法做大了。一家成熟的大型公司,有明確的運作體系,大多數事情由員工處理。老闆只應該負責重要的事情。

你每天從家裡上班,中間你不會每走一步都去思考,這一步我走到哪裡了,下一步該抬左腳還是抬右腳,到了公司也不會回憶出非常具體的行走路線,因為作為老闆的你,並不需要去關注這件日常事物,你的員工潛意識,已經把這事做好了。

從節能定律的角度,保持注意力產生意識進行邏輯思考,相比自動化的潛意識運作,能量消耗要高很多。如果人類都依靠意識來運作,那麼最後我們應該因為耗盡能量很快完蛋。就像公司里老闆的注意力要比普通員工寶貴很多也沒法事事兼顧一樣。

說來老闆也可憐,很多時候高高在上的人,是了解現實最少的,因為底層過濾掉了絕大多數信息,甚至可能是至關重要的。

鑒於潛意識過濾掉了大部分信息,那麼這裡的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潛意識的篩選機制,導致篩選出來的信息質量有問題,例如把雞毛蒜皮的事情通報給老闆,反過來真正重要的直接丟棄。那老闆基本上思考和決策質量,就不會高到哪裡去。例如今天的家長,對於教育,他們的潛意識往往是跑出來告訴意識:

  • 小升初又要變了,奧數沒用了藝術有新的名額
  • 誰家小孩考上了哈佛好厲害
  • 這次娃考了93分下降了10名

如果每天作為老闆,你案頭的緊要報告都是這些,無論怎麼努力,教育的質量恐怕都堪憂。

最大的危險往往是在意識之外。

很多家長教育小孩,苦難於說了多少遍對方都不聽。兩種常見情況就是:

1)鑒於你重複的說,對方已經把這種信息直接屏蔽,完全不產生注意力。

2)甚至可能已經形成了負面情緒的關聯,例如反感,所以一旦再次聽到,負面情緒直接上來,那時候你說什麼都不重要了。這次不僅僅沒有效果,反而強化了你的說教和對方負面情緒的鏈接強度,將來更糟。

注意力的有限性

家長經常操心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家小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然後他們就得出結論」需要提高注意力」。

這種屬於典型的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可能大家都有經驗,就是聽一些枯燥的講座,自己都昏昏欲睡。其實這更像是人類的保護機制,鑒於能量的有限性,如果一直開動大腦也覺得跟不上節奏,或者太簡單根本就不需要開動大腦,那麼還不如睡覺,關閉大部分運作系統,就跟電腦一樣進入節能狀態。

而另外一方面,強制自己去注意,本身也就是需要更高的能量(運用意志力本身就是意識的運作,而且因為要對抗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狀態,往往這時候能耗更高)。因此如果你努力了很久去強行學習,那麼相對整個能量狀態下降的會很快,而當能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也就再沒有沒有能力去運用意志,身體也會自然休眠了。

很多老師往往把「學生不專心學習」作為學生的問題,固然學生可能有問題,但事實上老師、學校首先應該檢討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同樣的家長認為的」小孩注意力意志力有問題「,你朝這個方向走下去,更多的時候是在蠻幹培養機器。

在老師和家長當中存在一種糟糕的傾向,就是把幾乎所有問題都轉化成態度問題。例如上課打瞌睡,就是態度不端正。這樣的老師和家長本身就有巨大的態度問題:不懂裝懂自以為是,還有可能是心裡明白推卸責任。

情緒與感受

與意識相比,潛意識具備一個獨特的功能:對情緒的感知能力。

我們經常說情感,嚴格的說,情感其實是兩個事物組成:情緒與感受。理解這兩者的差異和關聯,是掌握心理活動的必修課。

情緒是人類的低級功能,它本質上是作為對外部事件的「警報信號」而產生的生理反應。

例如,當我們夜晚走到空無一人、燈光暗淡的街道,可能會產生」恐懼「的情緒。這時候我們頭皮發麻、身上起雞皮疙瘩、對周圍環境變得更敏感。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恐懼「的情緒,其實警告了我們潛在的危險,激發我們將注意力放在這種危機上,在很多情況下,這有利於提升生存概率。

再比如當我們被他人攻擊的時候,產生了憤怒情緒,這時候腎上腺素加速分泌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如果是要搏鬥,這些因素會提升搏鬥的成功率。

而感受,則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功能。它是我們對情緒、自己的狀態以及其他事情的綜合評估。

例如如果我們經常有「快樂」的情緒,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可能得出「我是幸福的」的感受。而如果我們頻繁有「恐懼」、「羞愧」等情緒,認為自己缺乏能力不被重視,那麼可能會有自卑感、擔憂感、不安全感。

如下是一些常見的情緒:

  • 恐懼
  • 快樂
  • 疼痛
  • 憤怒
  • 憂傷
  • 羞愧
  • 焦慮
  • 渴望

如下是一些常見的感受:

  • 幸福
  • 安全感/不安全感
  • 擔憂
  • 痛苦
  • 抑鬱
  • 自卑

負面情感

有些情感,我們稱之為負面情感,例如情緒上的焦慮、恐懼,感受上的自卑、抑鬱。

如果單純的看,那麼各種情感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以及價值。例如恐懼感在危險情況下,可能幫助我們提升生存概率。從這個角度,很難說這些情感就是「負面」的。沒有這套機制,可能也就沒有人類了。

說它們是「負面」,並不是說它們沒有價值,而是

1)就像葯一樣,可能有比較強的副作用。比如當人焦慮的時候,可能會緊張、心痛。

2)如果這些情緒不適宜的長期頻繁出現,甚至支配了人的心理,它們的負面影響會很突出

從情緒的角度,大多數情緒都是負面的,例如恐懼、焦慮、緊張,而正面的很少,例如快樂。另外,在人類的心理運作中,負面情緒的優先順序往往很高,例如當你焦慮的時候,通常手上其他事情就很難做下去。

我想這也是跟人類情緒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密切相關:畢竟作為報警機制的情緒,產生也就意味著有了重大事件需要緊急處理,因此在生理上讓人感到不適,從而調動人的注意力,也符合這一功能定位。反過來快樂這種情緒,貌似不立即響應對生存也沒啥大影響。

負面情緒要比正面情緒強度高更容易調動注意力的狀況,導致的一個自然後果是,如果我們沒有更高層次的修鍊,本能更容易關注負面事件和情緒。就像容易記住一個人的不好,忽略了對方的好。

鑒於負面情緒的副作用,如果頻繁的出現,例如每天遇到風吹草動都有恐懼感、時刻都很焦慮,那麼本來作為偶發警告信號的情緒就高頻化了。這就像一個小區的保安系統,長期不停的亮警報燈。這時候本來是作為應急機制的警報,已經成為了日常行為。整個心理運作體系也就亂掉了。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都跟」負面情緒長期化「有密切關係。例如長期的恐懼感、羞愧感、焦慮感,可能最終導致抑鬱症。

前面的X理論Y理論一章,我們談到負面激勵和正面激勵。

負面激勵常常跟負面情緒的調動聯繫在一起。例如:

  • 進行情感綁架,諸如「爸媽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才考這點分,你對得起我們嗎」 => 激發羞愧
  • 考試成績好就對小孩熱情,成績不好冷淡小孩 => 激發恐懼、焦慮

由於負面情緒的高優先順序特徵,這種做法很多時候短期的確有效。但即使拋開其他問題,鑒於它有效果,家長很容易對它使用上癮。

本來負面激勵是葯,副作用強,需要謹慎吃;現在好了成了日常主食。最後往往葯失效了,人也毀了。

正面溝通

據說中亞古國花剌子模的國王,有這麼一個做法,凡是信使帶回的消息是好消息,就給信使加官進爵。如果是壞消息,就把信使扔進籠子喂老虎。久而久之,就沒有任何人敢於給國王說壞消息。

儘管不那麼明顯,但這卻反映了人類的心理特徵。在公司裡面經常有這樣的現象:越是高層,越是不了解下面的情況。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高層不喜歡聽到負面的信息。

從潛意識的角度加以解釋。如果一個人給老闆帶來的,常常是負面信息。久而久之,他就和負面情緒畫上了等號。以至於可能老闆聽到他,心理自然的就產生了逃避之類的感覺。即使理智上老闆知道,了解壞消息對於公司運作至關重要。但人類常常會受潛意識、情感的支配。

所以在公司里,如果你有壞消息,最好帶上「解決方案」,或者甚至搞定了再報告,這樣進去的時候,就是一個正面的感覺。

可口可樂、耐克這樣的頂級品牌,他們的營銷活動重點,就是讓你想到他們的時候,自然產生美好的感覺:年輕、快樂、興奮、勝利。所以他們的廣告,總是和這些聯繫在一起,例如球隊的勝利。

同樣的思路,男性讀者可以想像一下:為什麼當你看到豪車的時候,常常會有「興奮、心跳」的感覺?是單純的因為「豪車」嗎?

不少人追求女性(尤其是已經有男朋友的女性)時,有一個錯誤的做法: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在對方不開心的時候陪伴,成為對方的「情緒垃圾筒」。希望逐漸的樹立起更親密的關係。

然而這種做法,會帶來一個危險的後果:在對方的潛意識中,把他們和「傷心」、「絕望」、「痛苦」的情感聯繫到了一起。以至於想到他們的時候,自然就出現了隱隱約約的負面情緒。

這一切都是在潛意識中運作,她們可能根本不知道原因,但就是感覺上的排斥。

當然,如果他們有能力讓對方每次帶著負面情緒過來,卻變成正面情緒離開,那麼整體感覺會是正面的。能做到這種體驗的人,很少。

家長跟子女發生矛盾,最普遍的就是」學習問題「。一談學習問題就有衝突,這種衝突帶來了負面情緒。久而久之,哪怕這個問題的確是大問題,小孩聽到這個問題就排斥。如果你每次聊天就談這個,恐怕就是連跟你溝通都直接排斥了,因為想到這個就負面感覺。

建立正面情感的關聯,你需要做到正面溝通。

在不少餐廳的內部門上,會有諸如「顧客禁止入內」的標牌。這就是糟糕的例子,你在做負面溝通,也是在打造客戶心目中的負面感覺。如果我們看一下肯德基,它是怎麼說的呢:「員工專用」。這樣,就轉化為一個正面的語言。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細節,他們加起來,很可能就不知不覺主宰了你的成敗。

2000年左右,微軟在中國公眾當中的印象,相當糟糕。經常招到媒體的批判,在公眾嚴重的印象就是「搶錢的」,而且也很不受政府待見。

其中一個很大的導火索,是微軟的「反盜版」宣傳。

「反盜版」是微軟公司產生銷售的重要手段,這從商業上,無可厚非。但是,後來微軟的口號叫做「正版化」。

正面的溝通才能建立正面的感覺,更容易導致正面的結果。

感性認知定律

總結意識和潛意識的差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當我們進入高度的邏輯思考狀態的時候,跟人交流往往都缺乏情感。

這一點的原因在於,人類的邏輯運作模塊,是無法處理情感的。而當我們的精力都集中在邏輯運作上時,這時候也就壓制了來源於潛意識的情感運作。

人的潛意識,是基於典型的感性思維:

  • 處理經驗、記憶
  • 接受和處理多方面的信號輸入:視覺(圖像)、聽覺(聲音)、嗅覺(味道)、情緒
  • 關注事物之間的直觀聯繫而非嚴格的邏輯推理
  • 不僅僅產生邏輯認知而且產生情感認知

潛意識是全天候運作的,反過來,僅僅當我們意識介入並且進行邏輯思考的時候,理性才會運作。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得出感性認知定律:

人類認知絕大多數由感性決定

基於這一定律,如果我們要有效的影響他人的認知,就需要具備對感性的影響力。

MindStorms

最近幾年在教育領域,給我最大啟發的一部書,叫做《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作者Seymour A. Papert,Logo編程語言的設計者。

可能有些人對Logo語言有印象,就是屏幕中間有隻烏龜,你編程可以操作烏龜的行為,例如轉向、走兩步…

這本書討論的問題是教育的整體設計,與計算機在其中的作用,書中主要以數學為例,討論了作者對於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儘管全書寫於上個世界70年代,但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依然領先於時代。

我從亞馬遜買到的是第二版,書的序言作者叫做John Sculley,我想「咦這個名字好像比較熟」,然後想起就是喬布斯用「賣糖水還是改變世界」勾引過來的那位百事CEO。

作者在書中說,要實現高質量的教育,你需要同時搞懂兩大問題:特定教育領域(如數學)、教學方法,他說教育界的一大問題,就是常常忽略了前者,而關注後者(例如今天我們的關注點常常在遊戲化、互聯網化這樣的教育方法上),但這樣很難搞好。

作者以數學為例,說為什麼數學一定是要教現有教科書上的知識體系呢?這些內容是很久以前沿襲下來的,有當時的歷史背景,而且說不定就是某人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改進教育,首先的問題是檢討到底教育的內容是什麼。

作者提出了他的觀察,就是有些領域,例如語言,其實內容挺多,但小孩自然而言的,就能學會講話,各種各樣的對話,並沒有多少壓力;而在數學這樣的領域,為什麼小孩的能力很難自然增長?只能依靠正式的教育。

圍繞這樣一條路線,成功的關鍵可能並不是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多少知識。而是如何打造有效的系統,讓人們可以在特定的領域(如數學)方面,「通過日常非正式學習提升自然提升」。或者說「讓正式教育可以有效的帶動非正式學習」。

作者指出,當前的教育思維中,有一個被習以為常的誤區,恰恰扼殺了「非正式學習/自然成長」的可能性。這就是過度重視正確的知識。

以物理為例,我們都知道學校會傳授牛頓物理學的知識,而對亞里斯多德物理學(例如: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認為是錯誤的直接帶過。

這樣做的問題在哪裡呢?作者認為,理解亞里斯多德物理學,是學習牛頓物理學的自然步驟。因為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其實是和我們的直覺吻合的。例如我們看到風在吹的時候,樹葉就動了,比較自然地就能夠得出「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當我們砍掉了這個部分之後,其實我們的直覺,就和物理脫鉤了。物理就不再是經驗上可以理解的東西,而僅僅是公式和符號。而人類的認知系統,是很難去理解公式和符號的,所以我們的經驗與直覺,不再能夠支持物理知識的自然提升。

數學也是如此,58+37=?,這些通常都是很抽象的概念,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小孩(他們的認知系統還不具備足夠的抽象能力),缺乏個人的體驗,也無法在日常中自然地提升認知。

作 者談到它設計Logo語言,其實就是想建立這樣一個「自然認知」的數學教育方式。在Logo里有個小烏龜,輸入Forward 50就會前進50步,輸入Forward 5就會前進5步,那麼小孩很自然的,就開始把數字與實際經驗建立了關聯。通常的,你可以讓烏龜調整角度(例如45度、90度),這其實是在建立基本的幾何 概念:角度、二維空間…

通過Logo語言來做數學教育,可以產生一個傳統教育方式很難達到的目標: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滿足某種個性化的需求。傳統的數學教育,大家都算兩隻兔子+5個老鼠一共有多少支腳,這種對於小孩來講,缺乏個人動力。而當用Logo編程語言的時候,有些小孩想畫一朵花,有些想畫一個矩形,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目標」,自然興趣就足了很多。

那些愛學習的人,常常是在學習中,找到了滿足某種個人需求的方式。而高質量的教育,可以讓更多的人獲得「解決自己問題的學習動力」。

回到「認識教育內容」的問題,「複雜問題的分解」其實也是數學的一部分。在傳統的數學教育中,常常人們很難理解「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所以也難於掌握。而在 Logo這樣的編程語言中,小孩想要花一個比較複雜的形狀,常常很自然的需要把一些重複步驟,弄成函數。於是他們就在無形中,建立了「問題分解」的概念。

所以作者談到,藉由計算機建立的虛擬世界,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強大手段,在激發人們個性化動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經驗世界與理論世界」的聯繫,從而讓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自然的提升。

而更強大的是,通過一系列的、循序漸進的虛擬世界,你可以將複雜的領域知識,拆分成一步一步的順序,幫助掌握。例如教授物理概念,一開始虛擬世界中的物體,沒有質量的概念。而在後面的虛擬世界中,開始引入了「質量」。這樣的層層推進,大幅度提升了學習的成功率。

在書的最後,作者說「教育能做什麼,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教育會做什麼,則是一個政治問題」。

這句話現在看起來可能更有感覺。幾十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但教育體系,還是保持著工業時代的面貌。

在我發表了關於MindStorms的書評後,收到一個評論:

"mindstorms"鼓吹的是「皮亞傑式的學習」,例如各種恆常性的獲得,是在沒有獎勵,不用刻意划出特定時間的學習。佩帕特強調這種學習的本質是「非課程的」,他在書里提到美國中小學教師寫信問他「怎麼用計算機在課堂上教數學」的口氣是無奈的,因為他心心念念的是piagetian learning。他翻來覆去說的學數學要像學法語的類比,不應被當作學校課程來理解。事實上他在別處說過,世界上有極大數量的知識,一群人卻在那裡糾結哪一極小部分的知識應該教給學生。這幾乎是對課程最尖銳的諷刺了。mindstorms不是佩帕特的最後一本書,從後來的書里也可以看出,他對學校教育已經不抱太大期望了。任天堂給了他三百萬美元搞研究,他告誡大家拿遊戲的糖衣裹學校教育的葯是無效的。

故事與感性

Seymour Papert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習與直覺間的聯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持續學習和提升,跳出了傳統學校教育注重理性輕視感性的框架,充分調動潛意識的參與。

這種調動感性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學習者、老師普遍具備的。而這方面一個基本手段就是故事。

我現在還記得,高中數學老師很擅長講故事,而每當這種時候我就聽的很認真。有些故事跟要講的內容直接相關,有些未必。

故事不僅僅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娛樂手段之一,而且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

從古代一直到現在,我們就持續的從故事中學習和娛樂。例如男孩常常從英雄的故事中梳理自己的價值觀,而女孩常常從愛情故事中明確自己的戀愛模式。據說滿清打下明朝,很多謀略來自《三國演義》。

人類的潛意識,具備將故事轉化為體驗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在聽故事的時候,往往在大腦里想像構建這樣的體驗,彷彿親身經歷或者旁觀,同時還可能擴展。這種構建同時會觸發我們的認知和情感體驗,也成為了我們成長經歷的一部分。

鑒於聽故事在人類心理上屬於「娛樂」類別而不是「勞役」類別,哪怕是厭惡課堂學習的人,通常也不會反感聽故事(當然拙劣的故事除外)。所以要想教育他人,講道理的效果往往不如講故事。好的故事可能自動就讓人總結出道理。

而另外的角度,道理是需要人的體驗作為基礎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基礎,那麼道理往往沒法理解。這也是為什麼故事很重要。故事為道理打下體驗基礎。

這一點不僅僅是對小孩,對成年人也是適用的。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打動人心,他的結構就是three stories in my life。

例如低年級小孩的英語教育,如果想要小孩有強烈的興趣同時有不錯的效果,那麼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選擇故事導向的閱讀/試聽材料系列,而且難度恰當,在參與過程中能夠建立潛意識的想像和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又驅動他們想要繼續更多。

但現實中家長經常用KPI式的辦法來看待教育,例如識字量多少啊。追求這些往往是折本琢磨,小孩要是有興趣,那麼往往遇到困難還是會設法解決,長期以往識字量的問題自然解決,或者大一些心理功能的增強,識字也就容易了。

KPI要改,改成是不是每次學習,可以激發小孩繼續學習的興趣。這一點做到了,很多都好談。

你要是想要有效的教育小孩,成為一個」有故事的家長」,那就是一個必修課。例如想要小孩閱讀一本書,直接講書中的故事,講到入神的地方,想要知道更多嗎?看這本書,很多時候人就跟著去了。反過來天天催著讀書,沒啥用。

貌似「有故事的人」,從古到今都是受歡迎的。

感性決策定律

前面我們談到,人類的認知大多數時候是感性決定的。

類似的,我們的決策,主要由感性驅動。這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諸多例行決策直接由潛意識做出,沒有意識參與

例如今天出門要做地鐵,你不會有意識的來做這個決定。直接慣性就去了。

2)在意識參與的決策中,潛意識依然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談戀愛,到底要不要跟對方在一起,雖然會思考,但是感覺依然非常重要。同樣的,購買大宗商品也類似。最好的情況是,感覺要對,理由要好。

3)做出決策需要情感參與

Antonio Damasio博士,神經病學專家,以他在情感與人類決策的關係方面的研究而聞名。在他的書籍,《Descartes』 Error: Emotion, 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中提到一個案例。

他的前額葉皮層損害的病人,無法創造做出決策所需要的感覺。在所有其他方面,病人看上去很正常——他們僅僅失去了感覺的能力。他們可以邏輯性的描述自己該做什麼,然而,他們發現很難做出決策,尤其是決策有正面和負面的後果時。這暗示也許情感是選擇的關鍵。即使我們相信的理性決策,實際也可能是因為情感的動機。

4)想不清楚就憑感覺

Damasio博士指出,在處理那些比較相近的選項和決策(難於用簡單清晰的理性方式進行選擇)時,感覺是支配性的因素。

換句話說,越是不容易想清楚的決策,感覺在其中越重要。

例如關於子女教育,大多數家長也意識到了教育體系存在問題,也思考過,但是這問題實在太複雜很難想清楚,最後跟著感覺走。而我們的潛意識很大部分又是來自於環境。

5)缺乏情感驅動的理性決策往往沒法執行

人類的行為,最終往往由情感驅動。如果缺乏情感因素,哪怕是理智上覺得正確,最終通常也沒辦法執行。我們有多少事情,理智上覺得都是對的,例如」要多讀書」,但是就是沒有去做?

理解這一點,要真正驅動人們做出有效的決策和行動,你就需要調動情感。

這也是為什麼家長經常「講道理」,甚至覺得「我都講了無數遍了可是沒有用」的原因,哪怕你的道理真的完全正確,但沒法調動起對方的情感,也就沒法改變。

6)人類先做出感性決策,再尋找理性原因

在《韓非子·說難》中,記載了《智子疑鄰》的故事:

宋國有一個富人,因下大雨,牆毀壞了。富人的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補它,一定會有盜賊進來。」鄰居家的老人也這樣說。這天晚上富人果然丟失了很多錢財,那個人家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偷財物的是鄰居家的老人。

在銷售領域,有一句話解釋這個現象:「People make emotional decisions and look for rational reasons.」

翻譯成中文,就是:「人們首先做出感性的決策,然後為它尋找理性的理由。」

以前從事公益教育的時候,我參加過多次無領導小組模擬面試,其中面試官,通常是來自頂級500強公司的志願者(有HR也有其他有面試經驗的人士,工作經驗都在3年以上)。

每個面試官拿到一張評估表,其中列出了諸如表達清晰度、團隊合作度等指標,每個指標分數分為4檔。按照總分決定名次。

在面試結束後,我常常發現一件事情:面試官,在改具體指標的分數。

我問他們為什麼,答案類似於是:

  • 我覺得A應該入選,所以看看哪裡可以加點分。
  • 我覺得B不應該入選,所以看看哪裡可以減點分。

他們心裡已經有了決策,但是覺得按照現行的標準,無法通過。於是扭曲評分數據,來確保決策。

人類的自主意識

青春期家長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是「小孩叛逆」。

本質上說小孩叛逆意味著在成長,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增強。

嬰兒是沒有「自我」和「他人」概念的,因此也沒有自我意識。通常是在3歲之後,自我意識開始逐漸成型發展。

自我意識的一個表現就是「自主意識」,就是「我的事情我做主」。

以前屁顛屁顛跟著自己的小孩,現在有意的拉開距離,甚至反抗自己,是家長難以接受也缺乏經驗處理的事情。」聽話「的小孩」不聽話「了怎麼辦呢,本能的家長會採用的手段是:

  • 頻繁的希望說服對方
  • 更多的監控想要獲取信息

對於後者,本來小孩就想跟你拉開距離,以便明確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做反而讓人覺得侵犯自己的權力和私人空間,更想遠離。

而說服這件事情,大多數時候效果也是恰得其反。因為說服很容易激發人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就是我們決策的自由意識的表現。你不讓我做的事情,我偏偏要做。即使你說的很有道理。

一位在考慮離婚的女性,跟我說:」其實當初,我也猶豫要不要和他在一起。但家裡人拚命反對,於是我就決定,一定要結婚。」

我們對於事情的價值感,並不是客觀的。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越覺得價值高。反過來越是別人拚命塞給我們的,越覺得價值低。

從這個角度,Y理論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基於尊重人的自我,把人當作獨立的個體,賦予權力和能力。而這是自主意識發展後人們更期望的方式。

發散與收斂

在寫作文的時候,常常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貌似頭腦里有很多想法,但是拿起筆什麼都寫不出來。

造成這個問題的一個常見原因在於,我們的頭腦處於邏輯思考主導狀態。我們冒出來一個想法,很快就因為不成形被邏輯直接否定掉了,走不下去。

解決的辦法是,通常這種情況,應該分為兩個基本步驟:第一階段發散思維(潛意識主導),第二階段邏輯收斂思維(邏輯主導)。

在第一個階段,核心任務是把頭腦里的東西都發散、傾倒出來。例如拿出紙筆,假設我們寫的是「感性與理性」的主題。那麼從這個開始,我會想到什麼呢?第一個是「理性」,然後是「巴菲特」,然後是「查理·芒格」,然後是「決策」,我的頭腦會基於一個事物跳出另外一個事物,那麼我都寫下來畫出來,甚至可能把這些事情中間畫上連接線。一直持續,中間休息幾次然後繼續。

這個步驟,其實是利用潛意識的關聯能力。我們想到一個事物,潛意識就會提供給我們相關的事物。要點在於,這時候千萬不要停下來進行修正式的邏輯思考,例如」理性跟巴菲特好像不是非常契合嘛「,想到什麼就發散什麼記錄什麼,至於整理的工作後面在做。

思維導圖就是基於人的頭腦的聯想特徵的映射,在思維導圖軟體中,你可以方便的基於一個事物,拓展出其他的關聯事物。因此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軟體來完成這項工作。

第二個階段才是基於這些事物,進行梳理。例如到底巴菲特和芒格,與理性的關係是什麼呢?如果你一開始發散產生的內容比較多,順著延伸往往最後寫作的材料只會多不會少。

當然,如果發散不出什麼東西,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缺乏基本的素材,意味著缺乏基本的積累。那麼解決辦法顯然是不一樣的。

現實當中,很多人的問題是欲速則不達,跳過了高質量的發散步驟,上來邏輯就主導了思考過程,自然結果也就很難好到哪裡去。

其實不僅僅是寫作文,很多問題的思考和解決都是這樣。前期需要一個發散的、收集事實和材料的狀態,否則後階段的整理、判斷就缺乏基礎。這種整體思維框架上的誤區,往往決定了努力也難以收到成效。

======

本文是《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的第四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後續內容分享。


推薦閱讀:

別把自己的尊嚴和人格,送給別人踐踏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知識無法直接變現是最大的恥辱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