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譯者序
(阿羅漢的足跡)
Bodhipakkhiya Dipani
緬甸 雷迪 尊者著
(Venerable Ledi Sayadaw)-- (1846-1923)
- 中譯音序言
《阿羅漢的足跡》:《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Bodhipakkhiya Dipani),系譯自緬甸雷迪大師(Ledi Sayadaw 1846—1923)《佛教手冊》第八部份。雷迪大師是南傳佛教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最具影響力的僧人,論理與修持同時具足;《阿羅漢的足跡》這本書由於論述清晰,廣引三藏典籍,又能推陳出新,自成一格,並累經國際知名的修行高僧,如耶那婆尼卡長老(Nyanaponika Mahathera)的潤筆、推薦,在歐美佛教中頗富盛名。本文中譯的緣起,則是在嘉義明法比丘的鼓勵與協助下完成的,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夠達成拋磚引玉的效果,充實台灣佛教多元化的內涵。
雷迪大師在十九世紀末,已經在緬甸佛教中亨有崇高的聲譽,隨著英國佔領緬甸,西元一八八一年由英國佛教徒戴維斯(Rhys Davids)創立的「巴利聖典協會」(PTS),也開始注意緬甸佛教的巴利傳統,「巴利聖典協會」出版雷迪大師的《雙論研究》與《哲學關係》,成為緬甸僧侶在歐美學界佔一席之地的第一人,而雷迪大師除了擅長論述之外,也廣泛推廣以觀察「受念住」為入手的直觀法門,影響深遠,遍及緬甸的各種禪修道場,以及修習雷迪大師直觀法門的在家修行人。目前在緬甸北部重鎮曼德勒(Madalay)近郊有一間專屬的雷迪禪修道場,負責雷迪大師作品碑文的維修等。
本書原名為:《Bodhipakhiya-dipani》,英譯本共有兩種名稱,一為緬甸版的《菩提覺支手冊》(1965),一為斯里蘭卡版的《菩提的資糧》(1971),而馬來西亞的長命法師則中譯為《三十七菩提分》,本書的中譯本在《嘉義新雨》連載時則譯為《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如今改用《阿羅漢的足跡》為主要書名,是兼顧了本書所陳述的阿羅漢聖者境界,便於一般性讀者了解與閱讀,若有不妥適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本書的中譯過程,承蒙空法師與台東甘露精舍宏貞法師、傳平法師、星善法師、天至法師的校對、潤稿,至於本書當中的巴利文部分則承蒙南華管理學院蔡奇林老師的協助下,加以校正。
蔡文熙 二〇〇〇年六月於台北淡水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推薦閱讀:
※佛教的路線圖
※如果無我,那輪迴理論的意義在哪裡?
※放下「我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金剛經》生活 - 第十九品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