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寫了很多萬字,但書還是沒起色,成績很差,該怎麼做呢?

「我已經寫了很多萬字,但書還是沒起色,成績很差,該怎麼做呢?」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作者都遇到過,當然具體情況可能各有不同,比如有些作者是為不能簽約發愁,有些作者是簽約後成績不佳,有些作者認為個位數訂閱是失敗,有些作者則是均訂不過萬就哭得天昏地暗了。

不同的情況當然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但在基本層面上,還是能大致進行一些歸類的。而且,所謂的處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如何選擇的問題,比如決定是否繼續寫,是否回頭修改,等等。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首先需要判斷的是,作品是否真的不行,是否真的沒達到預期成績。

事實上,判斷失敗往往比判斷成功要難,因為成功可以有標準,達到了就算成功,但失敗很難有,十萬字不能簽約不代表二十萬字不能簽,五十萬字時訂閱不高不代表一百萬字後訂閱還不高。所以,在這方面,建議大家謹慎對待,並且也可以加強與責編的溝通,未必要盲從他,但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專業能力與經驗,結合自己的分析,以得到更靠譜的結論。

等我們判斷的結果出來,如果是成績尚可,至少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那當然就不需要有什麼改變,而如果結果不明,或是直接無法判斷,判斷不了,那同樣不用做什麼。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就自認失敗,扔掉自己的心血成果,顯然是很傻的。

好比有些作者,三萬字五萬字還沒被編輯求著簽約,就認為作品失敗,這顯然是很傻的,因為這個時候,編輯都還未必看過書呢,又憑什麼認為一本他沒看過的書,一定是他不喜歡的呢?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做出判斷,並且判斷下來,作品的確是失敗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做出改變了。事實上,這涉及了兩道選擇題。第一,是回頭修改,還是開新書;第二,不論是修改還是寫新書,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一個個說。首先說第一道選擇題。

做選擇,其實有一個前提,就是對選項有基本的了解。如果選項是什麼都不清楚,那最後只能是亂選。

這裡也一樣,我們首先需要清楚,如果要修改,那是為什麼要改,哪兒需要改,要怎麼改,改成什麼樣,而如果是開新書,那新書寫什麼,怎麼寫,和這本有什麼區別,進步在哪兒。這些東西,首先要弄清楚。

而在這之前,一般來說,先得弄清楚當前失敗的原因,現在的書為什麼不好,不好在哪兒,自己哪方面沒處理好。比如,是題材沒選好,還是節奏太慢,或者yy過頭失去平衡,或是寫了一段虐主劇情導致讀者流失……

如果原因能找到,相應的改進就會明確很多,至少能知道方向。比如,如果是題材沒選好,那是整體的問題,修改很難解決,一般來說就需要開新書;而如果是某一段劇情寫砸了,那麼可以相對簡單地把這段劇情改掉。

總之,先把原因找到,然後根據這個原因,來判斷是否適合修改,是否容易改、方便改。

如果非常不適合改,或者很不方便改,那什麼都不必多說了,開新書吧。

而如果改起來不是太難,那我們就要權衡修改的代價了。非簽約書還好,理論上只要付出時間精力就行了,改好後可以重新申請簽約,申請時註明已大修過就行了,而如果是簽約書,就可能涉及額外的代價,比如斷更引起的讀者流失,或者前後劇情的差異,導致現有讀者無法接受,以及一些推薦規則等方面的影響,比如規則是一本書只能上一次強推,之前強推過的,哪怕之後改得面目全非,也不可能再安排一次。

當然,相比開新書,修改也有自身的好處。比如已經完成的這麼多字數,一個或許自己很喜歡的題材,一個已經考慮了很久,想得很多的大綱,等等,這些都是老書修改的優勢。

我們需要想清楚這些優勢,以及可能帶來的損失,然後權衡利弊,比較一下,如果選擇修改,好處是哪些,弊端是哪些,以此和開新書來對比。

當然,開新書這個選項也需要想清楚,開什麼新書,怎麼寫,預估能有多好。

這樣比較之下,我們就能得出結論了,到底選什麼。而如果最終難以取捨,我建議優先選擇開新書,因為拋開一切從頭開始,會讓事情變得更簡單。

另外,在有些時候,可能我們失敗之後,自己也不明白原因,不知道失敗在哪。這種情況下,我們似乎也做不了什麼,但實際卻也未必,因為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失敗,但可以確定自己有所提高。

好比打架,我上次輸給了一位高手,輸得莫名其妙,自己也不知道敗在哪,但這段時間,我通過苦練,已經變強了很多,那麼,即便我仍舊沒想清楚失敗原因,但至少可以再次嘗試戰鬥,雖然有可能還會輸,但未必一定會輸。

寫書也一樣,通過前一本的鍛煉、總結,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文筆進步了,可能有了更好的創意,可能學到了更多的理論知識……總之,我們變強了。如果能確定這點,那麼,即便沒找到失敗原因,我們也可以再次嘗試。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更恰當的選擇是開新書。因為找不到失敗原因,我們無法針對性進行修改,改好的可能不大,還不如直接重起爐灶,利用自己的進步,從頭開始。

小結一下。

適合修改的情況有:找到原因,並且小改就能有大提升;改動不算小,但性價比依舊很高。

適合開新書的情況有:找不到失敗原因;修改起來特別麻煩;不知道如何選擇。

其實不難看出,適合開新書的狀況會給多一些。

現在繼續分析第二道選擇題,什麼時候開始。

這個問題相對簡單,無非就是,什麼時候把事情想清楚,就什麼時候開始。

理論上,既然現在作品已經失敗了,沒什麼價值,是應該立即中斷,立即開始修改,或者重起爐灶的。但實際上這麼做並不明智,如果還沒想清楚的話。

以開新書的選擇為例,如果我們還沒想好新書題材,還沒完善好新書大綱,還沒想清楚新書相比老書會好在哪兒,就直接盲目開寫的話,新書無疑有極大的失敗可能。這種情況,直接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還會打擊到自信心。

所以,我們在確認失敗後,萬萬急不得。需要先尋找失敗原因,想清楚是修改還是開新書,想清楚新書要怎麼開,怎麼寫,相比老書的優勢,把這些都想清楚了,再動筆也不遲。

而在想清楚之前,停筆斷更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但這並不是最佳選擇。

相比之下,我更建議繼續老書的更新,無論它有多麼失敗,無論它有多差,我們先努力地繼續寫著,繼續把它寫好。

一方面,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鍛煉。多寫能有提高,把故事寫長同樣能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持續進行寫作,是能力的一種保持。就好比我們的身體鍛煉,如果運動員在床上躺幾個月,下床後怎麼都需要一段恢復期,寫作也是一樣,斷更一陣後,再寫容易找不到感覺。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創作畢竟是創意型工作,不可能像工業製造那樣有明確的時間點,比如要開新書,從獲得創意靈感,到逐步完善大綱,這裡每一個步驟,都說不準需要多久,而尋找老書失敗的原因,就更難以估量時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知道要斷更多久,還不如先維持老書,維持鍛煉。

尤其對非簽約作品來說,更是如此。畢竟,字數多點,通過概率多少會增加些。

總之,想清楚怎麼改或者怎麼寫新書,並且確定修改後一定明顯好於原來的,或者開新書一定比老書更強,這時候我們再開工,在此之前,就繼續更新老書,一邊更新,一邊想問題,想構思。

最後再總結一下,步驟如下。

1,判斷作品是否真的失敗了,等確認失敗,再進行第二步。

2,尋找失敗原因,如能找到,針對性制定修改策略,並權衡這麼修改的付出與收穫,看利弊哪個更大。

3,如果利大,也就是修改後提升可以很多,損失卻不大,那就修改。如果弊大,或者難以取捨,或是直接找不到失敗原因,那就直接放棄修改,開新書。

4,無論修改還是開新書,都需要考慮完善,並且確認能比老書更強。在此之前,請繼續更新老書。

總之,當我們懷疑作品失敗時,就按上述四個步驟,有條理地進行分析,並決定自己的後續計劃,千萬不要過於心急,自亂陣腳。一有挫折就放棄,反覆開新書嘗試,一定不是最佳選擇。

這四個步驟中,判斷作品是否已失敗,以及尋找失敗的原因,這應該是兩大難點。關於這兩點,因為篇幅關係,我後兩期文章會單獨介紹。

文章轉自:楊晨說網文(ID:ycyang314)

楊晨:網名314,網路文學資深編輯,現任閱文集團總經理、起點中文網總編


推薦閱讀:

寫的小說沒人看,如何排遣內心的憂鬱,並腳踏實地寫下去?
新人在晉江發文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TAG:文学 | 写作 | 网络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