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境之門:破心魔終是魔,養心魔才是佛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這篇要講的,讓我又想到《金剛經》里佛的那句話:「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

真相,在初出現、初聽聞時,往往是驚世駭俗的,越大的真相越是如此。

在一款以大話西遊為背景的十幾年的老網遊中,有一段劇情設計很有味道,深契禪妙。

故事說的是在久遠之前的永劫之難中,三界英傑曾通過血戰使世間重歸平靜。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當時的英傑之一。那場浩劫結束後,他身上無端多出一隻木魚,似乎提醒著什麼。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一個神秘人,指引他去往500年後。通過木魚,他又進入了一個神秘山洞,遇見一隻神秘凶獸。凶獸給他展現了此時世間的情景,依舊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他由此才知道,自己仍深陷永劫之難中,於是開始了尋求徹底解脫的路。

如何解脫呢?凶獸教給他的方法是殺盡自己的別相。何為別相?就是種種我相,人在不同的時刻有不同的心思和行為表現,都是從我而來,卻又都不能說就是我,那就是人的萬千虛相。於是開始殺怪,每個怪都是自己的一個虛相,每個怪在倒下時都會說一句:「我不過是萬千虛相中的一個,殺我何益!」

終於他發現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無法獲得解脫。那麼路又在哪裡?

「永劫之難」這四個字很有意味,讓人想到輪迴之苦。曾經的太平盛世和寧靜生活,總歸會重新變成戰亂苦難和遍野哀鴻,也是一個永恆的象徵,如這個世間,如我們每個人的心境和生活,忽悲忽喜,忽陰忽晴,忽福忽禍。想要殺死自己的別相,也如同我們一直本能在做的,總有對自己的不接受,總是想要抑制和控制,希冀以此解脫自在,卻永遠徒勞無功、雪上加霜。木魚,則是心中那個常在的疑。

別相對應的是總相,虛相對應的是本相,尋求解脫就是尋到自己的總相和本相。那隻神秘凶獸指出了一條錯的路,這凶獸形象龐大兇惡,它就是我們內心盤踞潛伏的心魔的象徵。

究竟什麼才是最終的解脫之法?遊戲角色帶著疑惑離開了山洞,又遇見了那個指引自己的神秘人,那個象徵天命的點化者。

於是有了一段精彩絕倫的對話:

角色:是你?

神秘人:我是誰?

角色: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你當然是你了。

神秘人:我確是我,而我又並非是我。正如你確是你,可你又非全然是你。

角色:你和山洞裡的怪物說話倒是怪像的。

神秘人:我和那人的話聽著一樣,可又不太一樣。

你見過望月嗎?

角色:自然是見過。

神秘人:你見過朔月嗎?

角色:自然也是見過。

神秘人:那朔月與望月有什麼分別,又有什麼一樣?

角色:朔月彎如鉤,望月滿如盤,可它們都是月亮。

神秘人:月亮便是朔月嗎?月亮便是望月嗎?

角色:有時是,可又不全是……

神秘人:天地間有一個月亮,此乃性也。月有陰晴圓缺,此乃相也。天上月不以朔望之相而失其自性,諸法皆是如此。

角色:你是說……我,以及那些其他的我都不過是相而已,我們的存在與否,與這大千世界都無差別?

神秘人:你說的對,卻也不對。

曾有聖人在古早之時就已成道,卻以八相現世,教化眾生。

眾生所見實乃虛相,卻因此渡往智慧彼岸,實在是大善!可見相雖無常,確是通往自性之途。

角色:這麼說來,我不該殺死那些其他的我,可是如果這樣,這錯綜複雜的迷局如何破解?

神秘人:痴兒,萬千虛相本繫於一,何來迷局?何需化解?

角色聽到這裡大徹大悟。他悟到了什麼?

神秘人的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

眾生皆是痴兒,他們的尋常心思,是認準世間和人心是一場迷局,需要的是破解和化解。卻不知道,迷局卻正是因此而生、因此而不斷堅固和壯大的。我的《大禪機:生命最深的心理局》一文,說的正是此點,辦法也在裡面。神秘凶獸所以是心魔、它指出的路所以是邪路,神秘人所以代表覺悟、他的法門所以是本無迷局無須化解。

而神秘人的話,除了心理,更有物理。

這個遊戲任務的主題是「因相見性」,「相雖無常,卻是通往自性之途」。是如何通往的?「萬千虛相本繫於一」,如同月亮的陰晴圓缺是月的別相,但合之就是總相;人心和世間的萬千虛相,合之也是人心和世間的總相。也就是說,你所受制的那些心魔,受制的原因並不是有心魔存在,而恰恰是心魔不夠多、不夠大。因為不夠多不夠大,而不能得見總相。

為什麼會不夠多、不夠大?因為心量不足,容不下。最大的心量是什麼?虛空,惟虛空能容無量。而虛空便是那個真正的本相,無量便是那個最大的總相。見總相、得本相所以是大解脫,能如此的人所以是神佛。總相現,則本相出。

有人會問,惡人的心魔夠多、夠大了,怎麼沒成佛?恰恰相反,惡人的心魔恰恰是少,少到只剩下心下那一惡欲;恰恰是小,小到只剩下眼前,而遊走在刀尖上。

由此便可以推論,貪慾、邪淫、殺心等念佛有沒有?一定有。佛與眾生之別,只是佛心如海,種種慾念不過其中一滴,所以不擾、不礙,隨其自生自滅的本然就是。眾生之心則只如窪地上的一小汪水,一有擾動便如驚濤駭浪,緊緊受制於外境。

天地大宇宙,人心小宇宙。天地之間,人之所謂是非善惡美醜無所不具,只是如如自然,不就是這種狀態的模型嗎?莊子《齊物論》的「無物不然,無物不可」,《秋水》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整個道家的萬物齊同思想,道理都在這裡。心理物理,本是一理。

說神佛有欲,便是那個驚世駭俗處,卻是究竟的真實。明白這點很重要,因為還有太多人以為修行是去欲絕欲、除念息念,神佛是無欲、無雜念的另外時空的存在。抱著這樣的觀念修,如同去求一個獨立於世間之外的神我,正是佛所斥的外道。

心魔不是用來破的,而是用來養的,養成無量廣大,便是覺境。既是無量又如何可以完成?量變而質變,到達那個臨界的點,就是突破和飛躍。

那麼是要放任種種心魔么?當你真正具備了這樣一份見地,有了這樣一份存養的觀照,放任反而恰恰不存在了。這就是妙處。

佛魔一如。


推薦閱讀:

《金剛經》生活 - 第十三品
為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九 其實你敢面對你自己嗎
十四??變化與環環相扣
《金剛經》生活 - 第三品

TAG:佛教 | 金刚经 | 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