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自主老大,如今危機四伏,長安真的要沒落了?
長安汽車,一直以來都被歸為自主品牌汽車的一線陣營。自2012年開始進入爆發期,長安汽車一路趕超奇瑞、長城等眾多老牌自主汽車品牌,成為第一個銷量超百萬的自主車企。2016年,官方宣布的長安品牌合計銷量為128萬輛,超過了日產,現代,躍居中國車市第五名,並且繼續保持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從銷量來看,長安依舊是自主品牌老大哥,但是在疆哥眼裡,位於自主品牌一線陣營的長安汽車在光鮮耀眼的銷量背後,實則隱藏著不小的危機。
銷量危機是庫存調整還是品牌危機?
從今年的一些數據,我們多少能感覺到長安的一些危機氣息。今年1-4月,長安累計產銷新車分別為949,200輛和1,000,590輛,同比下滑8.34%和5.79%,其中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首當其衝,長安逸動、悅翔、CS系列、CX70、歐諾和歐尚等主要車型在4月僅售出39856輛,而3月這一數據為115832輛。 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部長楊大勇表示長安汽車4月銷量(批售數據)要比整個行業下滑得多一些,但是內部還有一個零售數據,這個數據我們和去年同期相比是持平,長安汽車今年新車較多,給經銷商造成了很大的資金壓力,這是長安汽車批售數據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楊大勇同時表示,下半年長安可以享受到新車紅利,5月後零售會出現較大增長。5月份之後,長安汽車的銷量的確迎來了增長,不過大增的原因卻是因為長安汽車在5月份的官降,幾乎所有車型都有四千到一萬八不等的價格降幅。
儘管在5月底採用了官降促銷這樣的大技能,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48.5萬輛,與去年同期的52.3萬輛相比,下滑7.3%,全年銷量目標僅僅完成43%。官方的解釋依舊是新產品和庫存結構調整。一汽夏利般千年不變的官方的解釋固然是有道理的,5月之後銷量的增長也沒有打臉,沒有完成半年銷量目標的車企也不在少數,但是在疆哥看來,長安採用到官降這種對品牌和營銷副作用較大的非常規促銷手段實在不尋常, 此外,長安自主品牌的2017年銷量目標為179萬輛,與2016年取得的171.8萬輛實際銷量相比,預期增長幅度僅為4.2%,長安汽車在今年有多款全新車型上市的情況下依舊如此謹慎,更是不尋常。近年來,唱衰長安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疆哥認為長安四月銷量腰斬的背後長安汽車自身的各種問題或許起了更加關鍵的作用。
產品重複布局,同門競爭耗費資源
如果被問到長安有哪些SUV,相信大家可以很快說出CS35,CS75之類的CS系列,但是長安汽車下邊還有著長安歐尚CX70,CX70T這樣的SUV產品,原本「多生孩子好打架」是好事,不過長安的產品在定價上相當重疊,形成了「內鬥」。車身長4680mm的7座SUV長安CX70和車身長度達到4705mm,搭配1.5T+6AT/6MT的SUV長安CX70T在定價上與CS15,CS35在價格上高度重疊。同樣為緊湊型SUV,CS55與CS75在價格上也是互相衝擊。MPV領域,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商用家用MPV混在一起,價格相當。
或許有人說,長安這樣做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一款家用一款商用,一款城市一款硬派,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自主品牌,長城哈弗卻是通過一款車型紅藍標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而不是重新打造一個產品。長安這樣做,造成了營銷資源分配不均,往往一款車名氣很大,另一款車卻默默無聞,CS車系就遠比歐尚CX車系曝光度高。長安這樣的產品布局,對總部和經銷商的資金、人力等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品牌形象依舊低端化,品牌混亂
同樣作為老牌自主品牌,吉利、長城經過一系列的品牌形象提升,尤其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和長城哈弗推出H9,逐漸擺脫了初期的低端國產車的形象。長安汽車近年來也在努力,很成功的一點在於換標,新的V型標相比以往顯得低端的A字標對品牌形象提升效果明顯。
不過,相比同為自主品牌第一陣營的吉利和長城,長安的形象塑造明顯不如前者,A字標車型用於長安歐尚和長安輕型車,但寫著「長安汽車」的長安歐尚旗下卻依舊出產SUV和家用MPV,並且每個月銷量不低,另一邊,掛著A字標的長安微面、卡車也是滿大街地跑。
如此一來,「長安汽車」、A字長安標、微麵皮卡還是緊密相連。對於V標的「長安汽車」更為高端的形象建設明顯不是好事情。
事實上,長安方面對V標、A標已經進行了很好的區分,長安汽車用A標,長安歐尚和長安輕型車用A標,但是長安輕型車和長安歐尚依舊標榜「長安汽車」,疆哥認為,長安歐尚由一款車衍生到一個品牌實在沒有必要,如果想主打家用,不如仍舊劃歸V標的長安汽車,對長安汽車的整體品牌形象更有利。而長安輕型車,則需要明顯地與長安汽車作出區分。2017年,長安汽車首款中大型SUV CS95也已經上市,定價15.98-22.98萬元,與上市多年的睿聘完成了在10-20萬的轎車和SUV布局,但是對於依靠微車、微面、卡車起家的長安來講,一款默默無聞的睿聘和「出生」較晚的CS95對於提升長安汽車的品牌形成效果似乎一般。而在一眾自主品牌緊鑼密鼓讓品牌形象更上一層樓的時候,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後籌劃領克,長城準備WEY,甚至連北汽福田都在策劃高級的德國寶沃……長安汽車似乎還在準備10-20萬的車型CS95。
外觀內飾設計不走尋常路
外觀和內飾美不美,是中國人買車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能達到老捷達那種境界的車型實在是少數,大部分車企都學不來。長安汽車也早早認識到這一點,除了國內設計中心以外,在義大利都靈成立了歐洲設計中心,在日本橫濱有第二個海外設計中心,設計實力已經足夠強大。從長安逸動上市的2012年開始到CS75上市的2014年之間,逸動、逸動XT、CS35和CS75等車型都見證了長安設計的進步,非常符合消費者主流審美,而這一階段,長安汽車的銷量也開始了爆髮式增長,長安汽車也進入了回報的甜蜜周期。
只是,消費者也有審美疲勞,設計的潮流會不斷變化。面對消費者審美喜好的變化,車企不變則退。一般車企被看衰,多是技術、缺少新產品的原因,長安有點特別,長安的設計倒退成為被看衰的一個主要因素。長安汽車從發布逸動開始,就基本確定了一套內飾風格,這套內飾風格與現代風格一樣都非常符合家用。於是,從2012年的逸動到2017年的CS95,長安汽車的內飾基本都是一個框框畫出來的:一個中控大屏,兩個縱向四邊形空調口,加上下方一堆按鍵。但是這個時候,同行卻在不斷變化,新一代哈弗H6相比上一代產品的內飾進步有目共睹,廣汽傳祺GS8在內飾豪華感的營造上處於中國品牌領先水平,吉利汽車更是形成了充滿中國特色的內飾設計方案。在內飾設計方面,長安汽車的設計明顯是不進則退,已經落後於國內同行。
在外觀設計方面,更是重中之重。眾泰在這方面很是懂中國人的心思,殼子好看,銷量就起來了。吉利、長城和廣汽近年來的外觀設計是如何地貼合中國人胃口,並且已經緊跟國際潮流,形成了自己的原創家族式設計風格。但是反觀,號稱擁有多個國內外設計中心的長安在2014年CS95發布之後,似乎變得偏向保守,不敢改變,比如今年3月上市的號稱中期改款的CS35在外觀變化上微乎其微。後來長安有了新的設計理念,但是這理念似乎走上了非主流的設計道路,與之前逸動時代開始的設計感大相徑庭。從汽車之家的口碑評分也可以看到,歐尚之後的車型,除了凌軒以外,外觀內飾都難以令消費者感到高度的滿意。
在新車的設計上,長安的設計師極有可能是換了一批人。最近上市的CS55和CS95,前臉非常誇張地突出了「CHANGAN」的拼音字元標誌,過度的強調完全失去CS75上字元標的協調感。從長安CS95的銷量數據來看,CS95沒有對廣汽傳祺GS8這樣的高顏值對手構成威脅,而且銷量有走低趨勢。在汽車之家用戶口碑中,CS95力壓哈弗H7,哈弗H8,哈弗H9和傳祺GS8,獲得口碑排行第一,傳祺GS8排行第五,但是在用戶評分中,CS95的外觀和內飾卻遠遠落後於對手,都排名第四,這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到顏值對這款車銷量的影響。
儘管廣汽傳祺用懸浮式C柱贏得了大片市場,但是這一套放在長安身上似乎是「水土不服」。在CS90身上,疆哥看不出長安強大的原創設計實力。另一個印證是,最近透露出的中型車長安睿聘CC。雖然整車造型優美,但是這個用與雷克薩斯撞臉的「全新設計理念」設計出來的產品,卻不得不讓疆哥再次對長安劍走偏鋒的設計感到擔心。儘管最近長安的幾款新產品都或多或少在設計上非主流或者模仿痕迹明顯,不過還是能看到仍有凌軒這樣符合大眾審美的產品出現。
長安汽車質量把控仍有待提高
網路上總有傳言,福特、鈴木、馬自達原本都是知名的國際品牌,為什麼到了中國總是沒有起色?有一種答案說是因為選擇了與長安合作,隨之調侃的就是長安的裝配。空穴來風,疆哥在315網站上發現長安汽車位於熱點投訴板塊,在中國汽車消費網,汽車投訴網這兩個網站,長安汽車的投訴量也不低。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長安汽車質量就是差,整個中國自主品牌在質量做工方面的進步大家也有目共睹,汽車之家的榜單顯示,長安汽車在2017年上半年的品牌質量還是高於許多同行和平均值。不過,在口碑就是生命的今天,作為一家百年軍工企業,長安汽車有必要對汽車質量和消費者的投訴和口碑給予更多的重視。
儘管長安汽車被看衰的聲音不斷,但是疆哥依舊對長安汽車保持著一份信心,畢竟長安汽車擁有155年歷史底蘊,34年造車積累,全球19個生產基地、36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5國9地研發基地,員工近10萬人,長安汽車多年國際合作和國際化接軌也有不錯的成果。說點實在的,長安的技術研發實力卻一直是國內領先,僅僅是長安研發出的藍鯨2.0TGDI發動機就足夠耀眼,可實現最大233馬力(171KW),在1750rpm-3500rpm之間持續爆發360N·m的最大扭矩。
除此之外,長安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和營銷渠道也已經得到市場的認可。當前長安汽車被看衰更多是來源是設計的倒退、質量把控和品牌建設的問題,管理層能夠及時重視這些問題,是可以彌補的,就像當年的吉利,採用了多品牌戰略,重新回歸以後形勢大好。如此看來,在風雲變幻的中國車市,仍舊具備強大實力的長安汽車可能會被擊倒,卻難以被擊垮。
推薦閱讀:
TAG: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