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得多遇上差不多——日本同事的沮喪
摘自劉寶紅的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機械工業出版社,京東、噹噹等各大網站有售。
看過美國和中國地圖的朋友會發現,這兩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國土形狀也非常像,兩張地圖覆蓋到一起,重疊度很高。而這這兩個國家的國民呢,相似度也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比如做事大而化之,差不多就行,在這兩個國家的大眾身上,體現得淋漓精緻。而日本人呢,則正好相反,嚴謹、認真,凡事都要追個究竟。當這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日本人就成了異類,沮喪不堪。
比如我的老東家是個全球公司,總部在矽谷,在日本、大陸、台灣、新加坡、韓國、德國等各地都有分公司。各個國家的員工,每周一次電話會議,解決全球運營的各種問題。你知道,供應鏈運營都是些雞零狗碎的事,比如錯過航班啦,貨沒按時發啦,箱子上的標籤貼錯啦。雖然與會者是一幫總監和經理,談的卻都是諸如此類的破爛事。美國是總部,支持全球的物料需求,所以大多問題都能跟美國就掛上鉤。這時候,你就能看到,同樣的問題,不同國家的人應對方式大不相同。
美國人跟中國人相似,習慣於從偶然里找原因:貨發錯了,是員工沒注意,糾偏措施是培訓,讓下次注意——民主國家,連批評都沒有,每次都是培訓培訓再培訓;標籤貼錯了,是一次性失誤,糾偏措施也是培訓;誤了航班,是新員工剛到崗,不熟悉,糾正措施還是培訓。
但在日本同事眼裡,這世上沒有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有深刻的必然。比如新員工出錯,那新員工培訓是怎麼做的?你不能簡單地再培訓了事;你得重新審視新員工培訓的材料、流程和考核,以防下一次來個新員工,再出現同樣的問題。貨發錯了,那發貨指令是怎麼說的,倉庫里的員工是怎麼遵循發貨流程的?
美國同事的目標呢,很簡單,就是把這一次的問題給糊弄過去。日本同事呢,則是聚焦預防未來的重犯。美國式糊弄遇到日本式較真,每次都有好戲看:美國同事一次又一次地打補丁,每次都不觸及根源,差不多就行;問題重新發生後,日本同事一次又一次地揭開補丁,說「差得多」,督促美國同事繼續整改。「差不多」和「差得多」在一起,雙方就這樣來回折騰。日本同事的較真,在美國同事的「差不多」面前,總是顯得格格不入,老問題一再發生,就非常沮喪。
我說這些,並不是評判美國好還是日本好。我想說的是,差不多心態下,註定沒法把事情做好做到位。一次做不到位,只好分幾次做到位,結果代價更高。作為職業人,特別是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培養認真、嚴謹、關注細節的習慣,再重要不過了。而你看職業人的沮喪,特別是工作一些年月後,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對付那些老問題,沒法杜絕根源,每次都是想盡辦法來解釋,把問題「偶然」化,儘管我們心中都很清楚,所有的偶然後面,都是深刻的必然。
實踐者說:想起一句話: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熱愛生活,必有自己看中和想珍惜的東西,比如事業,愛情,自由,抑或象「差不多先生」只希望以不認真的姿態存活。得到你珍惜的看中的東西,必然要捨棄與其相悖的。但是很多人之所以困苦迷惑,往往是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Bingxi Li,阿爾卡特-朗訊, 尋源)
實踐者說:所以您是贊成日本式嚴謹,對么?可是您也是在美國,也經常會回中國,周圍接觸的人事多是「差不多」式。身處差不多的環境中,如果認真堅持自己的做法和觀點,周圍經常可以聽到同事的議論說某某怎麼那麼較真的;一個人較真的做法也會影響到其他差不多的同事,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精力應對,這樣往往會跟周圍的人顯得格格不入,融入不進群體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吧。如何把握這個度呢,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心態更好?(張海雲,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服務計劃)
作者回復:一流的人自定標準。周圍的大眾是平均水平,不要讓平均水平左右你的判斷,除非你想成為一個平均水平的人。要知道,掌握輿論的往往是那些「差不多」們,很多是些低於平均水平的失敗者。做正確的事。不要被loser們綁架。
劉寶紅 | Bob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http://www.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繼續領跑暢銷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