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個怎樣的新風機(二)
四、新風機類型與規格
可選擇的有:正壓單向流、雙向流和不對稱雙向流。單向流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有利於室內獲得正壓,新風在一定條件下能自主流向各個房間,保持室內較好的空氣質量,缺點則是無法回收熱量,增加製冷制熱的能耗,自帶輔熱效果也比較一般。雙向流的優點則是有熱回收功能,節省了空調能耗,保證了新風的舒適性,缺點則是結構相對複雜,成本更高,同時由於缺乏正壓,新風只能通過擴散流向其他空間,同時又要求密封性好,防止外界污染流入室內與新風混合,因此,雙向流新風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能取得好效果,一旦開放通道多,則遠端效果會打折扣。不對稱雙向流則是綜合了前面兩者的優缺點,進風大而迴風少,保持一點的正壓效果又保留熱回收能力,這就是所謂的微正壓,這是一個和稀泥的方案,正壓大則熱回收效率低,熱回收效率高則正壓低。雙向流語文100分,數學0分;單向流語文0分,數學100分;不對稱流語文數學各50分?
而我的選擇呢?
首先考慮又是成本,雙向流確實高了不少,從結構設計造價成本都高很多,同時還多一個熱回收芯體,太小則回收效果差,太大則機身大成本更高,全熱回收芯體還要三四年一換,這些東西體現到終端價格上,可能要多大好幾千,但熱回收得到的舒適性和節能性確實好。但是國內目前安裝新風機的家庭最大的痛點又是在於PM2.5,雙向流往往實測室內數據達不到很低,只有單向流能給出好看的數據。我很糾結。
經過反覆權衡,我還是選擇正壓單向流,我的理由是單向流更便宜,更有利於推廣,能做出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價格,空氣質量比舒適性稍微優先考慮,通過輔熱器稍微彌補一點。一台機管全屋,也更符合用戶的需求,減少安裝條件的限制。同時單向新風機安裝和維護都簡單,一部分用戶甚至可以自行解決,緩降了安裝售後的壓力。
風量的選擇方面,考慮到噪音控制,定在300立方米/小時左右,一般家庭房子實用面積80-90平米,層高3米,空間體積240-270立方米,再減去裝修和傢具的體積,實際體積可能就200立方米出頭,因此,200-300立方米/小時的風量是比較合適的,機身體積和噪音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如果選擇雙向流,即使是大風量的機子也只能供應客廳一處而已,各個房間效果可能不太理想,無形中也降低了性價比。
五、感測器
空氣質量感測器其實也是比較糾結的,原本是想做成外置的形式,額外選購,原因是目前的激光感測器和電化學感測器壽命都比較短(相對於新風機),過個兩三年後,感測器老化導致數據偏差,有可能會對用戶造成困擾。後來經過權衡,還是決定做成內置,選用比較好的感測器,盡量保持穩定,同時只保留二氧化碳和PM2.5感測器,至於甲醛VOC之類的感測器,暫時還是不內置到機子里,因為目前這種感測器由於原理缺陷容易受干擾導致數據不太準確,怕到時給用戶帶來一些困擾。即使室內存在一定的裝修污染,新風機也能保證及時置換掉這些污染空氣。
六、控制方式
傳統的控制方式,觸摸屏遙控器肯定都要有,畢竟是家用電器,老人小孩都應該能方便使用。我本人對智能電器有滿滿的興趣,看著各種跳動的參數和歷史曲線,用手機進行遠程操作,都是樂趣所在。(PS: 剛買了部比亞迪宋DM,用比亞迪雲服務app遠程控制汽車,挺好玩。)
為了一台電器下載個APP似乎沒什麼必要,因此我選擇了用微信公眾號綁定設備的形式來進行遠程操作,然而遠程操作據說穩定性較差,因此在選擇wifi模塊的時候,我說要用好的,供應商說用漢楓的,這塊真的不懂,不懂就選貴的,對的概率高一點。
(未完待續)
七、安裝方式
八、代理和售後
推薦閱讀:
※裝了個新風系統,竟然不帶空氣凈化的功能?
※新風系統設計、安裝步驟及經驗分享
※迫不得已,接著撕,再對比兩款松下和Blueair的機器
※關於空氣凈化器,被帶偏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