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間:配方奶——起源

接到不少私信,問我配方奶怎麼怎麼的,天啦嚕,其實我又不是營養專家好吧,即便身為曾經的奶爸,其實在配方奶的選擇上,我真的沒糾結過什麼,就是拿到了某品牌禮品裝後,用著沒問題,就這樣了吧。

你們一定要了解配方奶什麼的,那不如就寫一篇好了。

配方奶是一種替代食品,主要給到各種原因無法母乳餵養的嬰兒,這句話其實有幾個意思。第一,配方奶是替代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母乳餵養是嬰兒餵養的理想方式,相應的,母乳才是嬰兒的完美食品(1),只有在情況特殊萬不得已時,才建議用其他餵養方式,此時,配方奶確實是合理之選的一種;第二,配方奶是食品而非營養補充劑,這幾乎總是被大眾忽視,特別是身邊充斥各類「營銷專業術語」的情況下,人們多以為配方奶有各種「功效」,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配方奶的雛形在19世紀初的歐洲出現,在此之前,如何才能替代媽媽的奶水呢?對條件好一些的人家來說,會選擇「奶媽」來做這件事情(2)。「奶媽」這個單詞的語義其實已經泛化,一般來說是指照顧孩子的人,英文對應的單詞是nanny,細分下去,nanny事實上可以有兩種,一種是wet nurse,是為「乳母」(圖1);另一種是dry nurse,大約等於「保姆」,兩者之間差了「是否用自己的奶水來餵養孩子」。

  • 圖1:查爾斯·博布倫作品,路易十四和他的奶娘

衛生經驗的開化,使「乳母」的需求量日益減少,這樣就事實上形成了市場空白,給了代用品以機會。最初的代用品是粗糙加工甚至是未經處理的生牛奶,由於脂肪含量過高,牛奶其實不是很好的嬰兒食品,它會容易使嬰兒的胃腸道不堪「重負」,導致可能致命的消化道癥狀。反覆前車之鑒,迫使人們開始嘗試對動物奶進行調製,根本目的是讓它們不至於無法被嬰兒接受(2)。

調製的過程是曲折且漫長的,實際上在1867年之前,人們都沒有大規模生產出十分靠譜的嬰兒代用食品。一方面,乳母不足,另一方面,屢有嬰幼兒餵養不當的事件發生,一時間社會擔憂紛紛擾擾(3)。到了1867這一年,事情才發生了變化,這一年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圖2)在發明了「植物代用品」(恩,當然…就是化肥)之後,大概覺得沒過癮,轉身就整出了「李式可溶性嬰兒代餐 (Liebigs Soluble Food for Babies)」,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市場大規模生產的嬰兒代用食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干牛奶(塊),所示是實際上的第一款配方奶產品(4)。

  • 圖2:營養學跨界男神尤斯圖斯·馮·李比希

順便說一句,相比配方奶的晚出,另一款革命性產品的誕生——讀者們大可以猜猜是什麼——卻要早一些,那就是橡膠奶嘴,其發明人埃利亞·普拉特(Elijah Pratt)作為嬰兒進食體驗設計第一人,估計能讓不少現代產品經理汗顏吧(2)?

還是回到李式可溶性嬰兒代餐,由於它具有易保存好沖調的特點,當時贏得了不小的市場,但是它的配方並沒有經過嚴格驗證,所以依然會造成嬰兒胃腸到不耐受,腹瀉、嘔吐現象還是不可避免(4)。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找到參照物,然後對配方進行標準化處理。放在眼前的參照物就是母乳,母乳不會讓嬰兒腹瀉、嘔吐,那麼何不模擬它的成分構成呢?這個樸素想法促成了「配方奶百分比法則」(Percentage Method)的誕生(2),倡議人托馬斯·摩根·羅奇醫生(Thomas Morgan Rotch)靠這個一招鮮吃遍天,他之揚名立萬並非出自他的本行,而是來自配方奶,世界就是那麼奇妙。

羅奇認為,嬰兒代餐(配方奶)中的牛奶、水、乳脂和糖的配比應當達成一個合適的比例,這個比例應當和母乳一致,這樣就不會對嬰兒柔弱的胃腸道產生影響。

Good idea,該法則的筆觸迅速被廠家跟進,間接造就了第一代嬰兒配方奶巨頭的誕生,如雀巢、如美林等。

有意思是的是,你們可以注意到,在廣告中,配方奶巨頭們是這麼定義自己的產品的,雀巢說(它們的產品是)「最像母乳的(so nearly like mothers milk)…」(圖3)。

  • 圖3:20世紀10年代雀巢奶粉的廣告,宣稱它們的配方奶很「母乳」…

而技術門檻的降低則導致了競爭的白熱化,是美林第一個推出了試用裝的概念(圖4)

  • 圖4:20世紀初美林視頻的配方奶廣告,第一個引入了免費試用裝概念。

是不是很熟悉?說到底時間離開第一種配方奶已經過去150多年,然而目前的核心市場營銷理念依然只有兩條:一像母乳、二免費試。唯一的花樣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搶佔渠道,掌握話語權,各種高深的專業術語其實不過是實現手段罷了,實際上,「像母乳」才是核心痛點,而不是其他任何的。

這個結論大有來頭,不是我隨意寫就。2003年,國際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發表「嬰幼兒餵養全球路線」(5),其中說到,「嬰幼兒配方奶的生產…必須符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標準」。這句話只有一個意思,配方奶有國際統一標準,從最低標準來看,任何一款許可上市的配方奶,他都是能滿足一定年齡的嬰幼兒營養需求的。當然,這最低標準是什麼?無需多言,——成分必須接近母乳

在這一基礎標準之下,在標準執行嚴格的地區,品牌配方奶和自有品牌配方奶,其實不會有品質上的差異,大家都差不多。2007年的時候,針對配方奶好壞的線上提問,梅奧診所回應道,「品牌奶粉雖然比自有品牌奶粉貴不少,但是沒有證據表明品牌奶粉就更好,實際上,FDA對配方奶營養配比的要求是統一併強制執行的…」(6)

相對品牌差異,倒不如了解一下何謂接近母乳?其實就兩個標準,(營養成分)含量接近品質類似。前者特別容易明確,後者需要解釋一下。

我們都知道,配方奶的來源主要是牛奶,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比人奶高的同時,某些嬰幼兒難以吸收的蛋白也很高,所以這就可能造成雖然蛋白質含量差不多,但是因不能吸收,反而引起嬰兒蛋白質攝入不夠的情況;不要說羊奶粉多好,雖然其中可吸收蛋白多了,但是人家有些營養成分不夠好么?(由於羊奶產量不夠、加工成本又高,就被炒成了多好多好的產品,也是醉了!)

例子無需再多舉,讀者們完全可以理解早期的配方奶鬥法,當然是某種程度上的技術博弈:為了確保品質與母乳相似,必須對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等成分進行子類再分,所謂的模擬母乳蛋白質含量,是先要讓各個不同子蛋白質的一樣,再確保放在一起也能一樣。

這種鬥法在上世紀50年代之後,基本就宣告結束,之後的競爭即將轉變為純粹的渠道之諍,其中隱藏著大量的誇大其詞和自說自話。

下一篇我們來說配方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who.int/topics/breastfe

2. Schuman A. A Concise History of Infant Formula (Twists and Turns Included). Contemporary Pediatric. Retrieved September 16,2006.

3. Spaulding M. Nurturing Yesterdays Child: A Portrayal of the Drake Collection of Paediatric History. BC Decker Inc.

4. Levenstein H. Revolution at the Tab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 P12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5. WHO & UNICEF. Global Strategy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6. Infant formula: Your questions answered - Mayo Clinic


推薦閱讀:

TAG:科普 | 医学 | 婴儿喂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