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100調查結果分析:我們離美國越野跑的「穩」,還差多遠?
實際上,西部100剛剛過去1周,勇氣君卻感覺過去1年,還不是因為最近跑圈為多事之秋,事兒多,多的讓人目不暇接。
西部100有個習慣,每年都會由http://ultralive.net針對所有參賽選手做調查,工作人員會坐在領裝備門口,每位經過的參賽選手都要在筆記本電腦上填寫調查問卷。7月1號的時候,西部100官方網站公布了問卷結果。下面大家先看調查問題:
跑完過幾個100英里比賽?
跑超馬多少年?
有沒有後援團隊?
有沒有陪跑員?
參加周末訓練營了沒?
跑鞋品牌是什麼?
襪子品牌是什麼?
背包品牌是什麼?
頭燈品牌是什麼?
花錢請過教練嗎?
飲食習慣正常嗎?
勇氣君把這些問題分三類:裝備狀況;對待訓練的態度;對待比賽的態度。
哪幾項能反映裝備狀況?很明顯的是跑鞋、襪子、背包、頭燈品牌;對待訓練的態度包括完成100英里數目、跑超馬年數、有無聘請教練、飲食習慣;對待比賽的態度則包括是否用陪跑員、後援團對、訓練營。
越野跑生態環境——美國
我們看下西部100的調查結果,從這些公布的數據中,我們大體能描摹出美國越野跑核心群體生態環境,這裡提到的生態環境是指參與人群、裝備品牌、比賽、教練數量和專業程度、越野跑文化幾個方面。
首先說完賽率:
西部100的難度比較大,雖說累計爬升看起來並沒多嚇人,但其中逼近40攝氏度的高溫,也不是任誰都受得了!最後算上超過關門時間的共有92%的選手完成比賽。
查看西部100資格賽列表,對每場比賽都精確給出完賽時間,這樣做能很準確的預估選手水平,相信這是如此高完賽率的保證。
再看裝備:
跑鞋中Hoka One One以25%的佔比排名第一,Altra只比其少2個百分點,位列第二,Salomon和Brooks合起來佔比21%,Salomon稍微領先1個百分點,其餘被Nike、Saucony、New Balance、La sportiva、Pearl izumi、Asics、North Face、Skechers、Adidas、Topo athletic、Luna、Mizuno、On、Scott、Vasque從大到小佔據,Nike、Saucony、New Balance、La sportiva、Pearl izumi、Asics之間差距不大。
頭燈中Petzl處於絕對優勢,佔比50%,排在第二位的是BD,佔比27%,剩下23%的份額被其它6個以上的品牌佔據,其中有不少是不知名廠商的產品。
另外一個對100英里跑者至關重要的裝備是背包,48%的市場被UD和Salomon佔據,UD稍微佔優,另外大家熟悉的Nathan、Ultra Spire、CamelBak的佔比隨後,剩下的13%的銷量被6個以上品牌佔據,其中有不少小廠商的產品,當然也有不背包的高手,他們選擇手持水壺。
大家從這些數據中能觀察到什麼?勇氣君從這些數據中看到的是品牌眾多,如此多品牌投入越野跑生產線,足以說明美國的越野跑核心人群數量已足夠龐大,可以養活這些品牌的整條越野跑生產線的工作人員,結合Nike、Adidas最近幾年在越野跑產品、簽約運動員上的發力,可以看出這塊蛋糕值得發掘。然後看對待訓練的態度:
所有參賽選手完成100英里的平均個數為5.5個,超馬經驗達到7.5年,其中121個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賽的選手,完成100英里的平均個數達到5.8個,超馬經驗也是7.5年。無論最後是否完賽,他們都有豐富的超馬和100英里經驗。
選手付費請教練的趨勢居然在下降,這點讓勇氣君看不懂。2016年所有參賽選手中付費請教練佔比達到41%,今年只有24%。雖然下降趨勢明顯,但依然能看出美國越野跑者對教練的依賴。據勇氣君了解,許多國外超馬跑者,都有跑步教練的兼職工作。
參加西部100的跑者,有24%都在嘗試特殊飲食習慣,其中素食主義者最多,有13%(包括純素食和其他模式素食),還有其他沒聽說過的飲食方法。這能間接說明,有相當部分跑者有意識的通過調整飲食來保證耐力水平。
最後看對比賽的態度:
西部100允許出現陪跑員,其中89.57%的選手選擇用陪跑員,值得關注的數據是成績越好,使用陪跑員佔比越大,沒完賽的選手中陪跑員使用比例最低。
是否帶後援團的數據比之稍高,趨勢與之相同。
出現陪跑員和後援團都能間接說明,有則可以更好的保證完賽率和提高完賽時間,也能說明美國的越野跑社區更加完善,陪跑員和後援團基本是由朋友和親人組成,這種以家庭和社區為單位的越野跑文化,正是美式越野跑的魅力所在。
還有比賽周末訓練營的參加情況,其中接近67%的參加比例,說明大家對比賽的重視程度不低,會提前熟悉賽道,以增加完賽幾率。
從對西部100的裝備狀況、對訓練的態度、對比賽的態度三方面調查結果,用一個「穩」字來概括美國越野跑核心群體生態環境,真是恰到好處。
今年西部100更加值得關注的原因,是兩位中國籍選手三年後參賽。
他們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勇氣君特意詢問兩位上面調查的答案。「八貝米」從2012年開始跑步,13年底開始越野跑,16年參加首個100英里,是UTMB,首個百英里前置跑越野2年半,西部100前就跑過1個百英里。據勇氣君了解,他平時訓練極其刻苦,最後成績也相當不錯,但相對於那些極其豐富的西部100參賽選手,經驗還是少了點。另外的「跑者八零」也是在2013年才開始越野跑,1年後就參加首場百英里比賽,成績相當之好。
上面兩人開始跑步前的運動基礎都很好,尤其是「跑者八零」,是鐵人三項好手,所以並不具備訓練的參考價值。但勇氣君想說的是,相對於美國跑者的「穩」,中國跑者還是有些冒進。我們不是具體指上面這兩位跑者,以他們的基礎素質和刻苦程度,足以彌補總訓練時間。
越野跑生態環境——中國
說了這麼多,其實勇氣君是想用「裝備狀況、對訓練的態度、對比賽的態度」這三方面去衡量中國越野跑核心群體的生態環境。
基礎參與人群
勇氣君詢問Altra中國區負責人,他給出1年半前估算數據大概在5萬人左右,這5萬人有25公里及以上距離的越野跑比賽經驗,按照勇氣君的觀察,依同樣標準,現在國內越野跑參與人群增長不多。如此之少參與人群,根本無法撐起整個產業。
裝備品牌
國內越野跑裝備品牌多為國外品牌,唯一具備大眾辨識度的奧尼捷,還是以抄襲起家,而且現在依然在抄襲的路上。而國產戶外品牌增設越野跑裝備生產線並不順利,凱樂石經過去年大量投入冠名越野跑比賽後,今年的投入明顯減少,例如去年的秦嶺100公里測線賽,今年已經消失。而探路者更是差點砍掉越野跑生產線。國內品牌發展可謂暗淡非常。
越野跑比賽
比賽數量雖然增加不少,特別是百公里及以上級別的比賽,但辦賽質量參差不齊,更是出現多起傷亡案例,尤其是百英里級別比賽,總參賽人數甚至無法達到百人規模。
對教練的態度
至於教練,就更別提。勇氣君採訪到壹季體能訓練營的祝賀,他說國內專業的跑步教練很少,機構則更寥寥無幾,且多為健身、體能教練轉行過去,無法保證專業度。私人教練湯輝的觀點與之類似,他說國內跑者對教練根本沒有需求,傷了才知道找教練,殊不知教練哪裡會治病,並預測5年後國內跑者才能擺正心態,專業教練或許能多不少,並賺到錢。至於現在,好像並不是剛需。
越野跑文化
而越野跑文化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培養,美國越野跑文化的核心是社區和家庭,歐洲越野跑文化則圍繞某個標誌性地點,例如UTMB、Lavaredo、Zegama等等,國內呢?好像並沒有這方面的跡象。
總的來說,國內越野跑核心群體的生態環境,相對美國的「穩」,還處在新生事物的萌芽階段,別提「穩」,能不能長成甚至都是個未知數。
包括我們最普通的跑者在內,大家都知道國內越野跑生態環境很差,從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中招的遇到個不靠譜比賽也能得窺一二,那麼難道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忍著、等著嗎?
給出這麼消極的答案,當然不是勇氣君的作風。
勇氣君覺得,我們首先要有信心,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並參與到越野跑中。
在這個過程中,具有公信力、影響力、專業度的媒體會起到很大作用,並逐漸形成自己的越野跑文化,在此基礎之上,其他方面才有持續的動力得以成長。
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身上的任務,其實很簡單,就是努力的去熱愛這項運動,把它對你的正向的改變展現在大家眼前,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是不是很簡單,那還等什麼?
如果這麼看待這個問題,其實,我們距離最後的「穩」也沒那麼遠!
推薦閱讀:
※尖貨Q&A Vol.04 | 我想穿路跑鞋去越野!
※積分認證丨雙分在手,天下我有
※「勇氣」「匯跑」再次聯手,2016匯跑100+奧森超級馬拉鬆開放報名!
※直播第五日:UTMB組開賽,萬人齊聚霞慕尼小鎮——《雅荻跑步直播秀之UTMB+4KVDA》
※一文讀懂「越野跑」是什麼……
TAG:越野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