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中,攻略用戶有多重要?
01-31
有一個朋友遊戲中了病毒,要卸載遊戲重新安裝,結果卸載過程一波三折,不僅反覆提示「真的要卸載么?」還故意把確認點擊按鈕弄成灰色,讓他找了好半天,最後又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他填一下卸載原因,還要留電話和郵箱,他破口大罵:這家公司怎麼這麼噁心。
推薦閱讀:
這就是典型的生產者不理解用戶需求的例子,用戶一旦決定卸載一個軟體,很少是因為手滑,弄那麼多繁雜的手續,除了噁心用戶最後一次之外並無用處。而這種不懂用戶的產品不在少數,大家手機里那些卸也卸不掉的垃圾軟體也是如此,這種現象也不是網路產品的專屬,一些製造業也仍然沉溺在閉門造車的傳統模式中。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加工線
早期的製造業是什麼樣呢?客戶和廠家是買賣關係,製造企業生產出來什麼就推薦什麼,客戶要什麼商品就去市場上找,完全不需要多分析、預測客戶需求特徵或者變化。(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如今已大不相同,客戶有時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產品,很多製造企業也不去深究客戶需求的轉變,一味地在原有產品基礎上原地踏步,繼續沿襲古老的方式向客戶去推銷,這就是典型的缺乏用戶思維。酒香也怕巷子深
除了不了解用戶需求,不懂營銷也是傳統製造業企業的硬傷。現在的用戶注意力很分散,容易被華麗、誇張、新潮的營銷所吸引。而傳統製造企業的觀念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好酒太多了,誰能偏偏聞到你的?在互聯網用戶思維中有個很重要的策略——免費策略,客戶第一次關注一個品牌總是容易被免費的噱頭吸引。我認識一位做中醫藥的企業家,成立了一家製造本草萃汁機的企業,要知道,果品和本草榨汁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競爭成本很高,但他的公司依然經常搞一些免費試用或者是免費嘗喝的活動,全然不把自己當機器生產的製造企業,更像一個互聯網企業,很多用戶嘗著味道不錯當場就成了會員,成為了忠實客戶。
用戶思維其實是在幫助製造業提升價值
上面講的例子都是用戶思維的具體表現,總結一句話就是:製造企業也要主動到用戶身邊來了解他們的想法。更專業的解釋是,上世紀與本世紀初的製造業遵從福特主義,尊崇以分工和專業化為基礎,以較低產品價格作為競爭手段的剛性生產模式,但隨著時代改變,現在的製造生產要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的,靈活的利用消費者信息調節生產和銷售方式。END
作者:李楓,三年互聯網創業者
訂閱號:共響(ID:maker_voice)
共響君微信:AryaQ_Q、gongxiang22,
投稿郵箱:airlabpublic@airlab.cc
歡迎勾搭騷擾來調戲!推薦閱讀:
※360創始人周鴻禕:「我以為」是大忌,用戶「不抱怨」最要命!
※如果醒來發現只有15分鐘就得出門,你會?
※【李叫獸】正常人為什麼無法站在用戶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