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這件事說開去——以文史讀物為例

讀書方法對於讀書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古人說要「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那是對做研究的人的專業讀書而強調。而另一面普通人讀書也需要方式方法,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閱讀人文歷史讀物的進階方法

本次我將在7月23日晚上8:00與大家分享一些讀書的方法技巧,主要針對的是人文社科類的入門書籍,針對非專業讀者,從科普入門書籍開始拾級而上。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前來參加,地址請戳下面: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閱讀人文歷史讀物的進階方法

往期LIVE如下: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民國地理教科書小談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一小時了解古典園林藝術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閱讀的主軸和範圍(廣博與專精的思考)

? 技巧之1:利用OneNote整理筆記標註

? 技巧之2:批判思維去反問,挑錯法

? 技巧之3:地圖可視化與勤查工具書

? 技巧之4:時間軸和人物線的梳理

? 技巧之5:對比閱讀法、卡片摘錄和隨書評註

? 技巧之6:閱讀書評的注意事項

? 其他技巧的簡要介紹

? 總結:筆記、思考與質疑的結合,知行合一的閱讀

--------------------------------------------手動插入分割線

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重要載體,現代的書籍形式是從古代的形式演化而來的。那麼古代書籍都是什麼樣子呢?

我國最早的書籍是簡策和版牘。簡策是用竹條或木條編連綴和而成。一根竹條叫做「簡」,許多根簡連起來就成為冊,如今我們把一本書叫做一冊書就是這樣來的。一般要編好一部書需要按照書寫順序用麻繩把竹木簡從右至左依次串連,孔子晚年喜歡讀《易經》,把編書的牛皮繩都翻爛了,這便是成語「韋編三絕」的由來。(韋是皮繩的意思)

除了簡策,另一種流行在秦漢時期的書籍樣式是版牘。版牘就是薄木板,沒字的叫「版」,寫了字的叫「牘」。一般一塊版牘就是一篇文章,這是它和簡策不同的地方。但即便如此,一塊版上能寫下的文字終究有限,最多不過百字左右。簡策和版牘都是用毛筆蘸墨書寫,寫錯了就用小刀刮掉再重寫。相傳孔子在編訂《春秋》的時候就用筆刀反覆修改成書。

大約在戰國時期,在使用簡策、版牘的同時,又出現了寫在絲織品上的書。這種書一般被稱為帛書,帛書的特點是輕巧便於攜帶。1974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數十種帛書,這些書籍大都疊成方塊狀放在漆盒裡,為研究古代書籍樣式和保存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古代的帛書相比簡策版牘更為講究,有的書用硃砂畫出格子來區別不同列書寫的文字,這就是所謂的「朱絲欄」。但由於縑帛等絲織品價格昂貴,不是貴胄人家根本使用不起,所以在社會上使用不及簡牘普遍,畢竟竹木這類原料取材成本要低得多。

至於現代人離不開的紙書,則出現的更晚要到西漢末期了。而紙書由於製造複雜,初期並不能取代原先的簡牘,直到晉代才完全取代了竹簡木牘的地位。當時的紙書沿襲了帛書的形式,先是把許多張紙粘連起來,成為一條橫幅,然後用細木棒作為中軸捲起來。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紙書的遺物是晉代手抄本《三國志》的殘卷。這類捲軸形式的書籍裝幀從晉代一直沿用到北宋初年。由於捲軸裝書籍有時太長,展開捲起極為不方便。所以在北宋雕版印刷術發明後,捲軸裝逐步被冊頁形式的新的書籍樣式所取代。

所謂冊頁,就是把一張單面印的書頁,按照中縫折起來,然後扣粘在一張包背紙上。這樣的書一展開如同蝴蝶展開雙翅,所以也被喚作「蝴蝶裝」。蝴蝶裝主要流行的時代正是宋代。當時宋版書印刷極其精美,字體青秀,尤其以福建等地的鈔本最為精良。

但蝴蝶裝的書也因為在兩頁之間沒有字,翻頁很費事,所以後人做了改進,把每一張書頁折起來,使得有字的一面朝向兩邊,再把書邊粘在書背紙上,就可以不間斷地讀下去了。這種新形式就是「包背裝」,至於後來的線裝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演進的,盛行於明清時期。

今天隨著激光照排等新的機械化印刷術的廣泛使用,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書籍樣式。
推薦閱讀:

TAG:阅读 | 历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