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眾神,還滿意嗎?

公元前後,西方世界裡耶穌才剛剛降生,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婆羅門教已經十分興盛,並隨著移民的遷徙翻過叢山、越過海洋,來到幾千公里外的東南亞,生根發芽。

大約1000年後,這片土地被高棉帝國統治,這是一個強悍的國家,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

然而內部統治十分混亂,王族們習慣通過暴力政變登上王位,這反而讓婆羅門教的勢力更加穩固。

當時婆羅門祭司甚至可以決定王位繼承人,因而幾乎每一任國王上位後,都有必要把自己打造為神的化身。

他們採用的最直接方式,便是修建寺廟。

今天柬埔寨境內的吳哥遺迹群,就是歷任高棉國王的傑作,這其中技藝最精良、最受稱頌的寺廟叫做:吳哥窟。

吳哥窟原名Vrah Vishnulok,意為「毗濕奴的神殿」,在婆羅門教(後發展為印度教)中,毗濕奴為眾神之王。上圖為吳哥窟,圖片源自iliketowastemytime.com

公元1119年,高棉國第18位國王正式上任。

他叫蘇耶跋摩二世,智勇雙全、野心勃勃,和所有偉大的帝王一樣,蘇耶跋摩二世夢想著統治東南亞地區。

因此,他急需通過神來鞏固政權。

蘇耶跋摩二世的首要任務,是到都城40公里外的荔枝山朝拜。

當時,荔枝山是高棉人的宗教聖地,這裡供奉著印度教至高無上的神靈:濕婆神。

濕婆,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是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的職能。上圖為濕婆神雕像,圖片源自pixabay.com / Hungary

為向神靈介紹新一任國王,婆羅門祭司會在荔枝山上主持隆重的儀式。

此時,國王要事先安放好林伽,朝拜濕婆神,以此獲取神靈的庇佑和力量。

林伽,濕婆神男性生殖器的雕像,底座為約尼,是女性生殖器像,象徵濕婆的妻子。婆羅門信徒認為,它具有孕育世間萬物的能量。上圖為吳哥窟中的林伽雕塑,圖片源自窮游er duckuia

時至今日,暹粒河的源頭仍整齊排列著1000個林伽,它能給河水開光,洗掉晦氣、罪惡,並凈化靈魂。這些遺迹,是高棉時代留下的。圖片源自ancientpages.com

第二件更急迫的任務,是修建寺廟。

不過此廟不是用來給僧侶搞宗教活動的,而是象徵國王本人至高無上的權利。

活著的時候,是國王的個人崇拜場所;死了之後,就變成國王安息的地方。

幾乎每一代高棉國王,都會修建屬於自己的寺廟。到蘇耶跋摩二世這裡,他希望能比之前的寺廟都更輝煌,並且還要有本質上的改變。

年輕的國王沒日沒夜的思考,他想通過寺廟,讓自己成為世人供奉的神。到底採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

按照蘇耶跋摩二世外形製作的雕刻。圖片源自網路

婆羅門教中,須彌山代表世界中心,是眾神居住的地方,周圍環繞著三千大千世界以及鹹海,無比神聖。

蘇耶跋摩二世心想:「複製這一聖地,我就會成為高棉人的神。」

因此他決定修建吳哥窟。

這座寺廟中,正中央矗立著一座寶塔,象徵世界中心:須彌山。周圍矗立著一眾小的寶塔

象徵萬眾和群山,最外圍的護城河,象徵鹹海。

今天你去到吳哥窟,乘熱氣球從空中俯視,就能清晰的看穿國王的心事,並發現,這是一個對神充滿幻想的地方。圖片源自Wikiwand,夏末標註

但這還不夠,不能體現蘇耶跋摩二世的獨特。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改變寺廟供奉的神靈。

婆羅門教是多神教,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地位相當。以往高棉人都信奉濕婆神,這位國王倒是相當自信,直接在吳哥窟最高處供奉毗濕奴神,以顯示他蓋世無雙的神力和地位。

16世紀開始高棉帝國改信佛教,把吳哥窟供奉的毗濕奴換成佛陀像,因此現在你在吳哥窟最高處看到的,是佛陀。上圖為毗濕奴雕像,圖片源自wikipedia,由Redtigerxyz上傳

接下來,吳哥窟的修建工作正式開始。

在國王的規劃中,吳哥窟佔地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如此龐大的工程,對那個時代來說格外艱難,他們面臨著4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一、建材怎麼運來

如你所見,吳哥窟是一個龐大的石頭建築,它們都來自一個地方:40公里外的荔枝山。

據研究,吳哥窟共消耗了近60萬塊優良石頭,如此巨大的重量,究竟是怎麼運過來的??

今天我們能清楚看到,這些裸露的石頭,每一塊都十分巨大。圖片源自pixabay.com / Simon Steinberger

其實方法也不難。

出動不計其數的人和大象,一點一點鑿,一步一步拉,一絲一絲磨,時光終會給你想要的一切。

而這一切的代價不過是:幾千名工人1天挖出300-400塊石頭,每天都有2萬人在工地上勞作,修建吳哥窟一共花了37年.................

對萬眾敬仰的國王來說,這不算什麼。

圖片源自tripsavvy.com / GREG RODGERS

二、勞動力哪裡來

雖然吳哥地區物產豐富、人口稠密,但要長達30多年保證充足的勞動力,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幸好蘇耶跋摩二世驍勇善戰,他在位的時候不斷和鄰國互撕,把高棉國的領土向外擴張了30萬平方公里。

這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君主,同時也為國內輸入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據記載:絕大多數的戰俘,都被安排去修建吳哥窟了。

圖片源自tripsavvy.com / GREG RODGERS

三、如何解決垮塌

開工沒多久,國王就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由於吳哥窟的建築實在太高,超過了當時的技術水平,因此不斷有石頭掉下來,造成垮塌,壓死工人,損失慘重。

在國王的命令下,工程師們苦心研究,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找到解決辦法。

原來,吳哥窟地處沼澤地帶,整個地底軟綿綿的。

豐水期,雨水會進入地表將建築向上抬高;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沉降建築坍塌。

解決這一問題,工程師們用了2個方法。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如果是電腦,也請橫過來

由護城河西岸遙望吳哥窟。圖片源自wikipedia,根據版權聲明推斷作者為俊

首先,將護城河加寬至200米,通過護城河來平衡地下儲水量,保證在枯水期時地下水位不下降。

因此,吳哥窟外的護城河不僅具有宗教意義,更代表著古代人們的建築智慧。

高空中拍攝的吳哥窟,護城河清晰可見。圖片源自NASA

其次,是打造一個堅實的地基。

當時人們先拚命挖,挖到一定程度後就用石頭把大坑圍起來,然後往裡面填沙子,使勁壓,使勁夯,夯到表面平整光潔,第一層地基完成。

然後接著第二層、第三層,重複同樣的方法,一座寺廟就這樣拔地而起。

吳哥窟的修建方法也不按常理出牌。

由於中心的高塔達65米,這在當時簡直就是摩天大廈,所以為了確保運輸石塊以及順利修建,寺廟採取由上至下的方法,從中間最高的寶塔開始,然後修建四周的小寶塔,最後建造迴廊和牆院。

這一切創新方式的運用,才最終造出如此錯綜複雜的建築。

圖片源自pixabay.com / Elena

四、如何展現神力

最後這個問題,是一切問題的核心。

雖然在布局上,吳哥窟以眾神居住的須彌山為原型,但在細節處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世人信服,讓眾神滿意??

從光影交合的800米浮雕藝術長廊上,或許能找到答案。

整個吳哥窟的雕刻藝術中,圓雕平淡無奇,浮雕卻可用風華絕代、冠絕世界來形容。

它與建築物相輔相成,光影閃爍,是整個吳哥窟最有藝術價值的地方,卻又從不喧賓奪主。

浮雕長廊位於第一層東南西北四面的石壁,共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描繪了印度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柯婆羅多》中的故事,以及一些高棉帝國的歷史片段。

下圖標紅處為800米浮雕藝術長廊。圖片源自Wikiwand,夏末標註

西面畫廊朝南的石壁上,雕刻著印度神話中的「俱盧之戰」。

傳說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般度族和俱盧族,為了爭奪王位互相發動戰爭,他們從西畫廊的南、北兩端往中間進發,士兵整齊的行軍,長官則乘坐馬車、象車。

在浮雕中間,可見兩軍肉搏之場景,場面慘烈,刀光劍影彷彿就在眼前。

而這也象徵著蘇耶跋摩二世奪取政權,爭取周邊地區的艱難和堅韌。

圖片源自wikipedia / Gisling作品

轉個彎,來到南面畫廊朝西的石壁,這是一段和高棉帝國歷史有關的浮雕,名為:蘇耶跋摩二世的軍隊。

其中蘇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右手靠著寶座扶手,周圍侍從無數,身旁王族隊列,軍隊人強馬壯。

昭示著高棉帝國的強悍戰鬥力,以及蘇耶跋摩二世的顯赫功績。

這意味著他和眾神之王毗濕奴一樣,為戰亂紛爭的世界帶來和平,成為救世主。

圖片源自wikipedia / Soham Banerjee作品

再轉個彎,來到東面畫廊朝南石壁。

這裡有些重口味,展現了印度著名的神話故事《毗濕奴攪乳海》。

四隻手臂的毗濕奴站在曼荼羅壇上,指揮92尊阿修羅和88尊天神,把五頭蛇王婆蘇吉當成棍子,不斷攪拌翻騰的乳海。

海中的鱷魚、神龍、九頭蛇、神龜、神魚,被不斷攪拌出來,變成碎片,天空則飄著仙女。

故事的最終,毗濕奴、天神和阿修羅攪拌了幾百年,終於獲得不死甘露,同時也攪出了著名的天女。

但天神和阿修羅開始大打出手搶奪甘露,最終在毗濕奴的支持下,天神打敗阿修羅,將他們趕回地獄。

這幅雕塑的寓意是,正義的天神終將贏得勝利,並擁有創造世間萬物的能力,比如天女,而蘇耶跋摩二世,正是這股正義的代表。

圖片源自wikipedia / Markalexander100. 作品

最後再轉個彎,來到北面迴廊。

這裡的兩面石壁,都描繪著正義與邪惡的戰爭。

東壁名為《黑天力戰阿修羅》,八隻手的黑天騎著金翅大鵬鳥,戰勝了騎著怪獅的千手阿修羅。

黑天甩出武器,把阿修羅的手砍到只剩兩隻,最後在岡仁波齊峰跟前大發慈悲,赦免了阿修羅的死罪。

傳說中,黑天是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

騎著金翅鳥的毗濕奴。圖片源自wikipedia / DoktorMax 作品

西壁名為《天神戰魔鬼》,描繪21個向西的天神大戰群魔阿修羅。

這組浮雕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可以辨認出婆羅門教中的諸神和他們的坐騎。

比如火神阿耆尼的犀牛車、財神俱毗羅的夜叉,戰神室建陀的孔雀、毗濕奴的金翅鳥......................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天神取得勝利,同時也能看出蘇耶跋摩二世的強大野心。

他用這種方式告訴世人,他完全有能力統治東南亞這面廣闊的土地。

吳哥窟晚霞。圖片源自pixabay.com / IRIS AO

現在,站在吳哥窟里,我們完全可以想像蘇耶跋摩二世當時的心情。

他用這些浮雕,展示出強大的野心和神力,也向神致以最高的敬意,相信他第一次站在修建完成的吳哥窟前,內心的潛台詞一定是:「眾神,還滿意嗎?」

然而,高棉並沒有如他想像中繁榮下去。

蘇耶跋摩二世死後,帝國又陷入戰亂,層出不窮的宗教派系開始爭奪政權,領國不斷的侵略也大大削弱了這個國家。

1431年,暹羅軍隊強迫高棉人放棄吳哥地區,就這樣,吳哥窟被遺棄在熱帶叢林中。

直到好幾個世紀後,1861年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終於向世人揭開了這座神跡建築的面紗。

亨利·穆奧本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發現了驚為天人的古廟遺迹。他後來發表了《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至此,世人開始關注這片神秘王國。上圖為亨利·穆奧拍攝的吳哥窟,圖片源自:wikipedia

亨利·穆奧拍攝的吳哥窟,圖片源自:wikipedia

時間來到20世紀。

吳哥窟已經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也成為影視劇十分喜愛的取景地。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仍千里迢迢來到吳哥窟。

只因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心緒,那些關於最美好的年化和感情的追憶,那些無法捕捉的時光,無法挽回的世事變遷,只能在吳哥窟的光影中,才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花樣年華》電影中,梁朝偉正朝樹洞訴說心中的煩悶。圖片源自《花樣年華》電影截圖

如今,總有許多遊客效仿《花樣年華》中的樹洞,來到吳哥窟,尋找梁朝偉留下的秘密。

而更多的人,將自己的秘密裝進樹洞,將內心無法分享的情緒永遠埋葬於此。

不過,眾神,你們聽到了嗎???

吳哥窟

地址:柬埔寨暹粒市以北6公里處

最佳旅行時間:11月-2月(氣候乾爽的旱季)

穿衣指南:熱帶氣候,光照強烈,請做好防晒防蚊措施

註:吳哥窟只是整個吳哥古迹群中的一座寺廟,周邊還有被人們稱為大吳哥(通王城)等多處遺迹

文中圖片僅為配圖表達,版權屬於原作者

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萬分感謝

轉載請聯繫作者

微信公眾號:騎驢漫遊

推薦閱讀:

雙語: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動計劃
零基礎入門|快速看懂吳哥窟神話
綠野仙蹤——小記柬埔寨的人文地理
別在柬埔寨欺騙小女孩
「革命未成功,同志要努力」

TAG:吴哥窟 | 柬埔寨 | 红色高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