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號更名了?| Problem 1
這是「解題者」解答的第1個問題
閱讀本文需要6分鐘
Problem 1
「為什麼這個號更名了?」
▼
溫馨提示:本文沒很多乾貨,只是篇單純的公告。
一句話版本:本號(了不起的狐狸君)即日起更名為「解題者」,希望這裡可以成為你的思考工具箱,以各種分析工具和思維方法為基礎,和你一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過往我分享的方法論和故事有趣有用,也歡迎你跟你的朋友們分享。
【以下供深度用戶閱讀】
Hello 我是肖璟/狐狸君。對的還是我,只是公號改名了。
超級感謝還沒取關我們的小夥伴。
接下來呢,這個號要改個版。
我們將運用諮詢公司會使用的各種分析工具與思維方法,和你一起成為Problem Solver,解決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問題。
- 1 -
那,什麼是「解題者」(Problem Solver)呢?
「Problem Solve」(解決問題)這個詞源於麥府(麥肯錫)內部常用的一個詞。我們內部會將其簡稱為「PS」(對的它跟Photoshop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會這麼說話——「Hey 肖璟,一會你有時間跟我PS一下這個問題么?」
是的,對於麥府的人而言,我們的工作都是「解題」的過程。
而這個解題過程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也就是《麥肯錫方法》、《金字塔原理》裡頭描述的那些。
所以我說的「解題者」指的就是Problem Solver,也就是可以理性思考、有效運用各種分析工具與思考方法、做出最優決策的人。
而我想更進一步。
就像哲學家Karl Popper說的,「All life is problem solving」。
我想要將這些分析工具與思考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讓我們都變成Life Problem Solver。
而這個公號,將成為我的學習、思考、解題的筆記。
- 2 -
那麼,成為一個解題者,掌握PS技巧,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回歸到PS的字面意思——解決問題。
問題一般來說可以歸成兩類——判定型問題(decision problem)和搜索型問題(search problem),這裡也稍微區分一下兩者的不同。
判定型問題其實就是「是非題」、「判斷題」,答案一般無外乎「是」或者「否」;
而搜索型問題指的則是比較開放的問題,答案不是簡單的是非對錯。
針對這兩類問題,PS技巧都可以更好地輔助你。
| 判定型問題 |
對於判定型問題而言,PS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判斷時提高正確率。
前面也說了,判定型問題指的是Yes or no的問題,然而我們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個人利益或偏好而產生了誤判。
先說說個人利益,舉個例子,常有朋友問到「你覺得接下來房價還會漲嗎?」
其實答案往往取決於被問的人是否持有房產。如果TA持有房產,那往往TA回答「會漲」的可能性更大,反之亦然。
炒股的朋友可能也特別能體會,股票社區里,每隻股票下面的討論區都會有兩派在撕逼,發帖的人是不是持有股票,你看看他們的發言基本就知道。
這個現象在經濟學裡頭被叫做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當你擁有某件事物的時候,你往往會誇大它的價值而無法做到客觀。
另一個影響你判斷的正確率的,是你的偏好。
比如常見的起源謬誤(Genetic fallacy)問題——把觀點與觀點持有人綁定在一起。比如「希特勒說的話就是錯的」、「專家說的話就是對的」。
其實一個觀點的對錯與說話的人沒有關係,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對事不對人」是很難的。
舉個例子,我的好基友剛跳槽到新公司沒多久,人生地不熟,推動事情特別艱難,他偶爾也會抱怨一下:「明明我的方案準備得特別周全,老闆還沒聽我說完就把我否了。」「隔壁team那個誰誰誰做的方案也沒多好,為啥老闆就更願意聽她的話?真不公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老闆「對人不對事」。
立場換一下的情況可能更常見——
我遇過不少職場新人,平時只要是老闆布置的任務就勤勤懇懇地完成,但是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辛苦勞作並沒有派上任何用場,老闆稍微瞄一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流程中少了一步——退一步,站在老闆的立場上去思考。
「老闆布置這個任務背後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合理嗎?這個任務是達成這個目標最好的手段嗎?是否有更好的手段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老闆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有時候老闆自己都沒有想清楚一個事情,和TA在探討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反而可以幫TA梳理思路,也避免自己做無用功。
所以,做到客觀、理性地去批判性評價每一個觀點或意見,可以提高我們解決判定型問題的正確率。
| 搜索型問題 |
對於搜索型問題而言,PS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效率,即追求使用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產出。而PS過程中最大的成本一般有兩個——溝通成本與試錯成本。
一旦有了團隊合作,就會有溝通成本,這是不可能避免的。
你的身邊可能會有非常情緒化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類人處於激烈的情緒時,很難理性地講道理(雖然這種性格也不全然是壞事)。討論往往會因為他們的情感爆發而中斷,從而增加溝通成本。
而針對PS技巧的學習與訓練,可以避免我們被情緒牽著鼻子走,進而減少人際衝突,降低溝通成本。
我認識不少「麥府夫婦」(夫妻兩人都曾在麥肯錫待過),他們之間往往沒有爭執、不會吵架,因為所有爭執對於他們來說,都是Problem Solve的過程。
有次我參加一對麥府夫婦的婚禮,他們甚至在婚禮現場用PPT分析回顧了他們在一起的過程。從在一起,到結婚,都是一個個解題的過程。
題外話:諮詢顧問也不全然都是理性得沒有情感的生物,他們自有他們的浪漫,比如麥府曾有一個合伙人,某天跟公司要了兩個分析師,說準備做一個M&A(Merger and Acquisition,兼并收購)的案子,結果其實是——求婚!(確實是M&A沒毛病)
試錯成本的減少是因為分析工具和思考方法其實都是對過往成功經驗的總結,讓我們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解題。
由於搜索型問題的開放性,解題過程隨時會變成大海撈針(boil the ocean),你不可能窮盡所有信息只是為了找到最完美的答案。
而現成的思考框架可以作為參考、指引,讓我們在對問題無從下手的時候找到落腳點。
就像忽然讓從沒健身過的你去健身房鍛煉,沒有教練帶,應該用哪種器械、每個器械應該怎麼用、怎麼選擇合適重量、自己的姿勢是否標準,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掌握了方法論的教練才能回答你。靠自己去摸索也不是不行,增加試錯成本之餘,還有可能會受傷。
所以,成為解題者、掌握PS技巧,對我們著實是有好處的。
- 3 -
接下來,這裡可能會有對自我成長的思考,有對社會現象的吐槽,有工作和學習的方法論,也有對投資理財的深度分析。
以下是可能會被解決的問題舉例:
-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 「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
- 「傷害別人權利的事情都不該做嗎?」
- 「麥肯錫方法如何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年輕人最好的投資是什麼?」
當然,每次我們也會一併解答主問題衍生出的子問題們。
解題時,我們主要依靠的是決策科學(Decision Making Science)的知識,這其實是個交叉科學,可能會覆蓋跨學科知識(包括但不限於金融學、經濟學、邏輯學、運籌學、心理學、營銷學等)。
不過不用擔心,跟過往我們的文章一樣,這裡不會有難懂的公式,只會有說人話的敘述方式,還有最簡單易懂的圖表。
然而你也不是什麼都不用做,你要做的是,思考和練習。
Then, problem solved.
P.S. 那天跟一個麥府前同事分享自己的人生目標,說我一直以來對「傳遞知識」這件事情特別執著。她回應道:「但你有沒有想過,比起passing on knowledge,更難的是passing on mindset.」所以接下來,Lets change our mindset.
| 課後練習 |
1. 列舉一下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體現「稟賦效應」或「起源謬誤」的事情。
2. 描述一下你上次情緒失控時發生了什麼,造成了怎樣的後果。
本號還未開通留言功能,歡迎親們在後台留言回答。
參考文獻/推薦閱讀
[1] Sanjeev Arora; Boaz Barak,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 Modern Approach>, 2009, Cambridge
[2] Daniel Kahneman; Jack Knetsch; Richard Thaler,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the Coase Theorem>, 199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 Morris Raphael Cohen; Ernest Nagel, <Logic and Scientific Method>, 1934
[4] 文森特·賴安·拉吉羅,《思考的藝術》,2010,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轉載與交流請聯繫/ raphael.xiao@foxmail.com
公眾號/ imjietizh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