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分鐘看完美國科幻獎小史 | 2017中美科幻tour

像電影界不止奧斯卡,科學界不止諾貝爾一樣,雨果、星雲並非科幻界唯一的兩座豐碑。縱觀美國科幻史,五花八門的古怪獎項貫穿其中,有科幻巨擘的閉門會議,有阿宅雲集的萬眾狂歡,也有表彰最爛腦洞的惡搞評選......那些造型脫線的科幻奇幻獎盃,孕育了無數日後如雷貫耳的科幻大作,也塑造著整個世界的流行文化。

今年「中美科幻tour",未來局一眾特派員奔赴美國堪薩斯會見詹姆斯·岡恩,參加坎貝爾獎頒獎禮,並準備了一系列相關報道和文章。作為科幻tour的第一彈,本篇將由三豐老師帶你梳理北美科幻獎項小史。

當地時間2017年8月11日晚10時左右,芬蘭赫爾辛基市Messukeskus會展中心大禮堂。第75屆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頒獎典禮已進行到尾聲,只剩最後一項大獎「最佳長篇小說」沒有頒發。兩位頒獎嘉賓上台,稍事寒暄說笑,對著屏幕念出入圍的六部小說名單,接著打開信封。觀眾席鴉雀無聲,現場一千多人和關注ustream直播的數萬人都在靜待這最後的時刻。嘉賓沒有故意吊粉絲們的胃口,他朗聲道:「and the winner goes to...」

想必很多中國科幻迷都跟我一樣,在等待著兩個月後的這一幕,畢竟這可是雨果獎啊。不過別急著跳躍時間線,先聽我講講雙獎和其他美國科幻獎的掌故吧。

起於微時的雙獎

提起科幻界雙獎,科幻迷都知道是雨果和星雲。兩者均是科幻文學界公認的最高獎,排名可以不分先後。

雨果獎(Hugo Award)誕生於1953年在費城舉辦的第11屆世界科幻大會。科幻迷都知道,獎名「雨果」來自於美國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雖然業內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他對美國科幻開創性的貢獻還是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不過也許你不知道的是,這個獎原本的正式名稱是「科幻貢獻獎」(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s),雨果獎只是它的小名。直到1991年美國政府拒絕「科幻貢獻獎」的標章註冊,大會才決定將獎名正式改為「雨果獎」。

▲ 2016年,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並第一時間接受未來局深度訪談

首屆雨果獎頒出七個獎項,其中只有一項小說獎——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毀滅的人》以獲得首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獎而永載史冊。當時,頒發雨果獎只能算是一次性的行為,費城大會的組委會並沒有延續它的構想,而是把這個決定權交給後面的組織者。第二年的舊金山Worldcon便中斷了頒獎,到1955年的克里夫蘭才得以接續,並從此一年一度從未間斷,至今年已是64屆。

早年的雨果獎處於草創階段,獎項設置、投票機制等一切都在劇烈變動中。比如最早幾年的雨果獎只有一輪投票就決出勝者,根本沒有所謂的提名名單。又比如60年代,雨果獎差點被分裂成職業和業餘(另名「Pong Award」)兩塊。不過有兩個宗旨從始至終未曾改變——一是粉絲投票選擇勝者,二是兼顧科幻奇幻,兩者均體現了雨果獎的開放精神。

哦,對了還有一樣沒有改變的東西,那就是雨果獎獎盃的火箭主題元素(除了1958年不知哪位決策者腦殼壞掉,把火箭獎盃改成了毫無特色的獎牌)。最早的獎盃設計來自於一款50年代美國汽車的引擎蓋飾。前三十年里獎盃的火箭設計變來變去。從1984年開始則沿用同一款設計,甚至使用同一個模具製作,而基座則每年重新設計,保持新鮮感。給大家看一些獎盃:

▲ 1984年獎盃。從這一年開始,獎盃上的火箭就沿用同一款設計

▲ 2007年獎盃。火箭還是那個火箭,底座嘛……

▲ 1958年獎牌

▲1953年的老古董獎盃

星雲獎(Nebula Awards)的源起也很有意思。達蒙·奈特在1965年創辦了美國科幻作家協會(SFWA),他想編一本科幻年選來賺點錢支撐協會的運作。協會秘書兼出納Lloyd Biggle, Jr.看到隔壁美國懸疑作家協會的「艾倫·坡獎」搞得紅紅火火,說不如我們也辦個獎吧。奈特的妻子Kate Wilhelm(《遲暮鳥語》作者)畫出了星雲獎的草圖,科幻作家James Blish的太太Judith Ann Lawrence(自己也是科幻作家)據此設計了透明樹脂中旋轉星雲和行星的獎盃,一直沿用至今。

▲右邊是「加拿大科幻教父」羅伯特·索耶的獎盃

是不是聽上去像個草台班子的運作?其實也就是。但隨著協會這個「草台班子」的不斷發展,星雲獎也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行業最高獎之一。從一開始,星雲獎就明確自身「專業化」的定位——只有協會會員才擁有投票權,而會員是有較高的准入門檻的。僅這一點就與面向全部粉絲開放的雨果獎有了差異性。所以難怪人們常說,雨果獎選的是最受粉絲歡迎的作品,星雲獎則是專業作家們選出的最佳作品。

雙獎的創立雖然相隔13年,但兩者其實可看作是同一批最早期的科幻獎。同時代(1950-60年代)的科幻獎寥寥無幾。它們誕生於一個美國科幻經歷了黃金時代、成熟到追求自我認可和外部認可的時期。時光賦色,歲月鎦金。幾十年間,雨果星雲雙獎在定義文類、維持社群、提高形象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可以說,它們已然成為科幻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極具娛樂精神的美國科幻迷們還曾創立過雙獎的反面獎——「侯古獎」(Hogu Award)和「黑洞獎」(Blackhole Award)。光看一下「侯古獎」的簡介就讓人忍俊不禁:「侯古獎以侯古·察伯斯納格(Hogu Chabsnerg)命名,他是現代鼻竇摩擦(Sinus Friction)的創始人。獎項設有最差粉絲雜誌名、最佳不和獎、最佳忽悠獎……

誰是科幻第三獎?

雙獎之外哪個科幻獎(廣義上的)的地位最高?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公論。不如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入圍的候選者:

一號候選: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s)

創立於1975年的世界奇幻獎在每年的世界奇幻大會上頒發,以會員和評委團共同決出提名和勝者。

優勢:歷史悠久,口碑優秀,常被譽為幻想文學三大獎之一。

劣勢:僅關注純奇幻,不涉及科幻。

二號候選:軌跡獎(Locus Awards)

1971年由行業資訊雜誌《軌跡》創立該獎,以雜誌訂戶投票選出勝者。

優勢:歷史悠久,獎項設置覆蓋面廣,《軌跡》雜誌的行業地位高。

劣勢:投票限於訂戶,後雖擴展至普通讀者,但總體投票人數偏少。雜誌也無意於擴大該獎影響力,更多被視為雙獎的風向標。

三號候選:克拉克獎(Arthur C. Clarke Award)

阿瑟·C·克拉克爵士於1987年出資設立該獎,由英國的科幻專業評委團選出當年在英國出版的最佳科幻長篇小說。

優勢:克拉克名頭響,又有不錯的獎金(今年是2017英鎊,每年增加一英鎊)。

劣勢:英國、英國、英國……

四號候選:迪克獎(Philip K. Dick Award)

1982年(迪克去世的那年)創立,授予最佳平裝本科幻小說,由3-5人的評委會選出勝者。

優勢:平裝本代表科幻草根氣質,有獎金(第一名1000美金,第二名500美金)。

劣勢:也許平裝本過於草根了吧。

五號候選:坎貝爾紀念獎(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和斯特金紀念獎(Theodore Sturgeon Memorial Award)

坎貝爾獎創立於1973年(科幻教父坎貝爾去世的第二年),授予年度最佳科幻長篇小說;斯特金獎創立於1987年,授予年度最佳科幻中短篇小說。兩者均由堪薩斯大學岡恩科幻中心負責頒發,由評委團決出勝者。

優勢:覆蓋短中長篇,由知名學術團隊運營。

劣勢:常被批評為太過學術。

插播一句:未來局代表團參加了今年的坎貝爾會議,見證了94歲高齡的科幻活化石詹姆斯·岡恩老爺子頒發了坎貝爾紀念獎和斯特金紀念獎。兩獎被分別授予Lavie Tidhar(作品《Central Station》)和Catherynne M. Valente(作品《The Future is Blue》)。

▲ 94歲高齡的科幻活化石詹姆斯·岡恩老爺子在不存在日報開設了專欄

▲ 刻著歷年獲獎者名字的獎盃,看著就特沉!

▲ 獲得斯特金紀念獎的Catherynne M. Valente。遺憾的是,這次的坎貝爾紀念獎獲得者Lavie Tidhar沒來現場

▲ 坎貝爾獎晚宴

▲ 每個桌上都有一個根據經典科幻作品改裝的飛船擺件

其實,上述的幾個獎項均是科幻界重要的獎項,它們各有側重,無所謂誰是第三獎第四獎。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重要的獎項都創立於1970-80年代,屬於第二代科幻獎,它們大多以早年的科幻巨擘命名,既體現了一種紀念,也意味著一種傳承。

文化Meme的爭奪戰場

2015年雨果獎爆發「小狗門」的時候,馬丁放著自己的冰火坑不填,在blog連續寫長文評論這一事件。其中有一篇博文《獎,獎,更多的獎》回顧了科幻圈各式各樣的獎,並建議小狗們別在雨果獎搞事了,去創立自己的獎吧!

▲ 馬丁不填坑,讀者也很絕望啊,就看看 blog 咯

事實上,獎項向來都是意識形態和文化Meme鬥爭的重要戰場。但絕大部分鬥爭不會以「小狗門」這樣極端的形式出現。正如馬丁所說,不少科幻獎都出自對雙獎的不滿。此類不滿大多來源於認為雙獎對自己喜愛的、認為重要的科幻藝術子類型不夠重視。

於是,在雙獎不可動搖的地位確立後,仍然不斷有新的小獎項湧現。它們不圖全、不貪大,而是著眼於一個小小的領域,以推廣散播某一類文化Meme為己任。比如獎掖或然歷史幻想的側面獎(Sidewise Awards),推廣太空探索硬科幻的海因萊因獎(Robert A. Heinlein Award),弘揚EE Smith精神的雲雀獎(Skylark Award)等。下面簡介兩個帶有強烈意識形態色彩的科幻獎。

▲ 雲雀獎的獎盃兼具實用價值,是個放大鏡

提普垂獎(James Tiptree Jr Award)創立於1992年,以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科幻作家愛麗絲·謝爾頓的筆名命名,頒發給「探索或拓展我們對於性別的理解」的科幻或奇幻小說。簡單說,這就是一塊宣揚女性主義科幻的陣地。

▲ 提普垂獎官網 banner,亮點在女宇航員胸口

普羅米修斯獎(Prometheus Awards)的出現要更早一些,1979年由L Neil Smith創立,中斷幾年後由新成立的自由主義未來者協會(Libertarian Futurist Society)接手,一直延續至今。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獎是自由主義科幻的前沿陣地。有趣的是,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曾獲得過該獎的提名,這讓中國科幻迷有些摸不著頭腦——《三體》是自由主義科幻嗎?

▲ 普羅米修斯獎的獎盃是個火炬,但也很像冰淇淋啊!

回到馬丁的建議。2016年在亞特蘭大Dragoncon上創立的巨龍獎(Dragon Awards)就宣稱是彌合科幻界分歧的嘗試。巨龍獎開放給網路粉絲投票,完全無門檻,只需註冊電郵即可投票。首屆巨龍獎的得主不少都是兩個小狗運動的主將。這是否是設置這個獎的本意所在,我們不得而知。

▲ 2016巨龍獎獎盃

我們的科幻獎

從1932年粉絲雜誌上短命的「儒勒·凡爾納獎」(Jules Verne Prize)開始,美國科幻獎已有80多年的歷史,它伴隨著科幻這個文類的發展而發展。從時間階段來看,大致上第一批追求認可,第二批傳承先輩,第三批類別細分。

對照我們華語科幻獎的發展過程來看。雖然我們已有31歲的銀河獎和8歲的華語科幻星雲獎,但總體而言還處於早期的階段。當下,銀河獎和星雲獎還處在劇烈的變動過程中,主辦方都在尋找和實驗最合適的機制,而其他細分領域的獎項更是無從談起。

▲ 銀河獎是中國最早的科幻獎項,創辦於1986年,今年31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華語科幻獎出現的問題其實都可以在美國找到類似的案例,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相應的經驗和教訓。這算是我研究美國科幻獎歷史的一點心得吧。

「中美科幻tour」是什麼?

是未來事務管理局《不存在日報》圍繞美國重要科幻頒獎禮而發起的、一年一度的中美科幻友好交流專題。2016年,在首次「中美科幻tour」中,本報曾對美國科幻星雲獎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今年,未來局特派員遠赴堪薩斯,全程參與坎貝爾獎頒獎禮。接下來的一周內,我們還準備了一系列相關報道、專訪和深度分析文章,敬請期待。

題圖:二向箔管理員

責編:兔子瞧

作者:三豐,AI級中國科幻觀察者與資料控。幻譯居、新幻界、星空獎、坐標獎、年度書目等等這些已消失或不知名的品牌後面都有TA的影子。


推薦閱讀:

褚岩:以絕望對抗絕望的悲劇英雄
cosplay:羞恥?不存在的|北歐科幻tour
類似宇宙戰艦大和號里那種能控制軌跡的類激光武器,有可能在未來現實中出現嗎?

TAG: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