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擺脫一個平庸城市對你施加的魔咒。
高考結束了,希望關注我的高三學子,能夠順順利利。當然,你或許可能已經知道了你哪道題答錯了,扣了多少分等等。或許你也覺得自己考的很不錯超常發揮等等,這些都不重要。往遠了看,高考只是你漫長人生奮鬥路程里很普通的一個里程碑而已。
我一直強調的一點,那就是
在宏觀角度,看長自己的人生,但在微觀角度,注重人生的細節。
你要明白,人生是一個很長,充滿了變數和岔路的旅途。經常性的陷入在小卡點上,會讓你自己變得異常艱辛。所以不要對所有事情都有所謂的「儀式感」,你要相信未來還有更多事情要去做,這些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但是,實際上你的人生卻確確實實是由每一天構成的,所以針對到每一天的工作和成長中,你就要轉化思路,拋棄這種所謂的宏觀人生感,而把注意放到做好每件事情,量變產生質變的態度上。這樣你就不至於空感嘆人生渺小宇宙之大,不會成為孫連成這種不務實的人。
好像跑題了。今天我們講一下。城市選擇問題。你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去哪裡上學,你在工作畢業之後選擇去哪裡上班,最後選擇在哪裡買房,再最後選擇定居在哪裡。其實這些,也都和高考一樣,決定了你人生未來的走向。
想要真正的吃透一個城市,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他的過去,他的現在和未來,他所能給你提供的資源,你的天賦在這個城市的適應性,甚至城市本身的產業構成等等。
這就導致了一個悖論,在選擇城市的初始階段,你對這個城市的了解極其有限。而等你真正能夠了解這個城市的一部分的時候,你已經離不開這個城市了。
這和之前所謂的「偉人理論」一樣,如果能讓每個人都重新活一遍,大部分人都會有更高的概率做的更成功。但問題就在於在三維世界裡,你不能重新活一遍。
一般年輕人很難做到同時在政府里工作,又同時在自己行業里打工,或者做生意。想徹底了解一個城市,在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方面,在實業和資本方面,在權力和利益方面,你都要有所涉獵,你才能達到了解一個城市的水平,而真正能做到同時理解這些的人,已經是40多歲事業有成的人了。
所以是不是這個問題就無解了?當然不是。
因為你還有家庭。你的父母比你更了解你所在的城市。優秀的父母,是不會讓孩子一直留在自己所在的小城市的。除非他們對這個城市已經很了解,他們認為你適合在這個城市發展,你和這個城市吻合。
那如果一般家庭呢,如果父母就是打工的,就是小公務員,就是小白領,沒法像那些家庭一樣了解你的城市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優秀的大城市做起點。
並不是因為虛榮,也並不是因為非要漂著。因為大城市所能包容的行業更多,所能給你帶來的資源更多。而距離政策最近。這些都能讓你更快的實現你想做的。但風險就是,如果你本身沒有這個能力,大城市給你帶來的並不會是上述的東西,而只有空虛,寂寞,和未來你回到小城市所丟失的人脈和基礎。
匹配自己的能力,也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
感覺說的很功利,但是其實就像標題說的,這和我們無關,每個人生而自由,每個人也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但是你無法抵抗一個平庸的城市給你施加的魔咒。對於白領和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會深切的感受到這個「魔咒」,但做生意的人和在體制內的朋友,特別是和政府和當地市場打交道的人,應該會有明顯的感觸。
人,只是一個城市的單純構成體,一個城市的發展,是複雜的,也是多元的。而人在這個複雜的結構面前,很多時候是無能為力的。而一個城市是否有活力,是否有發展,是否會一直平庸,也絕對是一個單純的人能夠決定的。
但正是千千萬萬的人,構成了一個城市發展的源動力。他們無論通過人際關係,通過利益交結,通過衣食住行,通過生老病死,和一個城市千千萬萬個血管對接著。很多時候,城市決定著人,人也決定著城市。然而,那些把控城市發展,決定城市在很長時間是否平庸的人,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的。或者說,他們認識到了,但過幾年,他們就去其他城市人,又何必在乎這些?
很久以前,我認識這樣一個姑娘。她小時候的音樂很有天分,很小的時候就能分辨音階等等。後來,她考進了北京音樂學院。再後來,她發現周圍的人的天賦也沒有他好。畢業的時候,她父母依舊是小農思想,讓她回家嫁人。
幾年之後,就是她對父母無限的怨恨。她哭著說,自己的城市裡連一個音樂會都沒舉辦過。她每天看著朋友圈自己那些天賦不如她的朋友每天在進步,覺得自己這輩子完了。
當然,例子有點極端,因為她也享受到了小城市的安穩和家庭的溫馨,但說明了一點:你要知道,你的天賦到底和一個城市是不是匹配,別讓城市給你施加了魔咒。環境啊,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原生家庭的影響,後天環境的影響,決定了你這輩子是一個什麼人。
所以這段時間一二線房市鎖死,三四線城市大量去庫存。居然有媒體報道說,這是想把那些一二線城市的熱錢送往三四五線。好傢夥,現在小城市的房價也起來了。
鼓勵廣大年輕人到小城市去去庫存,我去你MD庫存,坑人也不帶這麼坑的吧?好歹咱有個限度。你想犧牲他們的前途,你還想把他們的錢也榨乾在這裡?你要是小城市資源配套跟得上,你要是告訴我我做的東西和城市很匹配,你要是告訴我城市未來的發展很均衡,城市的上層人非常注重年輕人,希望你們回來,他們保證有長遠發展的眼光。那沒的說,策略絕對正確。
然而現在,並沒有人相信這些空話了。都知道大城市資源多,大城市資源好,也都知道大城市也不會捨得把東西分出來,更知道什麼基尼係數,知道貧富分化差距。你以為現在的人還這麼好騙嗎?一個平庸的城市帶給你的,可能有買得起的大平米房子,有安逸舒服的生活,但一定,會給你帶來人生中的很多遺憾,不用不承認,這就是現實。環境太重要了。
我教過的私教學員,有一次和我說,他們在二線城市,就想去大城市,等他們去了大城市就想出國。出國之後即使在回國,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也變了。
我也是小城市出來的,很巧。家庭因素的影響,讓我知道了更多的體制內,更多的民生,更多的城市發展,更多的環境影響。所以我從不後悔在大城市活著。浪費青春又如何,浪費在優秀城市上,你收穫的遠比浪費在平庸城市上強的多。
記得,城市的平庸或優秀,再也不是那一句「我們構成了城市,我們是什麼,城市就是什麼」了。這麼多年,該吸取教訓了。買家都精明了,再也不是賣方市場了。現在是我們選擇城市的時候了。
在某些時候,確實是量變產生質變,確實是許多人構成了一件事情,但在城市發展這件事情上,卻並不是這樣。只有我們去選擇,才會倒逼著某些賣家知道去競爭,去整改,去學習,去真正回歸本途。
而作為個體,你沒有必要拿你的一生去賭博。
最後呢,我特別想給大家再分享一下@團支書曾經的一個回答,這裡面的數據,印證了這個魔咒,將會越來越快的發生。
如何看待最近出現的「逃離北上廣」向「逃回北上廣」的轉變? - 知乎你們也許還有的選擇。而你們的子女。可能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了。
P.S.由於每天諮詢我職場,大學,人生焦慮的人太多,私信我沒精力回。我在公眾號「驚雲小屋」里寫了一篇關於職業選擇和在階級固化的年代如何坦然不焦慮的終極邏輯,關注公眾號後回復5 就能收到。相信我,你看完之後,會去看公眾號里其他文章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