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沉細微,手足厥冷,古人用三味中藥尋覓生機!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8)

特別說明,漢代的一兩經過出土的漢代文物「權」考證為15.625克,多數當代醫家按照一兩3~6克運用。一斗為十升,一升200毫升。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普通一枚15克強。文中方劑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繼承者們

坐標,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成都。

一個叫趙棣華的中醫師接診了一位袁姓患者。

患者連續兩天,每日下瀉水樣便十餘次,送到趙醫師的診所時,面色蒼白,兩目凹陷,四肢冰涼,脈沉細微,血壓已經降到了60/40mmHg。

那時中國西部醫療條件並不好,患者的情況已十分危急。

醫師接診後,在給患者輸生理鹽水的同時,用制附子9克,乾薑15克,炙甘草30克,枳實30克,急煎後喂服患者。服藥一劑,患者血壓已恢復正常,四肢轉溫,之後,患者連服兩劑而愈。

這例醫案,記載於1982年第4期《廣西中醫藥》雜誌上。

那是三十年前,買賣職稱論文尚未蔚然成風,學者們也還沒有學會「修正數據」,所以那時的醫案可信度很高。

這位趙棣華醫師是一位繼承者,他繼承的是中國已傳承了二千多年的搶救技術。

【中醫的繼承者們,圖片來源網路】

古老的搶救技術

坐標,1966年,大海的另一邊,日本,臨證了30年,運用漢方救人無數的醫師大塚敬節在他的《臨床應用傷寒論解說》中感嘆到:

大發汗或大瀉下,導致的精氣虛脫,挽救的方法除使用四逆湯外,更無良策。

大塚敬節的話並不誇張,在氣道管理,機械通氣,抗感染治療,腸內營養,腸外營養等現代搶救技術尚不成熟的古代,四逆湯類方可以在患者瀕危之際,救生死於頃刻;即使是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若使用得當,這套古老方法依然能挽救垂死的患者。

當里虛寒證引起嘔吐,腹冷,瀉泄,大便清稀時,可以使用「理中湯」。理中湯就是人蔘,白朮,乾薑,甘草各三兩。

但是,當患者到了大汗淋漓,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時,就不能這樣用了。

大汗淋漓,手足冰冷,是因為亡陽;四肢拘急,是因為失津液。此時不能滋陰,胡希恕總結過,沒有熱一片虛寒時,絕對不能滋陰;甚至連人蔘也不能用,因為人蔘味苦微寒。

這時該怎麼辦呢?

【中醫的繼承者們,中醫胡希恕及其學生們,圖片來源網路】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這個方子在《傷寒雜病論》中,主要用於大汗,大吐,大瀉後出現的四肢厥冷,脈微欲絕。這時的發熱惡寒,屬於真寒假熱。這時按診就很重要了。

無論患者四肢溫涼與否,通過胸腹的熱,涼,就可以判斷患者屬於熱證,還是寒證。

若患者確屬於陰寒內盛,真陽衰微,就必須使用上面這「回陽救逆」之方。

在這方中,附子大辛大熱,能溫陽散寒;乾薑辛熱,守而不走,專散里寒,可以助附子溫經回陽,所以有「附子無姜不熱」之說;而甘草既可解姜附之毒,又具扶正之效,所以必須重用,在原方中,甘草即為附子量的一倍。

【生附子】

在最危險的時刻尋覓生機

但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時刻,最危險的時刻是什麼呢?中醫叫回光反照,陰陽絕離。

這個時候,患者一方面,大汗淋漓,下肢厥冷,脈象或微弱欲絕,或浮大無力;一方面,面色浮紅如妝,欲脫衣揭被,神志躁擾不寧。

這個時候,還是用附子,乾薑,甘草三味葯,但是,劑量則大變: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在這個方子中,乾薑由四逆湯的一兩半,變成了三兩,平素強壯的人甚至可以四兩。附子的量也增加了,由15克左右,變成了30克左右。

什麼叫「其脈即出者愈」啊?就是心肺復甦的這些有效指針出現了:大動脈搏動恢復,末梢循環改善,口唇 顏面 皮膚 指端由蒼白髮紺轉為紅潤,肢體轉溫。

如果出現了心肺復甦的有效指征,那麼這次搶救就成功了。

當代醫家李可對四逆湯的「煎法」和「劑量」進行了重大革新。

在煎法上,病勢稍緩的,他用冷水十升浸泡諸葯,文火煮取5升,2小時喂服患者一次。病勢急迫的,他用開水武火急煎,隨煎,隨喂葯,不能口服的,則鼻飼給葯,24小時內,喂服1~3劑。

在劑量上,他認為《傷寒論》中用的是生附子,而現代用的是制附子,其藥力不及生附子,所以,制附子的劑量他用30~150克不等。乾薑和炙甘草則用到60克左右。

他用這套方法,搶救陽氣微絕的患者,屢屢見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一個堅持手工、慢速、思考中醫的地方


推薦閱讀:

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沒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嚴重得到根治的?怎麼醫治的?
大宗師:嚴新
真武湯為什麼能夠治好慢性寒性腹瀉?此間的奧秘是什麼呢?
判斷「真正的中醫」的簡單方法

TAG:中医 | 中药 | 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