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沒有人能比這些大師說得更好了
我很喜歡讀作家們的創作談,有時候程度甚至超過喜歡讀他們的作品。原因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有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但寫作卻與之不同,它基本上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情,從坐在電腦前的那一瞬間開始,你就要單槍匹馬地進行戰鬥。從這個角度講,寫作者或許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在這種時候,閱讀其他寫作者的創作談,將使人獲得難得的精神鼓舞,你雖然無法和對方進行哪怕一句實際的對話,卻有可能實實在在地產生一種日常口頭溝通里無法產生的精神共振,從中汲取力量獲得啟發,這是專屬於寫作者的私密體驗。
希望今天推薦給你的這些偉大作家的創作心得,能帶給你類似的心理感受。它們均來自於《巴黎評論·作家訪談》一書。其中很多內容對我有至深影響,例如馬爾克斯說道:「沒有非凡的紀律卻可以寫一本極有價值的書,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我非常反對有關寫作的那種羅曼蒂克觀念,那種觀念堅持認為,寫作的行為是一種犧牲,經濟狀況或情緒狀態越是糟糕,寫作就越好。我認為,你得要處在一種非常好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當中。」
希望這些內容,也能令你受益。
海明威
只要別人不打擾你,隨你一個人去寫,你任何時候都能寫,或者你狠狠心就能做到。但最好的寫作註定來自你愛的時候。
想寫出一些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是一件全日制的工作,實際寫作可能一天只有幾個小時。作家好比是一口井,有多少種井就有多少種作家,重要的是井裡得有好水,定量汲水比一下抽干再等井滲滿要好。
停筆的時候,你好像空了,同時又覺得充盈, 就好像和一個你喜歡的人做愛完畢,平安無事,萬事大吉,心裡沒事,就待第二天再干一把,難就難在你要熬到第二天。
《老人與海》本來可以有一千頁以上,把村子裡每個人都寫進去,包括他們怎麼謀生、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有的作家這麼寫,寫得很好很不錯,寫作這行當,你受制於已經完美的傑作。所以我得努力學著另闢蹊徑。
杜魯門·卡波蒂
若想考察一個作家是否領悟了講故事的自然形態,只要通過這樣的方法:讀完小說後,你是否能想像故事換一種講法,或者說現在的講法是否能讓你的想像黯然失色,讓你覺得它是無懈可擊、不容置疑的?好比一隻橘子是不容置疑的,你所要追求的就是如同一隻橘子那樣,被大自然創造得恰到好處。
多寫是唯一的利器。寫作具有關於透視、影調的諸般法則,就像繪畫或音樂一樣。如果你生而知之,那很好。如果不是,那就要學習這些知識。然後將它們以適合你自己的法則重新編排。
作者應該先殫精竭慮,把自己的眼淚哭干,在很久很久以後才開始動手,努力在讀者身上喚起相似的反應。換句話說,我相信,任何藝術形態的最高強度都是一副深思熟慮、篤定冷靜的頭腦來實現的。
馬爾克斯
我喜歡萊諾整行鑄排機發出的噪音,聽起來就像是下雨聲。 要是它們停歇下來,我被留在了寂靜之中,我就沒法工作了。
大體上我認為,通常你確實是為某個人寫作。n 我寫作的時候總是覺察到這個朋友會喜歡這一點,或者那個朋友會喜歡那一段或那一章,總是想到具體的人。到頭來所有的書都是為你的朋友寫的。 n寫了《百年孤獨》之後的問題是,現在我再也不知道我是在為千百萬讀者中的哪些人寫作,這使我混亂,也束縛了我。這就像是一百萬雙眼睛在看著你,而你真的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最重要的是她臉上的那種表情。她講故事時面不改色,使人人感到驚訝。在《百年孤獨》此前的嘗試寫作中,我想要講述這個故亊而又並不相信它。我發現,我所要做的便是相信它們,而且是用我祖母講故亊的那種相同的表情來寫作:帶著一張木頭臉。
文學除了是木工活,什麼也不是。寫東西幾乎跟做一張桌子一樣難。兩者都是在與現實打交道,素材正如木料一樣堅硬。兩者都充滿把戲和技巧。
沒有非凡的紀律卻可以寫一本極有價值的書,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我非常反對有關寫作的那種羅曼蒂克觀念,那種觀念堅持認為,寫作的行為是一種犧牲,經濟狀況或情緒狀態越是糟糕,寫作就越好。我認為,你得要處在一種非常好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當中。對我來說,文學創作需要良好的健康,而「迷惘的一代」懂得這一點,他們是熱愛生活的人。
最令我欽佩的就是把事情做好的人。我在旅行的時候,知道飛行員比我這個作家更好,我總是非常高興的。
對於小說家而言,直覺是根本。它與理智主義基本上相反,而理智主義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我最厭惡的東西了——是就把真實世界轉變為一種不可動搖的理論而言。直覺具備非此即彼的優點,你不會試著把圓釘費力塞進方洞里去。
亨利·米勒
很多作家有一種你或許會稱之為心魔的天性。他們總是把自己搞得一團糟,你知道的,不僅僅是在寫作的時候,也不僅僅是因為寫作,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愛情、事業、錢,一切。全部都給拴在一起了,所有的東西都打在一個包里。這是創造型人格的一種表現。不是所有的創造型人格都是這樣,但有一些是。
一個禪宗高手要做點什麼之前,他會先用很長一段時間來修行、冥想、做準備,深思熟慮這件事,然後無念無聲無我無這個那個。這個過程可能要幾個月時間,也可能要幾年。然後,他動手了,像閃電,直接命中目標——完美。
藝術家是什麼?就是那些長著觸角的人,知道如何追逐空氣中、宇宙中涌動的電流的人。
納博科夫
我想生活在擁有無聲唱機和優雅的航空車的未來,銀色的天空萬里無雲,一個遍布全世界的地下公路體系,卡車只許在地下行駛,就像摩洛克斯族人一樣。至於過去,我不介意從各個不同的時空角落找回一些失落已久的享受,比如燈籠褲和又滑又深的浴缸。
有名的是《洛麗塔》,不是我。我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再默默無聞不過的小說家,有著一個不知該怎麼發音的名字。
凱魯亞克
在你決定以寫作為職業的那一刻,你就減弱了對體驗的感受力。寫作的能力變成了一種盾牌、一種躲藏的方式,可以立時把痛苦轉化為甜蜜。而當你年輕時,你是如此無能為力,只能苦苦掙扎,去觀察,去感受。
做好一樣東西和糟蹋一樣東西的區別到處都有,不管是在天堂還是地獄。
評論不應該成為一個習慣。這會讓作家以為自己是個專家、權威,以為小說是集體產業和專業物種,以為想像力是一種理智的、社會的活動一一這些都是極為有害的錯覺。
艾略特在他那篇著名的談《尤利西斯》的散文里要講什麼? 他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如此缺乏通靈的能量、缺乏精神的和原始的力量,所以只能重複老故事嗎?他的意思是人類的愛、死、某些能克服的挑戰或某些把我們打垮的挑戰,已經擁有了經典敘述形式嗎?
我兒時對藝術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藝術家為世界帶來了某種新事物,同時他沒有破壞任何其他事物。這似乎是一種對物質守恆定律的駁斥。這對我來說仍然是魔法的中心、快樂的核心。
雷蒙德·卡佛
我根本不信雪萊荒謬的鬼話,說什麼詩人是這個世界上「不被承認的立法者」。這是什麼鬼念頭!迪內森說她每天寫一點,不為所喜,不為所憂,這個我贊成。 那些靠一篇小說、一部話劇或一首詩就能改變人的世界觀甚至人生觀的日子即使有過,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小說不需要與任何東西有關,它只帶給寫作它的人強烈的愉悅,給閱讀那些經久不衰作品的人提供另一種愉悅,也為它自身的美麗而存在。它們發出光芒,雖然微弱,但經久不息。
村上春樹
我覺得我的工作是觀察人和世界,而不是去對它們進行評價。我一直試圖讓自己遠離所謂結論性的東西,我寧願讓世間萬物都處於無盡的可能性當中。
我翻譯一本自己喜歡的作品,就好像讓那些美妙詞句一行一行地從我的身心穿過。
我寫小說的理想就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錢德勒放在同一本書 里——這是我的目標。
幽默感是心緒平靜的表現,你需要冷靜才能幽默。而當你嚴肅的時候,你可能會處於心緒不穩的狀態——嚴肅有這個問題。可是幽默的時候,你的心是平靜的。雖然這麼說,但你是不能用微笑去打贏一場戰爭的。
寫一本書就像演奏音樂一樣:開始時我演奏主題,接著我即興演奏,最後還有一個所謂的終曲。
我覺得記憶是人類最重要的財富,它就像一種燃料,可以溫暖你,也可以把你燒成灰燼。我自己的記憶如同一隻柜子,柜子有很多個抽屜,當我想變成一個十五歲的男孩,我就打開其中某個抽屜。
村上龍的天賦在於自然、有氣勢,他好像擁有一口離地面很近的油井。我的情況則不同,我的石油儲藏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我必須不停地挖呀挖呀,非常辛苦,而且找到石油要花時間。可是一旦找到了,我就非常堅強和自信。我的生活是系統化的,一直不停地挖掘是件好事。
帕慕克
小說家則是借耐力來打拚,基本上是靠著耐心,慢慢地,像螞蟻一般地前行。小說家令人印象深刻,憑的不是那種瘋魔而浪漫的眼光,而是他的耐心。
艾柯
我覺得在一定年齡,比如十五六歲時,寫詩像是種自慰。但到晚年,優秀的詩人會焚毀他們早期的詩作,拙劣的詩人則把它們出版。幸好我很快放棄了寫詩。
我覺得我們天生對自己的作品永不滿意。但現在,修改變得如此容易,可能是太容易了,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變得更苛刻的了。
相比描寫性,我只是更喜歡身體力行。
我一直說我善於利用空隙。原子和原子之間、電子和電子之間,n n存在很大空間,如果我們縮減宇宙、去除中間所有的空隙,整個宇宙可能壓縮成一個球。我們的生活充滿空隙。早晨你按了門鈴,隨後你得等電梯,到你出現在門前,中間又流逝了好幾秒時間。在等你的若干秒里,我在思考正在寫的一篇新文章。我可以在廁所、在火車上工作。游泳時,我想出很多東西,特別是在海里時。在浴缸里,想出的沒那麼多,但也有收穫。
我始終認定,一本好書比它的作者更富智慧,它能傳達出作者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自從變成小說家後,我發現自己有偏見。不是認為一本新小說比我的還糟,不喜歡,便是懷疑寫得比我好,不喜歡。
我一共有大約五萬冊書。但作為一個珍本收藏者,我沉浸於人類對離經叛道思想的偏好,因而收集的書,都是關於我本人不信的事,像猶太神秘教、鍊金術、魔法、胡編亂造的語言。書本會騙人,儘管是在你不知不覺中。我有托勒密的書,沒有伽利略的,因為伽利略講的是事實。我更喜歡瘋子的學說。
我喜歡一個說法,叫固執的無興趣。要培養一種固執的無興趣, 你必須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知識領域。你不可能對事事都求知若渴,必須強迫自己不要樣樣都學,否則你什麼也學不到。
每個季度都有一篇文章討論在美國小說已死、 文學已死、文化已死。人們不再讀書!青少年只玩電子遊戲!事實是,全世界有數以千計的店裡堆滿了書、擠滿了年輕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這麼多書、這麼多賣書的地方、這麼多光顧那些地方買書的年輕人。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何瑫的寫作工坊」(nonfiction2016),為你精挑細選最優質的非虛構內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課程與專題」上線,累計近8000人參與。訓練寫作能力並非一件簡單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會將隨之提升。我對只負責點燃行動熱情,不負責提供解決方案的雞湯式理論敬而遠之,拒絕水分,只供乾貨。參加請戳O網頁鏈接推薦閱讀:
※余華:長篇小說應該怎麼寫?
※?優秀撰稿人的十四種死法
※若設定未提及,則實現無從談起
※怎麼寫?十七種方式解決敘述性卡文<上>
※小說寫作練習:三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