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之我見
關於住院醫師規劃化培訓的討論歷來已久。記得2009年左右丁香園論壇就多次熱烈討論過。而這個話題可謂長盛不衰、歷久彌新。從當年到今天,我的觀點一直未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必須的。當年在論壇我就引用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見聞、北京協和住院醫師感悟來證明必要性(見《看看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讓我們頭腦清醒下》)。
一,中國住院醫師不要說你累、你苦!
我看到太多中國年輕住院醫師在抱怨:我工作多累、多辛苦如何。我以前也曾如此。但聽聞很多師兄到國外培訓、見識過後就不敢抱怨了。美國、香港等地的住院醫師培訓那才真累,真辛苦。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限更長;他們管理的病人數量更多,他們要做的手術操作數量更多、種類更全面。北京協和曾有醫師在美國臨床見習培訓,回來感嘆說: ……(美國)外科住院醫訓練量遠大於協和……所以雖然協和的病人總數多,但是按照醫生人均管病床的數量來說,麻省總院外科住院醫師的人均工作量是協和的4倍左右!(參考楊遠帆老師的《在哈佛醫學院做實習醫師的點滴感觸(一)》)。而實際上北京協和的住院醫師要比國內絕大多數住院醫師更累!
住院醫師培訓期間更累更辛苦的好處是什麼?自然是更高水準。
二,註定不可持續的中國醫療的普遍低質量!
不管是國內普通人,還是國內做醫生的,很多人都自以為是的認為中國病人數量龐大,所以中國醫生水平好。這點在中國外科醫生評鑒時尤為突出。不知道大家還對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外科風雲》 有何感想?來自美國的庄恕醫生表現出什麼樣的水準?很多人說,這是電視劇云云。其實原編劇是北大醫學部出身,曾美國留學。她對美國醫師的水準是相對清醒的。美國醫師的高水準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系統規範培訓的必然結果。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住院醫師培訓階段。
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完後,每個拿到專科醫師資格的人都有相當的水準。不管哪個學科的專科醫師,拿到這個資格就意味著能解決該專科的絕大多數常見臨床問題。比如拿到神經外科醫生執照,那就幾乎所有神經外科手術都能標準規範的搞定。但不客氣的說,國內大多數神經外科醫生恐怕很多神經外科常見手術都從未見識過吧。神經外科如此,心臟外科、心血管內科……那個專科不如此呢?
住院醫師培訓完,拿到各個專科資格的醫生水平是如此不堪勝任,那後果會如何呢?大家可以參考我的文章《醫患矛盾的直接因素是什麼?》。我摘錄其中一段:
某個人口大省的省腫瘤醫院的大外科主任,被整個省的外科醫生吹捧的神級水平,說手術做得多快多漂亮多乾淨利落。自己還跑到國內外科研討會上大談特談什麼手術的時間控制,別人看過他的手術錄像、手術講解,只能說:你手術再快再漂亮也不過是不斷犯一些低級的腫瘤手術原則性錯誤!基本的腫瘤切除的不觸碰原則都做不到,該清掃的淋巴結不清掃,你這樣的手術如何行雲流水又如何呢? 正是因為這種錯誤不斷才能讓他手術快起來!
三,水平不一的醫生水準讓外界缺乏對醫生的信任!
中國社會對醫生缺乏尊重和認可,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為什麼如此呢?中國醫生的低質量就是社會不認可的根源!
美國等地的住院醫師不但比國內醫師更累,而且他們的培訓質量要高得多!他們的住院醫師培訓的口號是:讓學生比自己更好。因此,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時總是把有前途的新技術納入培訓範疇。比如,麻醉醫生在手術進行時做心臟超聲監測心臟功能。美國當時大多數已拿到麻醉執照的醫生尚不會做;但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看到該技術的價值,就要求每個住院醫師要有手術中心臟超聲監測能力。那些少數會做心臟超聲監測的麻醉醫生聯合心臟超聲醫生給新的麻醉科住院醫師培訓,最終讓新一代的麻醉科醫生臨床技能和水準始終保持領先性。美國很多醫療機構寧可招收剛畢業的新醫生,也不願意多年經驗老醫師。為什麼?因為新醫生總是得到最好的培訓,掌握的是最新最規範的醫療技術。
四,當你只能提供低質量醫療的時候,你拿什麼談收入?
不得不說,很多朋友抨擊國內醫師的收入不高,抨擊住院醫師培訓期間的待遇無法保證等等是有道理的。沒有合理的收入,你如何讓年輕醫師安心培訓?畢竟他們大學畢業做住院醫師培訓時已經年紀不小了,還要他們完全啃老不合適。
但中國住院醫師收入低的根源是整個中國醫師收入低。這個低的根源是社會對中國醫生的不信任、不認可!當中國醫生對自身的醫療服務水準安於現狀,只懂得抱怨收入、待遇的時候,整個社會怎麼會理睬呢?只有中國醫生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自我提高水平,才好意思站出來要求更高待遇。而住院醫師規範培訓不就是壯士斷腕嗎?
最後說一些。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斷是對個人,還是對中國醫師團體,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可能去談待遇、談環境。我們自己不努力,不自我凈化,奢談其它都枉然!
推薦閱讀:
※七年制的岔路不應成為學生的末路
※美國住院醫的幸福指數竟然達到84分,忍不住要吐槽
※如何看待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麻醉醫生自殺一事?
※你怎麼看:住培醫生拒絕加班被處理?
※從規培生拒絕加班的事件中反映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