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老說的「產品思維」

產品界,有一個特別虛幻的名詞:「產品感」,這個詞經常被人掛在嘴邊。舉個栗子:

面試結束後,HR問你,這個小朋友怎麼樣啊?

你回答:產品感不好。

這個時候HR也就不再追問了。

這種對話,特別像見丈母娘,你表現再好,丈母娘一句話「不靠譜」就給定性了。

產品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呢?在我看來,是存在的。比如射箭,韓國的林東賢,高度近視,但不妨礙他拿一堆的金牌,靠的就是一種內在的感覺。做產品也是如此。產品感有多好,見仁見智,但有一些人產品感比較差,卻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所謂產品感比較差,有幾個明顯的例子。

示例1:

Q:請你推薦幾款比較有意思的產品?

A:淘寶,微信,支付寶

Q:有哪些產品的交互你覺得特別好?

A:支付寶的集五福就不錯呀。

Q:好在哪裡?

A:特別符合人性,比如這個AR就太牛了!簡直是未來!

示例2:

Q:你有什麼特別感興趣的產品方向?

A:我非常喜歡短視頻類的APP,很多應用都很酷炫有趣,我差不多下載了市面上所有類似的應用,非常了解。

Q:那你評價一下musical.ly吧。

A:你說的這是啥?沒聽說過啊。

以上都是屬於產品感不好的表現,那麼產品感比較好的表現是什麼呢?產品感能不能訓練呢?我認為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面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行業,瞬息萬變,時刻在產生著大量新的應用、新的形態、功能。而如果你不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不去主動主動地體驗新鮮事物,那就會有「事非經過不知難」的事情發生了。

體驗並嘗試,是產品感比較好的同學的一種特質。就好像你在嘗試的過程中,會用暴力測試的方法測試出功能的極限的異常情況。在之前三節課同學的寫的作業中,甚至體驗出了朋友圈發文字的極限數量。也會有同學反覆測試註冊流程和異常判斷,甚至被官方拉進了黑名單。

這些是測試環節中的常用的壓力測試方法,你在測試了很多極致情況後,在之後的工作中,就會有很多靈感來支撐自己的功能設計細節

光有好奇心也是不夠的,要想辦法讓自己沉迷到某個方面,成為這個領域的小專家或意見領袖。

現在短視頻很熱,是否去體驗一下快手,去拍攝一下短視頻?體驗完快手,是否把小咖秀、抖音短視頻等主流的短視頻軟體都體驗一遍?那是肯定的,你體驗完甚至有了粉絲和你互動的話,那這個體驗又是全新的了。

沉迷進去,意味著你會感受到不同細節,不同的產品的優點和缺點。一直保持好奇心,是產品感的重要表現之一。

那麼,這種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要怎麼訓練呢?我覺得是不能的,這是一種天生的性格,有的人一出生就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新鮮感,而有的人甚至都不願意動。但好奇心可以強迫自己適應。

假如你是一個好奇寶寶,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加上一些基本的邏輯,你看問題就會更加的結構化,往後這方面能力的提升就會更大。假如你不是好奇寶寶,你可以花更多的時間深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成為垂直領域的行家,這也是一種擁有好奇心的表現。

二、透過現象,看產品底層結構

不少剛入行的同學再去面試前,很喜歡做一份分析報告。比起很多同學只發一份乾巴巴的簡歷自然要強得多。但是,做出來的這些報告,卻大都慘不忍睹。這些報告做得不好,不是這些同學不夠用心,而是完全走錯了方向。

很多同學寫的產品分析,會停留在對UI和交互動效,接著鴻篇巨製了一大堆的修改意見和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在文案、顏色、動效上,很少有關注背後的邏輯。

所謂產品的邏輯,除了表面的交互,更重要的是產品運行的邏輯、用戶使用的流程、異常流程的處理方法等。前端的樣式是最容易看到的,也是大家都能看見的,並不能體現產品經歷的專業度,如果你能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大家都是寫了分析報告,你寫的很可能就更專業也更有說服力。

看產品,看邏輯看流程,是產品感的第二個重要表現。好的產品調研報告,絕非字數取勝,而是質量取勝,看到關鍵點,比大而全更加重要。

比如,調研分答,要從產品整體的運作邏輯切入,再進行數據的拆解、用戶的流向,最後才會看看交互表現,自然也不會提出「頁面配色有問題」、「按鈕位置不對」這類的問題了。

做競品分析的時候,也是如此,兩個產品之間的對比,絕對不是界面上的對比,而是找相同,找不同,通過這裡看到產品之間的差異點,通過這個差異點,來確定:

  • A和B相比,優點、缺點、亮點是什麼?

  • 如果要抄,抄哪個?抄什麼?怎麼抄?

這方面產品感的訓練比較直白:

體驗:把玩大量的產品,各種好玩的不好玩的,都去試試。試了一個覺得有意思,把所有相關的產品都找出來玩;

還原:通過還原流程、手畫原型來去深度玩,感受其設計背後的感覺,交互背後和用戶群體的匹配程度等;

分析:找到產品的關鍵點,並深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結論:給出你的觀點和結論,並且結論是和目的、體驗的過程相匹配的。

三、建立思考框架並不斷豐富

在產品經理的路上,會看到很多零散的知識,有很多的方法教你怎麼看產品、怎麼分析產品、怎麼復盤整個運營活動…但是,你必須先挑選適合自己的思考框架,並不斷修改和添加思考的維度和思考的細節。

常見的問題有:

A產品和B產品相比,哪個產品好?

某產品最近特別火,你覺得為啥它能火的起來?

我們這個產品你看能成功嗎?你怎麼看我們這種產品?

我有一個絕妙的想法,你來不來干!

我一直認為,產品經理屬於創意行業,而創意行業非常難用標準化來 更多的更多衡量的, 是形成自己的觀察和方法。

同樣的道理,在服裝設計師領域,A款式和B款式誰更優?對於設計師來說,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思考方式,能比較好地表達出來就好了。本質上只是觀點差異,並非標準答案。

比如在判斷產品會不會火,能火多久的問題上,也是需要一個思考框架的。開心網偷菜很火的時候,有人問我開心網會不會一直火下去?我說很難,如果是社交平台,是慢工出細活,如果是遊戲平台,那就是用戶重複消費的頻率問題了。最後其實選擇的是遊戲,那就只能作死了。

而這個判斷,來自於我自己的思考框架:

場景-用戶:用戶在什麼場景下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解決的好還是不好。

產品核心亮點:有什麼特別有吸引力的地方,這個優勢是產品優勢還是資源優勢?

優先順序:產品優先、技術優先還是運營優先?都是核心需求,哪個先做哪個後做?

用戶在產品里的行為:怎麼做拉新、留存、轉化?哪些節點對於用戶增長至關重要?

產品節奏:產品的生命周期和產品節奏、運營節奏是否匹配得上?

每看到一個新產品,你都可以擁有這樣一套思考的框架,這樣你可以不斷發現新東西,然後思考,經過刻意的練習後形成習慣。

並且每個項目結束後,我們都有對應復盤,判斷當時的思考是否有問題,有沒有什麼可以提升,可以對應豐富的地方。

四、清晰的邏輯性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是你一定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什麼是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即能分解問題,用流程化思維來解決問題。生活中有很多邏輯思維的體現,如果一個人說和做的過程很有條理,那麼一般他的邏輯思考能力也相對不錯。

比如,在面試的時候,遇到一個題目:如何評估是否在辦公樓樓下開一間咖啡館?

如果是應屆生,大部分人對這道題目是懵逼的。當然 ,市面上有很多筆試攻略,但現在已有的攻略大都是就答題而答題,換了一種模式還是會懵逼。這其實也是上面提到過的,是由於沒有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而造成的。

那麼,不懵逼的同學,會怎麼回答呢?

拆解指標:如何算是能開一個咖啡館呢?盈收平衡,什麼時候成本能回來?哪些數據是已知的,哪些數據是缺失的,缺失的數據可能可以用什麼數據來替換?來佐證?

列舉渠道:獲取缺失的數據渠道分別有哪些,都是怎麼計算的?驗證一下獲得的可行性和數據準確程度。

預估:通過一系列的等式來計算,通過這個計算來反推等式的可行性,然後修正它。

這道題並非要標準答案,其實要的就是你的思考邏輯和表達的條理性。

那麼,下面就來簡單說說訓練邏輯的方法:

運用思維導圖:打開自己的腦洞,不斷增加內容,想的的越多,得到越多,得到大量的思考內容之後,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排序,思維導圖產生的這些能轉變成產品需求;

抽象成模型:就是把所有事情都用數據和結構化來表現。分解計算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拆解方法。這部分最好的訓練是不斷拆解,然後驗證,然後修正;

反思調整:不斷地找到工作生活中的事情,運用1、2兩種辦法,找到核心改變點,小範圍的驗證,並不斷改進;

輸出:要真正用起來這些理論,我們可以從有條理的表達開始。首先...然後…接下來...,或者是1.2.3.4這樣的表達方式,都是表達有條理的表現。

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產品調研能力是產品經理必須具備的能力,如果缺乏這兩點,我估計基本上很難找到理想的產品經理的工作。

而思考的框架和邏輯思維則是看是否有這樣的意識,這寫是完全可以經過後天的刻意練習習得的,但這個練習的過程是枯燥的,學習是一個唯心的事情,所有的耐心和毅力都是服務於最後結果,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要經過比較艱苦的打磨和學習。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話誤導了很多人。作為產品經理來說,其實是入行容易入門難。要真正使自己進入高速成長的路徑上,入門還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兩個福利,告訴你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入門。

【轉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三節課;作者:布棉。

推薦閱讀:

產品設計應該遵循怎樣的邏輯?

TAG:产品经理 | 思维与产品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