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負重選擇指南

負重是力量訓練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也是大家經常產生疑問的環節。新手會經常問:「我應該用多重的啞鈴開始練?」,有一定訓練經驗的也常見使用15kg的啞鈴做側平舉的現象。這些問題的產生其實都是對負重沒有足夠的理解。

-

負重的意義

為什麼要負重?這個我們在增肌原理中其實都反覆講過。

我們的目標是增加肌肉量,身體什麼時候會需要讓肌肉增加?講通俗點:當你需要搬起更重的東西,承受更大的壓力時,身體就會讓肌肉增加,為下一次承受更大壓力做好準備。

這也是徒手訓練對增肌而言效率較低的原因:肌肉每次承受的都是幾乎相同的壓力(自身體重),身體適應了,認為不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自然也就認為肌肉不需要大量增長。

而我們使用杠鈴啞鈴,不斷加重,就是為了打破這個局限。

-

負重的衡量標準

Repetition Maximum,我們常說的RM,就是健身中最常用負重衡量標準,意思是最大重複次數。

最大重複次數,就是這個重量,以你的力氣,一口氣能做的數量上限。例如10RM,就是你用盡抓奶的力氣,一口氣只能舉起10次,絕對不可能舉起11次的重量,就叫10RM。

RM不是絕對的,是變化的,你可以這麼理解:

  1. 同樣是用100kg的杠鈴做卧推,隔壁老王力氣大,一口氣能推10下,這重量做卧推,對老王而言就是10RM;你力氣小,一口氣只能推5下,這重量做卧推,對你就是5RM。

  2. 你自己拿起50kg的杠鈴,卧推可以做10下,50kg對你卧推這個動作而言,是10RM;但你肱二頭肌力量小,用50kg做杠鈴彎舉你只能做2下,所以50kg對你杠鈴彎舉這個動作而言,是2RM。

RM只是一個相對衡量標準,對不同的人,自身不同的肌肉、做不同的動作,都是不一樣的。

-

負重的選擇標準

不同的負重範圍,對肌肉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按目前主流的研究結論和經驗來說,訓練時使用的負重,對訓練效果有以下的影響:

1RM:你這個動作的極限重量

1~6RM:更適合刺激肌肉力量增長

7~12RM:更適合刺激肌肉維度增長

12RM以上:更適合刺激肌肉耐力增長

(無獎提問環節:為什麼我能一口氣做幾百個俯卧撐了就是練不壯?)

這個範圍不是絕對的,不是說6RM就一定只長力量,一到7RM就只長維度了,這些都是過渡的範圍和效果偏向參考而已,別鑽牛角尖。

一般增肌訓練者喜歡使用8~12RM這個負重範圍,作為刺激肌肉維度生長的主要負重選擇。而對於特別瘦弱的需要增肌的瘦子,我通常建議適當增加負重,將負重範圍延伸到6~12RM。因為更多的力量增長,對瘦人增肌來說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這兩個簡單的概念我解釋這麼細,主要就是想回答下很多新手喜歡提問的問題:

Q1:「我應該用多重的杠鈴/啞鈴開始練?」

A1:選擇6~12RM範圍的杠鈴/啞鈴。不同的部位和動作,具體使用的重量也不同。自己慢慢去試一下,各個動作你能一口氣做6~12次這個範圍的具體重量是多少。

Q2:「杠鈴太重了,空桿我也推不了幾下怎麼辦?」

A1:選擇更輕的重量,直到你一口氣能推起的次數,進入6~12次這個範圍。另標準杠鈴空桿也有20kg,對新手不輕,你可以去選擇10kg的小杠鈴。

Q3:「健身房最輕的啞鈴我都舉不動怎麼辦?」

A3:你健身房啞鈴從20kg起步的?我健身房是從2kg起步的。如果2kg都舉不動,你可以拿兩瓶礦泉水當啞鈴。

按理說這篇對負重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然而你並不滿足。

那接著講。

-

負重和肌肉、動作的關係

肌肉越大,力量越大,沒毛病。

當然力量還受到神經募集能力的影響。例如老王胳膊沒你粗,人也比你瘦,但老王當過幾年兵回來,神經募集能力明顯比還沒開始健身的你要好很多,所以你120斤的媳婦你抱不起來,但老王可以,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還有例如白肌纖維佔比高的肌肉,或者受槓桿結構的影響(如小腿的省力槓桿),較小的肌肉舉起較大的重量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但排除這些特殊情況,一個全身訓練均衡的人,基本就是身上哪塊肌肉大,哪塊肌肉力量就更大

你深蹲的重量是可以明顯比卧推的重量要大很多的,因為臀腿是全身最大的肌群,所以力量大。你胸肌這麼一大塊,至少可以分五頓吃,而肱二頭肌這麼一小塊,煲個湯就沒了,所以別說卧推了,就是你夾胸使用的重量,都是可以輕鬆比彎舉的重量要高的。

而同樣是胸肌的訓練,卧推的重量就比夾胸要大很多。因為卧推是一個多關節複合動作,除了胸大肌,還有三角肌和肱三頭肌的參與;而夾胸是一個孤立動作,力量自然小很多。

所以在力量相關的比賽中,你會很常見深蹲、卧推、硬拉這些動作作為比賽的項目,這些多關節複合動作,天生就是適合舉起更大的重量。而你永遠不會見到哪個正式的比賽,去比杠鈴彎舉誰舉得重的。

訓練中還有一個影響力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關節穩定性。上一篇文章 聽說你一做動作就聳肩 里也有簡單講過,你的身體越穩定,就越容易感覺「使得上勁兒」。啞鈴卧推使用的重量往往比杠鈴卧推要低很多,因為我們需要控制兩個啞鈴的平衡。

-

負重的運用

複合動作適合舉起更大的重量,而孤立動作不適合。所以在訓練中,你可以考慮遵循這個規律

-

一、穩定性高的多關節複合動作,多使用大重量

深蹲卧推硬拉,就是這類動作,所以他們也成為了力量舉的比賽項目。這幾個動作既然很適合舉起更大的負重,而更大的負重又能刺激身體增加更多的肌肉,去適應新的壓力。

那麼我們就應該多用這幾個動作,去衝擊大重量

除了常規的訓練,深蹲、卧推、硬拉,可以多加入「大重量訓練日」:使用6RM以下的大負重,例如5x5訓練計劃、金字塔組做到2~3RM,如果你技術過關和保護措施得當的話,甚至可以定期挑戰一下極限重量。

大重量訓練能很好地刺激力量的增長,力量增長直接帶來的就是你訓練水平的進步,特別是大肌群的增長。當你卧推的重量從50kg提升到100kg,你的胸肌水平不會太差。

神經控制能力的提升,能幫助你更好地去控制其他動作的訓練;力量水平的提升,你也會感覺其他動作練起來更得心應手了。

還有一些穩定性相對差一點,但也值得我們去適當增加重量的動作,例如:站姿杠鈴推舉(最好戴腰帶)、T桿划船、直立划船、臀橋、負重反手引體向上、負重屈臂撐、各類深蹲和硬拉變式等,使用5~8RM的強度沒太大問題。

-

二、普通的複合動作,使用常規的增肌負重

啞鈴類的動作,也是複合動作,力氣也不小,但動作本身不太穩定,你需要花精力去控制兩隻啞鈴的平衡,所以也不適合衝擊過大的重量。例如啞鈴卧推、啞鈴推舉、阿諾德推舉、啞鈴划船等。

單側的動作,例如箭步蹲、單臂啞鈴划船等,由於要維持身體的平衡,也只適合用中等的重量。

杠鈴划船對腰部壓力較大,也需要維持身體前後的平衡,重量大了反而容易過度借力斜方肌。

以及手臂這類臂屈伸、借力彎舉等,其實用過大的重量借力甩上去,效果會很差。

這些動作,使用常規增肌訓練的8~12RM的負重,就很適合。重點在於讓目標部位練出感覺來,可以有適當的借力和一些訓練技巧,輔助目標肌肉刺激到位就對了。

-

三、單關節孤立動作,使用輕重量高次數

有些動作和肌肉,就是完全不適合使用大負重的。

例如側平舉,拿十幾二十公斤的啞鈴做飛仙側平舉,是我見過最傻的訓練方式了,但他們自己應該覺得很帥。

側平舉練的三角肌這麼一塊不大的肌肉中,「中束」這麼一小塊肌肉的局部。這麼一小塊肉,能有幾個力氣?十幾公斤的啞鈴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無法完成嚴格標準的側平舉的,你還將這麼重的重量甩上去,借的都是斜方肌的力量。你要練的是三角肌中束,結果都練到斜方肌上了,沒有意義。

同類的還有繩索夾胸、啞鈴彎舉、啞鈴臂屈伸、繩索下壓這類孤立動作,特別是本身就是小肌群的孤立動作,不要總想著用大重量

這些孤立動作,越是練局部的,越是要用更輕的重量。

使用12RM,甚至可以到15~20RM(如側平舉)的輕負重,去認真感受和控制這一小塊肌肉的收縮,找到這塊肌肉發力的感覺,嚴格標準動作,嚴格避免借力,不要練到其他地方去了。

拿起2~3kg的小啞鈴做側平舉,每組練到徹底力竭,可以通過遞減組達成這一點,這樣你這塊小肌肉的感覺會很充足,刺激很到位。

總結來說就是

根據動作和肌肉的特性,去選擇適合的負重和練法,這就是墜吼的。

合理的訓練計劃,一般情況當然也是根據這些特性去安排:

  • 大肌群安排在小肌群前面

  • 複合動作安排在孤立動作前面

  • 力量大的動作安排在力量小的前面

例如練肩:

  • 站姿杠鈴推舉(衝擊大重量)
  • 阿諾德推舉(10RM)

  • 側平舉(15RM 遞減組3輪)

  • 俯身側平舉(15RM)

以上。


推薦閱讀:

不懂肌,莫增肌
體能訓練中的增肌訓練
科學健身漫談之2:人是基因的奴隸
普通人的健身思路漫談(二) 減脂與增肌
胸肌撕裂者,如何打造你傲人的雙峰

TAG:增肌 | 增肥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