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技術的恐懼來源於未知
面對擊敗李世石的AlphaGo,柯潔曾表示自己能夠戰勝它!但時過一年,在升級版的AlphaGo面前,三戰全負,更有兩盤是柯潔盤中投子認輸,雖敗猶榮,我們應該給出柯潔應有的敬意,但同時我們又陷入了深深的恐懼,對技術發展的恐懼。
端午回家教老媽玩微博,有一個問題讓她很困惑:為什麼登錄微博還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這都是些什麼東西啊?
老媽問我:"用戶名就是我身份證上的名字嗎?密碼是不是身份證號?"
我跟老媽解釋:"網站通過用戶名才能知道你是誰,密碼則是為了防止別人冒充你,這些都可以自己設定。"
我媽似懂非懂,不是已經有名字了嗎,為什麼要自己為自己起名呢?
幫老媽註冊了微博以後,過了一天,她來找我,說用戶名不管用了。
我過去一看,原來她用微博帳號登錄微信,怎麼都登錄不上去。
她不太明白,為什麼在微博申請了用戶名,到微信為什麼還要再申請一次?
我就在想,等到了有一天我到了老媽的年齡,我是否也會對那時的新技術也是一頭霧水,像翻天書一樣,不懂如何使用。
以前技術發展緩慢,太爺爺給爺爺預言過「蠟燭懸樑倒著點,屋裡也能唱大戲……」在那個時代蠟燭掛在房樑上倒著點,這不是瘋了嗎?在屋裡怎麼可能唱大戲呢?這不都是魔法世界的故事嗎?但是不到百年的時間,這一切都實現了,電燈、電視的出現讓魔法世界成為現實,這是前一代人想像中的未來,現在看上去顯得非常過時。
技術的進步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我們生活在一個機器世界裡,現在又不懂這些機器,這是一種怎樣的處境?現在的模式是,我們花錢購買服務,讓懂的人或公司來操作和維護機器。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請不到人,或者機器索性壞了,你不就困在了機器組成的監獄裡了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簡訊首先淪陷掉了,隨著4G的普及,現在通話功能的領地也在被蠶食,微信、QQ的發展基本讓移動聯通電信淪為純通信網路的基礎功能;現在在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如果你不會用滴滴易道首汽約車,即使你手拿把攥著鈔票也打不到車;出門可以不帶現金,僅帶一部充滿電的手機便可實現無現金出行;家裡煤氣沒了,或者是斷水斷電了,用一個App便可以讓外賣送到家裡來。
但這些對於那些老年人簡直是一種折磨,這也將是我們所有人會面臨的處境:如果你不能緊跟時代技術發展,不會使用它,麻煩就大了。
我想到了一個笑話。
一架飛機即將起飛,裡面坐著各大軟體公司的老闆。這時,機長問了他們一個問題:如果這架飛機的控制軟體是你的公司寫的,你還敢坐嗎?
除了一個人,其他人都表示不敢坐。唯一那位願意繼續留在飛機上的乘客,機長走到他的面前,欽佩地說:"看來您對自己公司的軟體非常有信心。"那位老闆搖搖頭:"不是啦,我很清楚,如果你們用了我們的軟體,這架飛機根本飛不起來。"
一架民航客機有100多噸,就懸浮在空中,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機上乘客的性命完全取決於技術,我們其實真的是把生命託付給軟體公司。現在技術的高速發展不就是相當於整個人類正坐在一架軟體駕駛的飛機裡面嗎?大家只能祈禱軟體運行永遠不發生錯誤,一旦發生問題,乘客只能在不知所措的毫無作為中絕望墜機。
人類已經不生活在大自然中很久了,在越來越完善的機器環境中變得越來越理所應當:衣食住行都可以由機器產生,就連空氣和水都是在由機器製造,比如手機,以前是作為工具出現,幫助人們遠距離溝通,而現在手機越來越智能化,但人是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如果手機沒電了或是沒網了,人們頓時就開始焦慮,必須馬上找到充電的地方連上網,感覺下一秒一定會有重要人物在微信上找你。
我們其實已經生活在一個魔法世界裡面,享受著各種技術發明,它們的神奇程度是最大膽的想像力都沒有預測到的。
可以說整個社會已經機器化了,但人們又不知道這個機器運轉的各個細節,就像ICU中的病人依賴呼吸機和心臟起博器,人類現在也依賴著機器。享受機器帶來的服務,這沒有問題,我們理應享受技術成果。
問題是,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先進,也越來越難懂。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更糟糕的情況是:沒有人能夠理解所有的技術,每個人只懂自己涉及的那一小塊。並且根本無法預測和判斷未來某個領域的技術發展會引起整個系統怎樣的變化,更不必說對於技術發展的五年展望或十年展望了,那種整體的準確預測和控制,就更談不上了。
以計算機為例,從底層CPU晶元一直到上層的圖形界面,中間大概依次有幾十層的操作介面,要想全部掌握這些層,幾乎是不可能的。單單是"網站搜索"這個簡單操作,中間就有24個環節,也就是說,你要搞懂這個操作,就有這麼多東西要學習,作為非科班出身的人來說,這無異於讓他去製作一艘太空梭。
再例如我們每天使用手機,但又有多少人能說清手機通信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你點一下發送鍵,信息就能被幾千公里以外的另一個人實時收到,為什麼不會發錯對象?為什麼在高鐵站的全家商店掃一下微信或支付寶二維碼,你的資金就轉到了商家的賬上?
對於這些技術原理我們大部分人已經不懂了,究竟技術如何達成這一切?我們開始不再關心,我們只是按照別人設計好的方式,像傻瓜一樣地使用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技術已經成了一種魔法。我們使用技術,然後像看魔法一樣,看著機器變出神奇的結果,由於熟視無睹,我們都不感到驚奇了。
技術已經到了走一步看一步,誰也不知道十年後技術會突破到什麼程度的地步,如果說之前的計算機體系、軟體工程還在人類的理解範疇,現在以AlphaGo2.0為首的人工智慧已經超越了人類可理解的範疇了,可以說AlphaGo現在的下棋招數已經超出了人類的理解極限,完全是人工智慧的下棋路數。
最最糟糕的事情是:一個高度依賴技術的高科技、高度自動化的社會,同樣也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社會。
有人說,一旦出現危機,人類就會減緩技術發展的速度。
錯!
危機只會進一步加速技術發展,而不會減緩。
技術的危機只能用更好的技術解決,否則人類社會就有立刻崩潰的危險。
但是, 現在很多技術已經超出人類的理解和控制,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不能剎車,這意味著什麼?
技術最終會把人類帶到哪裡呢?
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現在人類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了。
我們已經完全無法得知了,人類一項又一項地發明新技術,對於新技術帶來的成果,我們歡欣鼓舞,但對於新技術帶來的後果,我們似乎已經失去了控制,只能聽任它帶著我們向前走。
社會最終是否將因為無法承受技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能量而崩潰於自身的規模?
對技術發展的未知讓我們產生了恐懼。
這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但不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首要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緊跟技術發展,緊跟技術發展還能有一線生機,如果一味的抱殘守缺將難以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獨善其身。
就像現在大罵共享單車搶了自己生意的自行車賣家,如果一味地抱殘守缺,而不是向專業自行車:速降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等專業自行車轉型,那麼比弱化、邊緣、取代、消滅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俗話說有備而無患,智者無懼。
相應的,抱怨來源於無備,恐懼來源於未知。
歡迎關注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