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最近經常看到關於婚姻或離婚的文字、數據。想起小時候,親戚家的哥哥姐姐們一個接一個的結婚了;長大後,他們又一個接一個的離婚了。即使那些沒有離的、以及那些不可能離的長輩們,他們的婚姻生活多半也是失敗的。現在,看到年輕的情侶們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就會聯想到那些冰冷的數字,我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對「婚姻」二字感到既恐懼又陌生。

很久以前我就思考過婚姻,近幾年的閱讀和思考又加深了我對婚姻的理解。我覺得應該把我的認識總結下來,於是寫了這篇文章(其實之前寫了一篇,但一不小心刪了,借這次重寫重新梳理一下)。

中國婚姻現狀

文章題圖是 2006 年 ~ 2015 年中國結婚和離婚數量統計。總體上結婚數量和離婚數量都呈上升趨勢。單從這張圖可能看不出什麼有用的信息,於是我把每年結婚對數除以離婚對數:

這個除法的含義是,每對離婚對應多少對結婚?可以看到在 2009 年之前基本恆定在 4.8 左右;而 2009 年之後則持續降低,到 2015 年只有 3.2 對了。假設曲線走勢繼續下降,我想知道什麼時候會到達 1 對離婚對應 1 對結婚的局面,因為那個時候基本可以說婚姻註定要以離婚收場。我對這些數據做了一些預測(這並不嚴謹,稍後說明)。

利用 2006 年 ~ 2015 年的數據線性預測的結果是,中國在 2029 年左右會到達 1 對離婚對應 1 對結婚的局面。考慮到 2009 年前後數據走勢不同,於是我再用 2009 年之後的數據重新線性預測:

利用 2009 年 ~ 2015 年的數據線性預測的結果是,中國在 2023 年左右會到達 1 對離婚對應 1 對結婚的局面。2009 年之前的數據如果要考慮的話,可以理解為這種下降走勢是不斷加速的,所以我又用二次曲線來預測了一下:

利用 2006 年 ~ 2015 年的數據二次曲線預測的結果是,中國在 2019 年左右會到達 1 對離婚對應 1 對結婚的局面。這個就太誇張了,距離現在只有兩年時間了。

強調一點,這些預測都是純粹的數學意義上的,沒有考慮現實的複雜性。首先造成這個下降走勢的因素是否具有持久性、將來的政策是否會影響曲線的走勢,這裡都沒有考慮。比如去年開放二胎政策,會不會增加家庭關係束縛、降低離婚率呢?房價上漲增加婚姻成本,會不會壓制離婚念頭呢?

我無法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只是想說這個現象足以說明婚姻制度是存在問題的。接下來我談談我個人對婚姻的認識。

2017/8/5 更新:2016 年結婚 1142.8 萬對,離婚 415.8 萬對,1 對離婚對應 2.75 對結婚。

婚姻的過去

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私有財產,這導致家長制家庭的出現,後來逐漸發展為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中國傳統的一夫一妻家庭制度,本質是作為私有財產擁有者的男性,以限制女性性自由的方式,來保證後代與自身的血緣關係,從而保證自己的私有財產只繼承給自己的後代。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逐漸發展出各種控制女性思想的文化和道德觀念(比如貞操觀念)。那時的婚姻本質是父權控制下的男娶女嫁。「構成婚姻的相互關係不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間建立的,而是利用女人在男人之間建立的,女人只不過是形成這種關係的主要理由。」(《親屬的基本結構》)

傳統一夫一妻家庭中,女性是普遍從屬於男性的,這種不平等關係也是不可能發生逆轉的。在生理層面,女性性自由的代價是懷孕——這是一個沉重的代價,而男性則沒有任何損失,因此在婚姻之前,女性沒有性自由;婚姻將女性的控制權從父親轉移給丈夫,這通常也無需過問女性,婚姻與愛情幾乎是沒有關聯的;在婚姻之後,懷孕的女性無法獨立生存,她依賴丈夫的支持,孩子出生後也需要母親的哺育才能存活,她被束縛於家庭關係之中,依然不可能獲得性自由。在整個過程中,文化和道德共同提供壓制女性的作用。女性從出生開始,她的命運里就沒有自我選擇的餘地了。

(傳統婚姻從來不是美好的,以維持這種婚姻而誕生的各種價值觀也必然是扭曲的、醜陋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看到這種所謂「女德」的東西大可一巴掌拍過去。維持婚姻表面的平靜根本沒有意義,只是在讓加害者繼續加害、讓受害者繼續受害、讓愚昧思想傳遞給下一代。)

婚姻的現在

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範圍,越是發達的地區離婚率越高;在離婚年齡分布上,年輕人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在提出離婚的性別分布上,女性佔大多數。這是怎麼回事呢?

現代與過去相比,婚姻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現代法律和文化所構建的婚姻制度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與傳統婚姻制度有著本質區別。一夫一妻制度能長久穩定的存在,是通過壓迫女性實現的。但現代法律和文化主張男女平等,因此現代婚姻逐漸失去了這種穩定性。談起離婚率高的原因,一般會認為問題出在現代年輕人身上,這種觀念是十分膚淺的,實際上根本問題出在制度上:從婚姻本質來看,它就不應當是穩定的。人們將現代婚姻與傳統婚姻混為一談,因此造成了「婚姻應當是穩定的」這樣的錯覺。

現代婚姻與傳統婚姻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形成過程。前文說過,傳統婚姻通常由父母包辦,與愛情無關;而現代婚姻開始於自由戀愛。但是,自由戀愛產生的男女之間的感情,具有普遍意義上的穩定性嗎?在生物學層面,「愛情」開始於荷爾蒙(即激素)的作用。但激素作用平均持續時間不到 30 個月(愛情的神經生理機制),這與社會學調查結果是相符的。當激素作用期過後,戀愛(或婚姻)關係自然會受到考驗。在心理層面,人對他人的情感本質上是自身意志對客體的投射,客體的實質則很容易被掩蓋或忽略,這種情感機制本身就決定了愛情很難是理性的。因此多認識不同的異性可以降低婚姻失敗的風險、提高婚姻質量。「靈魂伴侶」可遇而不可求,可是天真爛漫的人們總是自信的認為自己就是那幸運的一小撮,甚至抱著「從一而終」的心態,這種心態其實與賭徒無異。

除愛情外,婚姻還有其他方面的意義,比如子女和經濟,這兩條可能是傳統婚姻最重要的意義。現代人更看重養育質量而不是數量,養育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不再追求過多的子女。隨著女性意識覺醒,女性也比以往更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不再把人生意義寄托在養育子女上。婚姻將兩個個體的生活合併到一起,這可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質量。但現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產活動多樣化、獨立生活能力提高,導致相對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因此不再擔心離婚後的生活問題,甚至獨立養育子女也變的可能。也就是說,子女和經濟對維持婚姻關係的意義都降低了。

婚姻的未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認為,女性解放有三個先決條件:經濟獨立、生產工業化、家務勞動社會化,以及一個根本條件:消滅私有制。結合現實情況,我談談我對女性解放的看法。

  1. 注重女性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的教育。當女性擁有獨立意識並且具備獨立能力時,才可能獨立,才能不受父母或男性的控制,才能根據自我意志決定自身命運。最重要的,當她對婚姻感到失望的時候,有說「不」的底氣和勇氣。
  2. 正確的進行性、戀愛、婚姻、生育觀念教育,理解它們是不必關聯的事情,所有的強制的關聯都是在侵害女性的權利(比如在戀愛或婚姻中發生的強制性性行為、因戀愛而被逼迫結婚、被逼迫生育或不許生育……),她不需要因此感到羞恥或自卑,甚至應當利用法律捍衛自己的權利。
  3. 利用政策最小化女性因懷孕、生產、哺育帶來的性別上的劣勢。生育是女性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但其價值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應當讓女性獨自承擔生育壓力。這一點需要小心處理,因為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

為什麼要談女性解放呢?因為女性解放和婚姻制度的變遷是同步的。前文說過,傳統婚姻制度是通過壓迫女性實現穩定的,但未來隨著女性進一步解放,這種穩定性也將進一步衰退。在可預見的未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是必然的。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將導致家庭逐漸瓦解,社會結構因此發生變革,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將逐漸轉變為以個體為單位的社會。法律和文化中的婚姻觀念將逐漸弱化,兒童撫養和老人贍養也將更加社會化,整體社會意識將更看重社交關係而不是血緣或親屬關係。性別不平等現象會逐漸減少,個人自由和價值將得到更多的尊重。

還有,未來房子沒人買了。家庭已經不存在了,也就沒買房子的必要了。為了個人自由和價值實現,人類將過上終生流動的租房生活。

前提是不開倒車。因此我無法估計這種未來什麼時候會發生。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條件相當&三觀一致,就一定會婚姻幸福嗎?
最好的生活,並不是你呈現給別人的和睦表象
天天看韓劇喊老公,你知道韓國的婆媳關係什麼樣嗎?
為什麼歷任男友在我提到買房問題的時候都會很抓狂?

TAG:家庭婚姻 | 女性主义 | 社会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