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未來暢想(三)
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的50年,前20年一定是技術公司的事情,後面30年一定是技術的應用,過去的20年從互聯網技術將會進入互聯網時代,未來30年任何一個企業如果你不跟互聯網有掛鉤,如果不利用互聯網去發展自己的業務,就會變得和100年以前或者幾十年以前缺乏電一樣可怕,甚至比斷了電更可怕。
-- -- 馬雲
我們先看幾個小故事:
1 1905 年,美國在尼亞加拉大瀑布開始建設了第一個大型中央發電廠,然後在尼亞加拉大瀑布跟紐約市之間建了一個高壓傳輸網路。如果沒有高壓傳輸的話,電的遠程傳輸損耗很大,於是開始有了電網的概念。到 1925 年美國通過國家電網供電的比例佔到 40% 。大概到一九三幾年這個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正是因為國家電網的出現,「電」變成一個公共基礎設施,所以很快有了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高速發展。
2 福特公司的T型車流水線是全世界第一條用電驅動的流水線。福特本人本來是通用電氣的電機工程師,但他沒有在GE繼續工作下去,卻進一步把發電設備進行完善,他把電的理念用在了一個通用製造的領域,創建了現代製造的一個起點。今天我們所講的流水線、大規模生產、中產階級的概念也是福特最早創造的。大規模生產是標準化的運作,所以汽車價格在十年之內降了十倍。
3 電走入各家各戶之後,第一個家電產品是電熨斗,因為它對家庭主婦來說幫助最大,技術難度也是最低的。第二個重大的產品是洗衣機,把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第三個是收音機,收音機一出來,家電革命就此真正開始,出現了我們今天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電器。這些都是在通用技術達到一定的社會覆蓋率之後才產生的。
從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電的出現並沒有馬上得以大規模應用從而快速進入電氣化時代。這個過程一般要耗費幾十年時間,只有當足夠多的人使用電,以及家庭用電器的出現,整個社會才步入了電氣化的時代。
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講到了,雲計算就是電,從雲計算提出到現在的十年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雲計算的概念並開始大規模的應用,比如今年浙江政府就提出了萬家企業上雲的規劃。當這種基礎設施使用的越來越廣的時候,因為整個IT基礎設施的變化,接下來的30年,將會是一個雲上創新的30年,雲上變革的30年,未來30年整個世界的變化會超過大家的想像,未來30年社會矛盾的經歷,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順勢而為者必將成功,逆勢而為者必將被淘汰!
如果你穿越到19世紀末的倫敦街頭,會看到這樣一幅奇景:一輛樣式難看、尾部冒著黑煙的鐵傢伙在街上以每小時不足兩英里的速度「爬行」著,輕巧便捷的馬車不時從它旁邊擦肩而過,用優雅的「嘚嘚」的馬蹄聲嘲笑著這個怪物發出的隆隆轟鳴。在這個鐵傢伙前方不到幾米的距離,一個成年男子手持紅旗,那鐵傢伙每「挪動」一段距離,前面的這個旗手就也前進一段距離,每到路口,他還要東張西望一番,在確認「不會妨礙馬車行駛」後,那人才會揮動一下旗幟,示意那鐵傢伙可以繼續前進。
其實,1820年蒸汽汽車在英國誕生時,趕馬車的人就對此頗為反感。因為蒸汽汽車轟隆隆駛過,像一條火龍,噴吐煙火灰塵,聲音極大,行人受到驚擾。1858年,英國實行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規「紅旗法」。該法規定蒸汽車「在郊外限速4英里/小時以下,市內限速在2英里/小時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車前方几米遠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紅旗的男人先行,以使人們知道將有危險物接近。」
直到1896年,這個對蒸汽汽車帶有歧視性的法律,才被廢止了。
雲計算作為電,是一種能源的轉換與傳遞,但是,它還缺一個原始驅動力,那就是大數據!
馬老師給出的定義是能源,第三代能源,新能源!而且是一種特殊的能源,第一代能源是煤,第二代能源是石油,他們用過之後就沒有了,消失了,而數據這種能源,用過之後繼續存在,而且,集合起來還有更大的價值!也有人把它比作DT時代的血液,連接一切,必不可少,不可替換!
不管把大數據比作新能源還是DT時代的血液,都是比喻,目的在於說明大數據的重要性。大數據在雲計算之前就已經存在,只是雲計算再次解放了計算資源,讓大數據這種新能源得到爆發。或者可以這麼說,沒有雲計算,就沒有真正的大數據,雲計算是為大數據服務的,輸出的就是更多的計算能力。正如上篇所說,未來的雲計算就是最大的一台計算機,它輸出的就是全社會所有需要的計算能力。
雲計算與大數據互為促進,必將導致大數據應用的爆發!
雲上大數據應用就是雲計算時代的電器!
大數據應用是新的雲計算時代社會變革落地最實在的切入口,當大數據應用有了大數據、有了雲計算這樣的基礎後,將會持續滾動,碾壓一切,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雲計算是為大數據服務的,輸出的就是計算能力;大數據就是能量的來源,也是這次革命爆發的動力。沒有雲計算,就沒有大數據,也不會有大數據應用。
當這三位一體的東西開始走向正向循環的時候,變革就真正開始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正面臨著跨時代的變化,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就是目前火的不行的人工智慧,何嘗也不是雲計算+大數據的產物!
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新技術,提供無處不在的計算資源;大數據作為新能源,也必須有如下的特性,才能共同發展出未來新的大數據應用。
1、連接:互聯網,雲計算連接一切,數據這樣的新型能源,如核子反應一樣,隨數據越來越多,數據的維度越來越複雜,產生的威力也是越來越大。連接就代表了數據的在線、集中、可關聯、可交易,可以形成更複雜的數據源,而且可以被隨時調用,不能被隨時調用的離線數據也是沒有意義的。
2、實時:雲計算可隨時擴展的計算資源,保障了數據的實時處理與實時計算,比如自動駕駛,不僅僅是實時地收集周邊數據,而且要實時處理這些數據,並及時地做出反應,必要的時候還需要連接到雲上做決策處理;比如袋鼠雲日誌的實時搜索,無論數據量多大,都需要在短時間內呈現搜索結果。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很多數據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數據產生的最初3分鐘之內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所以,強大的計算能力必不可少。
3、全樣:未來的大數據一定是全量的,這也就代表了數據量的暴增,沒有雲計算這樣的基礎設施,便根本解決不了數據的存儲問題。未來的大數據要的是所有的數據,它是一個全貌,或者是叫全數據,這樣才能避免任何可能的黑天鵝事件。通過雲計算的基礎設施,以前只有google、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才能處理的問題,現在中小公司也可以去做了。
新的時代正在開啟,未來的30年很關鍵,你要麼被淘汰,要麼順勢而為,甚至脫穎而出,一切看你的選擇。
比如我們親眼見證了人工智慧的爆發:無人駕駛汽車試駕成功、AlphaGo圍棋獲勝。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成熟,未來公司企業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項技術。虛擬助手、機器人、智能顧問和自動駕駛汽車等多種技術都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再比如智能製造將馬上也會顛覆我們的傳統生產模式,除了目前工業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大規模取代人的體力活動之外,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甚至全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以一種高度柔性的方式,藉助計算機模擬人類專家的智能活動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從而取代或者延伸製造環境中人的部分腦力勞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