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竟成了美國垃圾的接盤俠?

紐約每年會產生約1400萬噸城市垃圾,並需花費23億美元政府資金來處理。這些垃圾有的會被就地掩埋,有的會被回收再利用,有的甚至被賣往7000英里外的中國等地。在當地居住的一位數據俠Max Galka發現,紐約這個外表光鮮的「大蘋果」,實際上是建立在一座座垃圾填埋區上的「王國」。從數據的角度,Max重新審視了這座「垃圾上的城市」。

「垃圾」紐約成長史

紐約作為美國最浪費的城市之一,每年會產生超過1400萬噸的垃圾。這些垃圾的處理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大麻煩。

一方面,這裡狹窄擁堵的街道狀況,讓垃圾的回收工作變得十分複雜,不易開展。 另一方面,即使能把垃圾回收上來,找到合適的場所來處理這些垃圾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

坐落於美國東北部城市群的中心地帶,紐約的城市區域正在不斷擴大,能夠用於處理垃圾的土地正變得越來越少。

對於紐約來說,垃圾成山的問題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垃圾問題對於這座有著幾個世紀歷史的城市來說,簡直堪稱「不離不棄」。Berthold Fernow在1657年的《新阿姆斯特丹紀實》中描述了當時的紐約市景象(DT君註:當時的紐約還被稱為新阿姆斯特丹):「…許多市民和居住者把垃圾、污物、灰燼、動物屍體之類的東西隨意拋扔在公共街道社區,對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圖片說明:19世紀末的紐約街道,充斥著馬糞和各種污物;圖片來源:Maggie Blank)

你很難想像那些帶著高腳帽、甩著燕尾服的紳士走在這樣充斥著馬糞和各種污物的街道中,但這就是紐約當時的真實面貌。不僅如此,這些影響市容的「垃圾」還對居民的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危害,傳染病在這樣的環境下層出不窮。

很長一段時間內,紐約處置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傾倒進海洋。多達80%的垃圾被直接倒進了海里處理掉,沒有什麼分類和凈化。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期。也許有些紐約市民實在受不了,覺得與其讓海水直接被污染,不如直接把這些污染的海水變成陸地好了。

後來,在一份廢物管理倡議中,紐約市開始將一些垃圾重新利用起來(主要是灰,碎石和其他建築物碎片),用以填海造陸建造人工土地,以此來擴大城市面積。下面這張曼哈頓地圖上顯示了有多少用垃圾建造的人造土地。

(圖片說明:圖中灰黃色部分是17世紀60年代的紐約曼哈頓,周圍都是現代曼哈頓的樣子。這就可以清楚看出有多少土地是新填在垃圾之上的了;圖片來源:Max Galka)

可以說,今天紐約曼哈頓的大部分土地,包括一些昂貴的街區,都建立在曾經的垃圾之上。

「公私分離」的垃圾管理系統

不過今天,你顯然很難在紐約看到幾個世紀前的垃圾亂象了。這並不是因為垃圾量減少了,而是現代城市對於處理垃圾有了更完善的管理系統。

為了應對日趨嚴重的「垃圾挑戰」,紐約市如今建立了兩套複雜的城市管理系統,使用卡車、火車、駁船三種交通工具,248個私人垃圾運輸公司,以及數不清的臨時、永久垃圾回收設施,將「大蘋果」的垃圾處理網路,甚至延伸到了地球的另一邊。

管理紐約每年海量垃圾的,是兩套獨立的垃圾管理系統:一個公共系統和一個私人系統。公共系統主要處理住宅、政府大樓,以及一些非盈利性組織等沒人願意負責的垃圾。這些「公共垃圾」約佔全市垃圾總量的1/4,由紐約衛生局(DSNY)負責收集處理。DSNY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廢物管理機構在上一個年度的預算是15億美元,甚至比一些國家的年度預算還高。

紐約其他3/4的垃圾則是由商業企業產生的,其中大部分是建築工程的瓦礫和廢料。這些 「私人垃圾」的回收處理不算進城市的公共預算,相反,如果有企業想回收這些私人垃圾,還需要花錢才能從248家持牌的垃圾運營商這裡運走垃圾。

紐約商業誠信委員會(BIC)是監督私人貿易的機構。就像經典美劇《黑道家族》中展現的那樣,紐約的垃圾運輸業長期以來與有組織犯罪有著密切的聯繫。今天,這個腐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已被限制,這得益於BIC的監管和價格控制。

紐約的垃圾回收之旅

紐約市的法律規定,在垃圾進入兩個循環系統之前,必須被分為三類進行回收:紙類;金屬/玻璃/塑料類;混合固體垃圾類(也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每一類型的垃圾通常都會被單獨收集,並遵循不同的回收路徑,經過幾次轉運到達它們最終的目的地。

(圖片說明:紙類、金屬/玻璃/塑料類等可回收垃圾從城市各角落流向紐約的幾個轉運站;圖片來源:Max Galka)

每一天,紐約的公共垃圾車會收集近7000噸住宅混合固體廢物。大部分卡車將垃圾最終存放在遍布紐約的廢物轉運站。從那裡,垃圾最終將被裝載到駁船或火車,並旅行多達600英里到最後一站。對於大多數紐約的混合固體廢物(約80%的噸位),最後一站將是一個垃圾填埋場。其餘20%將在一個垃圾發電廠發揮餘熱,在那裡焚燒並轉換成能量。

(圖片說明:不可回收的混合固體垃圾,從紐約的幾個轉運站流向美國的一些垃圾填埋場或者垃圾轉化場,進行掩埋或能量轉化;圖片來源:Max Galka)

紙、金屬/玻璃/塑料等可回收廢棄物將被帶到城市的垃圾處理和回收設施,那裡有專門從事垃圾分揀的工廠。從這裡開始,紐約的可回收垃圾將會根據其類別,分別開啟不同方向的旅途。有的將被賣給當地的一些原料處理商(造紙廠、冶煉廠等);有的將出口海外,通常漂洋過海6000或7000英里到中國或印度;有些會被一些「垃圾經紀人」通過一些渠道販賣掉;還有一些具體的垃圾將被拆解,直接賣給最終用戶(例如,瓶罐到可口可樂裝瓶廠,或啤酒桶到百威)。

漂洋過海的洋垃圾

到這裡,身在中國的DT君對於這些遠渡重洋的垃圾產生了興趣。真的有這麼多垃圾每天都飄洋過海來中國么?我們為什麼要進口這些「洋垃圾」呢?

(圖片說明:從美國轉運到世界各地的可回收垃圾,大多流入中國和印度;圖片來源:Max Galka)

從紐約的垃圾轉運路徑圖可以看出,漂洋過海到中國的垃圾多屬於「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金屬、玻璃、塑料等。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交易額從7.4億美元上升到115.4億美元。中國不僅真的在進口垃圾,而且進口還不少。

這些垃圾其實也是一種「商品」,主導垃圾流動方向的是全球的供需關係。如果再把範圍縮小一點,以塑料這一種可回收垃圾為例來看,問題可能就更加清楚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承包了全世界1/4的塑料生產,消費量則佔到全球1/3。這麼多的塑料產品需要足夠的原材料來支撐。那麼物美價廉的可回收廢塑料,自然就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2014年中國塑料製品的產量是7388萬噸,而自主回收的廢塑料只有2000萬噸。不夠的部分如果要進口,只有2種選擇。一是進口原材料再生產,二是要進口廢塑料再回收。而進口廢塑料的價格只有原材料的1/3。這樣看來,大量進口洋垃圾其實是一門精打細算的生意。

而在美國,處理這些廢塑料的成本要遠高於出口給中國企業的價格。一邊有需,一邊能供,那麼跨越大洋的垃圾轉運也就順理成章了。華盛頓塑料工業協會回收部門主任霍爾姆斯(Kim Holmes)在美聯社的採訪中曾表示,在美國回收的塑料軟飲料和水瓶中,約半數運往中國。

(圖片說明:2017年中國廢塑料類進口審批數量統計;圖片來源:中國再生塑料網)

最新的中國廢塑料進口審批數據顯示,平均核准的進口廢塑料數量只有申請數量的約5.27%,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國內對於廢塑料旺盛的需求。

(圖片說明:紀錄片《塑料王國》在2016年阿姆斯特丹電影節奪得新人大獎,圖片來源:Gold Poster)

不過,這些連美國處理起來都棘手的垃圾,中國真的能好好地回收利用么?這一問,DT君已經不太能從數據中找到答案了。也許從2016年末的一部紀錄片《塑料王國》中,你能夠從另一個視角重新審視「城市垃圾」這個令人憂傷的話題——建立在垃圾上的城市,並不是只有紐約一個而已。

(註:本文部分編譯自Max Galka為衛報撰寫的專欄文章What does New York do with all its trash? One citys waste – in numbers,點擊查看垃圾流向的原始視頻)

參考資料

  1. China recycling cleanup jolts global industry, US News, 2013

  2. Which is the worlds most wasteful city, Guardian, 2016

  3. 垃圾成山,中國企業為什麼還要全球進口廢塑料?網易數讀,2016

  4. 紐約城市發展計劃PlaNYC

  5. 紐約市政府市長運營辦公室

  6. 中國再生塑料網

數據俠門派

本文數據俠Max Galka,是一位居住在紐約的企業家,也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課堂輔導員。他熱衷於使用數據可視化的方法理解和討論這個世界。他最開始從Excel學起,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和數據相關的有趣課題。有時候,他會向衛報的城市專欄或者華盛頓郵報投稿,當一個業務的專欄作家。他最新的項目是一個關於可視化的Blueshift,也歡迎大家訪問他的個人網站,了解更多有趣的數據項目。

如何加入數據俠

「數據俠」欄目網羅全球最IN的數據俠客,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各種前瞻演算法,從數據的視角洞察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理性酷炫、活潑有趣的數據分析盛宴。用大數據,闡述事實及其背後的故事和邏輯趨勢。

DT時代超級英雄正在組隊!你也想要成為數據俠嗎?請將你腦洞大開的數據作品,發到數據俠聯盟盟主程一祥郵箱:chengyixiang@yicai.com。


推薦閱讀:

全美8月房產價格市場趨勢:供不應求!待售房屋庫存達30年來最低水平
瑞士學院春季群展──淡入:重鑄畫廊 FADE IN: INT. ART GALLERY – DAY
令人驚艷的紐約聖誕櫥窗大回顧 | FiFi逛北美

TAG:垃圾 | 垃圾处理 | 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