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生氣為何

書生氣是一個很神奇的詞語。

幾乎所有剛剛參加過工作的人,尤其是大學生,都會被身邊的老同事和領導批評一句「書生氣」。但是,但你問他,書生氣是什麼?或者書生氣有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會搪塞你一句「做事考慮不全面」,「太衝動」等等大而無用的話。你讓他具體解釋一下,他又解釋不清楚,只能用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詞搪塞過去。可是當你慢慢變得不那麼書生氣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老了(心理上的),沒有衝勁,感覺行動力上出現了大幅的下降。

書生氣到底是什麼!

人的認知是存在認知黑洞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掌握這個世界的所有信息,甚至連我沒所從事的行業的所有信息都沒有辦法掌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事實上是構建於我們自身思考和想像。而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在於:學生思維的想像是構建於書本和經驗的。知識和理論是對於過於世界的總結,但是我們卻處在現實社會。所以,在剛剛畢業的時候,必然會出現一定的信息差的問題,我們對於信息的掌握實際上是落後與真實世界的。在這種情況下,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識,認識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不管文科還是理科,商科還是工科,對於所研究的問題都會提出一套解釋的理論。然後進行一部分的驗證。這種理論的講解,提供原因,提供結果,提供邏輯過程,然後在對於原因中的變數進行修改,進行對學生的思考邏輯的理論培訓。

這種培訓模式最大的缺點就在於:變數是可控的。

事實上,當我們在工作中,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變數不可控。

我們在學生時代,寫作業,考試,都是針對具體的事物和具體的受眾進行的。

然而,在社會運行中,對於變數的干擾因素太多,而且受眾的範圍太大,導致原有的單線邏輯常常會失效,這使我們在學校中受到的針對性訓練失效了。因次,對於指向對象的分析性訓練反而顯的更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的一些在學生時代「不誤正業」,搞人際交往的人,會在剛剛進入社會初期有一個優勢。因為,學生時代的各色交往,讓他們在對象分析的能力上有一個先發優勢。

這種對象分析的能力,不僅僅是針對受眾對象和指向結果的,更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變數的,對於變數的可控性性分析,早日識別和預防不可控變數,都是工作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能力。

理論是建立與舊有的知識和經驗上的。所以由理論所推測和構建的社會必然是舊有社會的延伸。然而,社會的發展必然是基於已有理論的發展,並且探索新的領域和理論。因此,如果我們堅持學生時代構建世界的理論的話,會發現,社會會變的越來越小,而且自身的生存空間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擠壓。雖然我們的理論並沒有錯誤,但是試圖在沒有任何新的添加之下,就以舊有的理論去概括和分析現有的世界,不免會出現坐井觀天的狀況。而所謂的書生氣,也就是對於舊有理論的堅持,不去拓展上新出現的因素。

可是,為什麼,當有些人放棄了所謂的書生氣,整個人就頹了呢?

因為書生氣最優秀的品質恰恰是:試圖解釋這個世界。

所有工作上的頹人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放棄試圖解釋自己所做的東西。

他們的工作是由一個一個經驗罐頭構成,因為長期固定工作積累的一部分經驗,他們在工作當中會製作出一個個經驗罐頭。當面對一個工作問題的時候,他們第一的反應是吃一個味道和調料不會大浮動的改變的經驗罐頭,然後靠著這個知識罐頭帶來的慣性,來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所以,你永遠會在工作中遇到一種人,一開始,他是你的帶頭人,他能熟練的解決工作當中的一切你能解決常見問題,但是,當你試圖用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你會受到他的一頓批判,但是當你讓他給你一個理由的話,他只能給一些大而空的廢話。他們只能解決他們經驗罐頭範圍能的幾個問題,但是對於一點點超出經驗罐頭外的東西,他們都會喪失一切能力。他們不會分析問題,只能按照慣性去解決一些問題。

而我們所追求的就是我們在學生時代的受教育的目標:將所遇見的事物解構分解再組合。

只有將所遇到的問題解構,才能將經驗變成一個個知識部件,只有一個個分散靈活的知識部件,才能方便新的人來使用。而所謂創新和發展,就是建立在這些新的和舊的知識部件重新組合,改進,讓後獲得一項新的知識產品。現代工業中汽車工業,不也就是幾百萬知識部件構成的嗎?有的部件早已出現在數千年前。

然而當放棄了所謂的書生氣,就是放棄了自己去真正了解和創造這個社會的能力的慾望。拿起一個個知識罐頭,

這些人的人生一眼就看到了終點。


推薦閱讀:

西遊往事【天罰降臨】
你在學生時代經歷過最美好的愛情是什麼?
害怕打架是懦弱的表現嗎?
有個很有趣的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中國成立「反欺凌機車幫」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TAG:学生 | 工作 |